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1-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田振江摘要:新一轮的英语基础教育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方兴未艾。对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认真了解、总结国外发达国家英语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专业发展方向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走国际化道路。关键词:学科发展;英语改革;英语专业;国际化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因此带来的各领域国际化发展的趋势,高校英语学科的发展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一是公共外语教育的“高投入”和“低回收”的不平衡问题;二是英语专业专业特点的日益模糊问题。由此引发的新一轮的英语基础教育和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成为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对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认真了解、总结国外发达国家英语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之上。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1.新一轮的英语教育改革1.1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标志就是教育部关于《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颁布和实施,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基础英语教育改革的总目标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教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作者简介:田振江(1973-)男,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获呼伦贝尔学院教学能手称号,呼伦贝尔学院第三届中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2-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英语课程整体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承担着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的任务。改革所预期最重要的结果是人与人在英语学习要求,地区与地区之间学生英语标准的差异。英语标准的决定取决于英语使用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国际化程度强,经济发展高的上海市对于高中英语的要求的标准一定不同于西部边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小城;在同一个城市里的学生,由于个人的发展需求不同,对于英语学习的标准要求也不会完全一致。不搞一刀切,符合人的发展,也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应遵循的原则。1.2高等学校英语教育改革1.2.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办公厅在2004年4月1日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标志着新一轮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开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听说能力,重视阅读理解训练和基本的翻译和写作能力,广泛采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开展个性化学习,与中学英语教学有机衔接,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提出不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发展,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强人文和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完善现有的测试与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鼓励学科之间和学校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既要有前瞻性,又要顾及现实。《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与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不同之处在于:教学目标、侧重不同教学要求层次不同教学模式不同评估方式不同《大纲》读写能力1-6级教师讲授终结性评价《要求》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一般/较高/更高要求信息技术应用和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基础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是相互衔接的,其重要的特点是更加符合培养人的教育理念,更加尊重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这标志着我国英语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传统的,固定的教学理念,向现代的,开放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转变。1.2.2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由于基础教育改革和高校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给学生在语言学习上的潜能发展提供很大的可能性。传统的英语专业培养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目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要进一步加强英语语言能力运用的提高和语言知识的扎实积累。公共外语学生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的比较是: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3-过程表达知识目标公外学生接受性passive流利fluent选择性selective实用性practical专业学生创造性productive准确accurate系统性systematic基础性foundational专业学生只有达到上述要求,其英语专业特征才会得以体现。在加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之外,英语专业学生在语言文学等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也有很高的要求。由传统的视角单一,单项的西方文化灌输到增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问题意识,注重中西文化的比较,增强民族认同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一些大学也在摸索着改革试点工作。如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通过加大文学课的课时和内容,在培养具有系统文学知识的英语专业人才方面进行着重要尝试。2.国外发达国家的英语教育2.1英语教育发展与国家经济经济的高度发展会给教育提供发展的机会和可能,英语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经济发展会促进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学习的社会需求就会随之上升,学习的动机就会相应加强,特别是国际化的环境会给语言有实际的操练机会;另外,经济的发展本身就会给教育带来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英语学习的投入高,收效就大。2.2德国基础英语教育在德国,英语学习分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或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和中等教育第二阶段。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所表达的内容。各类学校的学生进行如下的一般语言能力训练:(1)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2)使用有助于学习、消化和巩固英语知识的各种技术辅助手段的能力。(3)学习英语语种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背景知识,了解来自这些国家的生活和文化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4)学习英语的习惯用法,认识母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包括理解和尊重英语国家的语言行为标准。高级阶段(1)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和笔头的交际能力,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2)学习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3)传授英语阅读经验和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学知识。(4)学习能够获得英语知识的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为今后独立地继续学习英语打好基础。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通过了雅思等英语考试,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3柏林自由大学英语教育调查首先,大学英语的要求是专门的专业要求,大学英语的学习形式已经成为英语自主学习。学校内部不设置大学英语教学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4-部,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外语学习部。学生可以来这里借阅书籍,练习听力,寻找语伴,查询考试信息。考试的辅导是社会化组织,大部分学生如果想要选择对英语有要求的专业学习,高中阶段就准备相关的考试,如果没有考过,可以先选课,不过学生资格要等到相应的考试通过之后才能获得。英语学习已经成为学生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学习。选择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通过了语言技能考试,直接进入语言、文学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大学英语专业不再设置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精读、听力、泛读等课程。英语专业学生每学期按照一定的学分要求,在指定的专业方向内,自主选择教授开设的讲座(lecture)和讨论课(seminar),学期结束时,通过考试或者完成学期论文。以语言方向学生为例,课程内容直接进入例如语言学导论、社会语言学、句法学等专业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对英语专业的认识不会有任何模糊,因为大学学习的内容已经是通过英语为交流手段,以文学、语言学、或文化交际等理论知识为学业内容。学生通过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习,通过每个学期论文的完成,可以学习系统的知识,增强独立思考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3.我国高校英语学科改革的国际化趋势通过对我国英语教育改革和国外英语教育现状的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有国际化的趋势。3.1基础英语教育改革为高校英语改革提供了可能性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是建立在我国经济发展国际化的基础上的,改革的目标是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世界公民。基础英语教育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差异和地区间的不同,提出英语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以听、说等英语应用能力为提高的目标。为英语教育在中小学期间的发展提供了指导,这与国际英语教育的趋势是同步的。3.2公共外语教学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有机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加强听、说为主的实用能力,为国际教育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能,顺应了国际形势。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有二:其一是中国学生通过联合培养的形式,接受国外的教育;其二,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吸引国外学生来我国大学学习和交流。大学英语改革为此提供了可能性。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通用语,不管是来自英美等国家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还是来自英语为外语国家的学生,都可以用英语在任何一个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是全球化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提出不同要求,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发展。这既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也充分肯定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制约我国英语发展的原因除了教育系统的原因,更多的是英语使用的社会环境。一种语言只有成为日常,或教育的使用工具,才能有本质的提升。这也是印度人的英语虽然有一定的口音,不过其流利程度还是超过我国普通的英语学习者。与德国相比,外语和母语语言结构本身的不同和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不同也有很大GAOJIAOLUNTAN高教论坛-5-的影响。英语在我国和在德国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德语,英语同属一个语系日耳曼语系,而汉语和英语语言本身的差异很大。德国,作为欧盟国家,又是国际化很强的国家。这种社会和语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很大,因此,把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特别是听、说能力普遍较低的责任全怪到教育和师资水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英语的提高要同社会语言环境相一致,不是商业炒作,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要符合客观规律。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发展尊重客观规律,也向国际化的道路迈了重要一步。3.3英语专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传统的对于英语专业特点的理解是:英语专业口语的课时多,语言能力操练的机会多,所以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优势体现在:英语口语听力等语言运用能力强。在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情况下,英语专业的这些优势似乎不存在了。英语专业的基础阶段是因为我国基础英语教育没有提供学生直接进入专业学习的阶段。随着基础阶段的英语能力的整体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入校后就可以直接进入专业阶段的学习,这是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化的趋势。即便是现阶段的英语专业学习,英语学习也不仅只是专业四级和八级的辅导班。英语专业培养目标是,在较强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系统的文学、语言学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很多人对于英语专业培养的目标有误解,我们认为:优秀的英语专业学生,应该是语言功底扎实,语言文学知识系统,对语言和文学的相关问题有初步的发现能力和敏感力,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英语专业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步扩大和加深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理论和知识的内容,培养有深厚语言文化的基础,有较强的语言分析和鉴赏能力,以深厚的中外文化知识为基础,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培养目标。这是具有国际化的趋势的表现。结
本文标题:高校英语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