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企业价值评估的成本法1.成本法的基本原理2.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3.企业价值评估成本法的运用第一节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一、成本法的含义1.定义成本法是指在评估资产时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值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的总称。2.基本思路重新建造或购置被评估资产的成本,作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如果该资产是旧的,按照该重置成本扣除使用损耗等贬值因素作为该资产的评估价值。3.成本法的基本公式资产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二、成本法的基本前提1.被评估资产处于继续使用状态或被假定处于继续使用状态。只有被评估资产继续使用,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全部费用才能够构成其价值的内容;2.被评估资产的预期收益能够支持其重置及其投入价值。三、成本法的基本要素从以上成本法的基本公式可以看出,成本法的运用涉及到4项指标;(一)资产的重置成本1.重置成本的定义指按现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建一项全新资产所支付的全部货币总额。2.重置成本的分类复原重置成本与原始成本的内容构成是相同的,而二者反映的物价水平是不相同的,前者反映的是资产评估日期的市场物价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当初购建资产时的物价水平。3.两种重置成本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1)在实践工作中,选择重置成本时,在同时可获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新重置成本。在无法获得更新重置成本时也可采用复原重置成本。之所以要选择更新重置成本,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工艺、新设计被社会所普遍接受。另一方面,新型设计、工艺制造的资产无论从其使用性能,还是成本耗用方面都会优于旧的资产。(2)无论哪种重置成本,资产本身的功能始终是相同的,采用的都是资产的现时价格,不同的在于技术、设计、标准方面的差异。(3)一般而言,复原重置成本大于更新重置成本。(4)如果选用了复原重置成本,则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视作是功能性贬值的一部分。(二)实体性贬值1.含义:资产由于使用及自然力的作用导致的资产的物理性能的损耗或下降而引起的资产的价值损失。2.资产的实体性贬值通常用相对数计量,即实体性贬值率,用公式表示为:(三)功能性贬值1.定义:指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资产功能相对落后而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2.功能性贬值一般包括(1)由于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而使得原有资产的建造成本超过现行建造成本的超支额(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差额);(2)原有资产超过体现技术进步的同类资产的运营成本的超支额。(四)经济性贬值1.含义:指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资产闲置、收益下降等造成的资产价值损失。经济性贬值从概念上讲,是由于企业外部的影响,导致企业资产本身价值的损失,与企业资产本身无关。经济性贬值主要体现为运营中的资产使用率下降,甚至闲置,并引起资产的运营收益下降。2.经济性贬值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宏观政策因素等。3.例如:在评估一家化肥厂或化学制品厂时,就要考虑到政府是否新近实施了一些禁止污染的环保法令法规,使得这一厂家的生产经营受到限制,因而其资产的价值会下降。这种损耗一般称为资产的经济性损耗,也称为经济性贬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除了以上功能性和实体性2种贬值外的贬值属于经济性贬值)四、成本法运用中各个参数的计算方法(一)重置成本估算单项资产重置成本的估算一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重置核算法(1)概念利用成本核算的原理,根据重新取得资产所需的费用项目,逐项计算然后累加得到资产的重置成本。(2)分类根据资产取得的方式可以分为:购买型和自建型。购买型以购买该项资产的模式来估计所需要的重置成本;自建型以自己建造该项资产的模式来估计所需要的重置成本。(3)资产的重置成本应包括开发者的合理收益如果是建造,建造成本中当然应该包含建造商或者生产商的合理利润,不过该收益应该以开发者或者制造者现行行业或社会的平均资产收益水平为依据。(4)重置核算法考虑了价格因素,费用项目的构成上可以考虑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因素,因而可以估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例]重置购建设备一台,现行市场价格每台5万元,运杂费1000元,直接安装成本800元,其中原材料300元,人工成本500元。根据统计分析,计算求得安装成本中的间接成本为每人成本0.8元。该机器设备重置成本为:直接成本=50000+1000+800=51800(元)其中:买价,50000元运杂费,1000元安装费用,800元其中,原材料,300元人工,500元间接成本(安装成本),400(=500*0.8)元重置成本合计52200元。(5)形成资产价值的耗费是合理的。耗费是形成资产价值的基础,但耗费包括有效耗费和无效耗费。采用成本法评估资产,首先要确定这些耗费是必须的,而且应体现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注释:也就是说,按照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来确定有效耗费和无效耗费,评估时,应该去掉无效耗费。2.价格指数法(这里的原理和市场法中的直接比较法中的“价格指数法”一样,大家可以两边比较着看)。(1)特点:利用与资产有关的价格变动指数,将资产历史成本(账面成本)调整为重置成本。(2)计算公式为:资产重置成本=资产账面成本×或:资产重置成本=资产历史成本×(1+物价变动指数)[例]某被估资产购建于1994年,账面原值为50000元,当时该类资产的(定基)价格指数为95%,评估基准日该类资产的定基价格指数为160%,则:被估资产重置成本=50000×(160%/95%)×100%=84210(元)又如,被估资产账面价值为200000元,1992年建成,1997年进行评估,经调查已知同类资产环比价格(变动)指数分别为1993年为11.7%,1994年为17%,1995年为30.5%,1996年为6.9%,1997年为4.8%,则有:被估资产重置成本=200000×(1+11.7%)×(1+17%)×(1+30.5%)(1+6.9%)×(1+4.8%)×100%=200000×191%=382000(元)(3)注意点①资产历史成本要求真实、准确并符合社会平均的、合理成本的要求;②资产评估时物价指数指的是评估基准日(或能够代表评估基准日)的物价指数,而且应是资产的类别或个别物价指数;(越是分类具体的物价指数越准确)③一项科学技术进步较快的资产,采用价格指数法的重置成本往往会偏高;④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本。(4)物价指数法与重置核算法的区别①物价指数法估算的重置成本,仅考虑了价格变动因素,因而确定的是复原重置成本;而重置核算法既考虑了价格因素,也(可以)考虑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因素,因而可以估算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②物价指数法建立在不同时期的某一种或某类甚至全部资产的物价变动水平上;而重置核算法建立在现行价格水平与购建成本费用核算的基础上。③一般情况下,价格指数法和重置核算法相比,核算的结果可能有误差,其准确度没有后者的高。(5)物价指数法和重置核算法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利用历史资料基础上。因此,都需要注意判断、分析资产评估时重置成本口径与委托方提供历史资料(如财务资料)的口径差异。3.功能价值类比法(与市场法中的直接比较法中的“功能价值类比法)(1)特点:寻找一个与被评估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为参照物,计算其每一单位生产能力价格或参照物与被评估资产生产能力的比例关系或者指数关系,据以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2)生产能力比例法①运用的前提条件和假设:资产的成本与其生产能力成线性关系,生产能力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是成正比例变化。②计算公式为:=所以: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参照物重置成本×(3)规模经济效益指数法①运用的前提条件和假设:资产生产能力和成本之间只成同方向变化,而不是等比例变化②计算公式:=()x所以: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参照物重置成本×()x公式中的X是一个经验数据,称为规模经济效益指数。在美国,这个经验数据一般在0.4~1.2间。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统一的经验数据,评估过程中要谨慎使用这种方法。上述三种方法均可用于确定在成本法运用中的重置成本。至于选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可以搜集到的资料确定。这些方法中,对某项资产可能同时都能用,有的则不然,应用时必须注意分析方法运用的前提条件,否则将得出错误的结论。同时应该注意以上3类方法都是适用于单项资产的重置成本的计算。4.统计分析法确定某类资产重置成本这种方法运用的步骤是:(1)在核实资产数量的基础上,把全部资产按照适当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别;(2)在各类资产中抽样选择适量具有代表性资产,应用功能价值法、物价指数法、重置核算法等方法估算其重置成本;(3)依据分类抽样估算资产的重置成本额与账面历史成本计算出分类资产的调整系数,其计算公式为:K=R’/R式中:K——资产重置成本与历史成本的调整系数;R’——某类抽样资产的重置成本;R——某类抽样资产的历史成本。(4)根据调整系数K估算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计算公式为:被评估资产重置成本=∑某类资产账面历史成本×K(二)实体性贬值估算1.观察法(1)特点:是指由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被评估资产的实体各主要部位进行技术鉴定,并综合分析资产的设计、制造、使用、磨损、维护、修理、大修理、改造情况和物理寿命等因素,将评估对象与其全新状态相比较,考察由于使用磨损和自然损耗对资产的功能、使用效率带来的影响,判断被评估资产的成新率,从而估算实体性贬值。(2)计算公式为:资产实体性贬值=重置成本×(1-实体性成新率)=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率2.使用年限法(1)原理:认为资产的贬值和其实际使用年限成正比例。(2)名义已使用年限与实际已使用年限:①名义已使用年限:指资产从购进使用到评估时的年限(也就是按照公历的会计年度确定的会计上的实际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可以通过会计记录、资产登记簿、登记卡片查询确定。②实际已使用年限:指资产在使用中实际损耗的年限。由于资产在使用中负荷程度的影响,必须将资产的名义已使用年限调整为实际已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差异,可以通过资产利用率来调整。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③资产利用率计算公式为: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资产超负荷运转,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已使用年限要长;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资产满负荷运转,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等于名义已使用年限;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开工不足,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小于名义已使用年限。(3)计算公式为:=(重置成本-预计残值)*(实际已经使用年限/总使用年限)=(重置成本-预计残值)*实体性贬值率式中:①预计残值是指被评估资产在清理报废时净收回的金额。在资产评估中,通常只考虑数额较大的残值,如残值数额较小可以忽略不计。②总使用年限指的是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之和。计算公式为: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③显然残值是没有贬值的,所以式中扣除了预计残值④尚可使用年限是根据资产的有形损耗因素,预计资产的继续使用年限。【例.计算题】某机器设备购建于1994年10月30日,根据其技术经济指标,规定正常使用强度下每天的运转时间为8小时,由于其生产的产品自1994年初至1998年末期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企业主在此期间一直超负荷使用该设备,每天实际运转时间为10小时,自1999年初恢复正常使用,现以2000年10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则该设备的名义已使用年限为6年,则资产利用率为:由此可以确定该资产的实际已使用年限为:6×117%=7.02(年)实际评估过程中,由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较差,再加上资产运转中的复杂性,资产利用率的指标往往很难确定。评估人员应综合分析资产的运转状态,诸如资产开工情况、大修间隔期、原材料供应情况、电力供应情况、是否季节性生产等各方面因素分析确定。3.修复费用法利用恢复资产功能所支出的费用金额来直接估算资产实体性贬值的一种方法
本文标题:企业价值评估成本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2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