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据此回答1—3题。1,“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2,这种人地关系作为一种理论得到大家的公认,始于()A.古希腊时代B.我国春秋战国时期C.18世纪60年代D.20世纪60年代3,下列有关该人地关系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图中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4—6题。4.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5.东滩生态城位于上海崇明岛东滩,启动区域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将由三座相互连接的小型城镇组成,下列符合生态城市的说法是A.生态城市的中心将是超大型的中心商务区B.生态城市内部主要进行绿色农作物生产C.生态城市内部没有工业区D.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是遵循“以人为本”,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读我国西南某地“农业产值构成(左图)”和“地形结构(右图)”示意图,回答7~8题。7.该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砍伐D.过度捕捞8.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立体开发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人类社会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回答9~10题。9.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容易引发环境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其主要原因是()①人口分布不均②人口数量大,增长快③经济技术水平低④环保法规不完善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0.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逊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生态旅游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13.下列经济发展模式,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A.养殖—种植——沼气池配套组合B.煤炭开采——火电站——炼铝厂C.建设完善的道路设施——使用化石燃料交通运输工具D.家庭装修采用新型装饰材料“十一五”规划建设中惟一的两个量化指标:“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我国生产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单位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耗国的7.7倍,英国的5.3倍,美国的4倍以上。读后回答14—15题。14.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B.产业结构不合理C.石油消耗增长过快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过快15.能耗过高产生的后果是()①经济增长较快②经济效益较低③环境污染严重④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0世纪初,世界人口只有约16亿;1999年10月,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0亿。随着人口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据此回答16—18题。16.有关世界环境问题的叙述,观点不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生存问题B.当今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导致世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C.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当今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地域性走向全球性17.有关追求经济增长时的不正确观点是()A.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考虑到环境对社会付出的代价B.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中解决C.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和发展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蓝天家教网.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18.关于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原则B.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四个基本原则C.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的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公平D.共同性原则是指全球各国必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我国政府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要求。据此回答19~22题。19.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节能减排目标的原因是①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②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下降;③经济增长过快,资源全面枯竭;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均资源短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应采取的措施是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C.减少资源开发D.控制人口数“绿色GDP”正成为当前人们热门的话题。所谓“绿色GDP”,是指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后剩下的部分,即“绿色GDP”=GDP总量-(环境资源成本十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费用)。回答21—22题。21.从根本上说,要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就必须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C.提高劳动生产率D.加强科学管理22.下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我国下列省区中,最宜推广该循环经济模式的省区为A.黑龙江省B.四川省C.广东省D.河南省中国要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据此回答23~25题。23.我国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4.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①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②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③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④多投入,蓝天家教网.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6.(19分)读图并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首钢的冶炼部分将全部从北京迁至位于渤海湾唐山滦南县的曹妃甸,而其总部和研发体系将保留在北京地区。材料二:2005年12月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和25万吨级矿石码头正式开港,实现国际通航,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包括矿石、煤炭、原油和LNG(液化天然气)四大码头,是全国多处泊位并存、单体工程量最大的港口,新首钢搬迁新址就建在这里。同时这里将成为中国新兴工业化发展的典范。(1)新首钢所在地曹妃甸与北京相比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其研发体系及总部留在北京的主导因素是。(2分)(2)曹妃甸工业区很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阅读曹妃甸工业区规划图,规划图中还缺少钢铁工业区、电力工业区、仓储物流区、石化工业区,请你在上图中填出①②③④。(4分)(3)你认为今后制约曹妃甸工业发展与港口建设的主要因素是,解决的主要途径是。(4分)(4)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妃甸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意哪些可持续发展的问题?(3分)(5)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3分)(6)新首钢将按下图中生产流程模式组织生产,请简述该生产模式的优点。(3分)27.(11分)阅读材料和图示,分析回答问题:生态问题和农业污染是当前我国发展农业面临的严重问题。近年来,下图中所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图中A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该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有178万亩。(1)甲、乙两河流域“水多、水少”是指灾害频繁,请分析该灾害问题发生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2)甲、乙两河流域“水脏”与密切相关,而“水浑”的最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请结合材料分析A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4分)(3)人多地少、生活贫困是多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现状。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应如何因地制宜带动这些地区脱贫致富?(4分)28.(10分)材料一:据有关研究,白1600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586种,植物灭绝504种。1900—1950年,共有60个物种灭绝。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100年到1000年才会灭绝一个物种。材料二:渡渡鸟像火鸡一样,体形较大,性迟钝,不会飞,原产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毛里求斯岛上。1507年,葡萄牙人发现了这个小岛,1598年该岛又被荷兰人所统治。当时,殖民者把捕猎渡渡乌当作一种游戏,并采集它们的蛋。同时,殖民者为了开垦农场,先用火焚烧渡渡鸟的栖息地,然后驱赶野猪、野猫和猴子等动物捕食渡渡鸟,结果造成渡渡鸟数量的迅速减少。1681年,渡渡鸟灭绝,甚至连一具完整的骨骼都没有保留下来。牛津大学保存的惟一的一个标本,也在1755年的火灾中焚毁,灰烬中只保留下头和脚。奇怪的是,渡渡鸟灭绝之后,毛里求斯岛上的另一种珍贵的特有植物——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眼看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材料三: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仔细研读以上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人们捕猎渡渡鸟,是(人地关系思想)的反映。(1分)(2)渡渡鸟灭绝后,大颅榄树也濒危,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2分)(3)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其中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2分)(4)哺乳类、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5)从渡渡鸟的灭绝,你认为人类应吸取哪些教训?(3分)29.(10分)读我国某生态农场平面示意图及其生产过程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栖息地的丧失32%60%外来物种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蓝天家教网伴你快乐成长(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这里发展肉、蛋、奶、蔬菜、鱼有利的主要区位因素是。(4分)(2)结构示意图所显示的生产过程中,过程的环境效益最大。(2分)(3)简析该农场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参考答案:1.D2.D3.B4.D5.
本文标题: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