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民航深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监测施工方案(降水-原创)
民航深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监测施工方案(降水原创)第一章工程综述及重难点第一节编写依据一、编制依据1、******公司提供的《XX综合业务用房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图纸(XX市第二建筑设计院);2、《XX市XX区36街区综合业务用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市第二建筑设计院2012.8);3、项目场地周边市政管线查询成果图;4、该工程现场实际情况;5、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条件;6、本公司技术装备力量及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等。二、满足施工规范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本工程项目的材料、设备、施工必须达到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及省、市、行业的一切有关法律、规范的要求,如下述(但不限于)标准及规范为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4);《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广东省标准DBJ/T15-20-97);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岩土工程基本术语规程》(GB/T50279-9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XX市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如上述标准及规范要求有出入则以较严格者为准。第二节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XX市XX区36街区XX路与XX东路交汇处,基坑东侧与XX路相邻,距离约为5米,北侧与XX东路相邻,距离约16米,西侧为空地,南侧为小区道路,距离约3米,XX路人行道分布有燃气管、电力缆线、通讯光缆、给水管等,埋深约0.8m~2.3m。********设二层地下室,±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60米,基坑开挖周长约218米,地下室结构底板垫层底相对标高-8.35米为,承台底标高最深处为相对标高-9.85米,地表相对标高为-0.75米,基坑开挖深度约7.6~9.1米。根据周边条件,基坑安全等级东面及南面为一级,其余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二、工程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属XX三角洲前缘XX低地类型,勘察深度范围内,根据岩土层的成分、沉积韵律、颗粒级配及各土层的工程物理力学特征,将场地土层分为11各层次,自上而下分述:1、杂填土:厚度1.65~2.65米,浅灰色、浅灰黄杂灰色,主要由粉质粘土、中细砂及粉土等杂不均匀的砖块、混凝土碎块等建筑垃圾组成,局部为素填土。2、耕表土:厚度0.00~1.4米,灰褐色或浅黄褐色,成分为淤泥质土或粉质粘土。3、粉砂:厚度4.15~6.18米,灰色或浅灰色,细砂为主,含较多粉粒或泥质,标贯试验41次,锤击数平均值7.4击,标准值7.2击,含水量20%,孔隙比0.719,粘聚力c=8.5Kpa,内摩擦角Φ=30.9°。4、淤泥:层厚8.07~16.25米,深灰色,以粉粒、粘粒为主,含较多有机质和细粒砂,上部多夹含粉细砂包团,中部多处夹含贝壳包团,下部多含较多有机质。厚度变化较大。取土工试样6件,含水量63.6%,孔隙比1.734。液性指数1.82,粘聚力c=11.6Kpa,内摩擦角Φ=2.6°。5、粘土:层厚0.00~9.25米。灰黄杂灰白色。下粘粒〕粉粒组成,粘性较好,局部含较多细粒砂,或为粉质粘土,标贯试验21次,锤击数平均值6.4击,标准值6.2击。含水量36%。孔隙比0.988。液性指数0.49。6、淤泥质土夹粘土、中细砂:层厚5.2~18.6米,本层为复层结构。淤泥质土在上、中、下均有不连续分布,标贯试验11次,锤击数平均值3.6击,标准值3.3击,含水量45.9%,孔隙比1.256。液性指数1.15。粘土、粉质粘土亚层主要分布在本层的中、下部,粘土标贯试验10次,锤击数平均值6.5击,标准值5.9击。粉土标贯试验3次,锤击数平均值12.9击。取土工试样4件,含水量35.4%,孔隙比0.975,液性指数0.53。中、细砂亚层,灰白、浅灰色,局部灰色或灰黄。以中粒砂含较多细粒砂和粉粒、粘粒等组成。主要分布场地ZK7~ZK8以北部位,厚度1.93~6.99米。标贯试验12次,锤击数平均值20.3击,标准值18.2击。地下水概括:勘察深度范围内,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分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和裂隙承压水三种。孔隙潜水主要贮存浅部第1~3层的孔隙中,主要接收大气降水的补给,受潮汐影响较明显,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埋深0.65米~1.2米。孔隙承压水主要贮存于第7层及第6层中细砂夹层的孔隙体系中。其中第6层地下水量一半,水头较低;第7层粗砂层地下水量较丰沛,水头较高。裂隙承压水:蕴藏于第9、10、11层。第三节支护、支撑结构选型(详见支护方案)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桩支撑+截水帷幕的支护体系,具体如下:(1)支护桩采用直径0.9m的钻(冲)孔灌注桩,桩间距1.5~1.8m,桩长43.5米、40.5米,内排桩抗压,外排桩抗拔,嵌固深度36.65m,桩顶设置冠梁将双排桩联成整体;(2)内、外排桩间采用二排水泥搅拌桩作止水帷幕,直径0.6m,间距0.4m,桩长9.5米,水泥掺量不小于18%,水灰比0.5~0.6,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小于1.0Mpa;(3)坑底周边设水泥搅拌桩加固墩。(4)南侧两个阴角处设支撑斜梁。方案由XX市第二建筑设计院设计,并请专家论证。第四节、降水井、回灌井设置(详见降水专项方案)第五节、基坑监测(详见监测专项方案)一、监测依据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二、监测单位:由业主委托第三方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监测。三、监测使用仪器使用仪器GTS-102N全站仪,DSZ2自动安平水准仪加测微器。四、监测内容、频率、警戒值(1)基坑顶水平位移为了保证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做到信息化施工,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位移监测工作。通过监测桩顶位移速率,判断基坑安全度,必要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基坑和周围地层稳定安全。按设计图中标明的监测点详细位置布设监测点,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沿桩顶冠梁设置,间距约20m。位移监测点采用刻十字钢筋。用经纬仪观测标点的位移,观测采用小角法进行。开挖前测量点相对于周边永久控制点的差值。开挖过程中每2~3天测1次,必要时每天测1次。取得数据加以分析,得出位移数据。1、水平位移测量精度监测精度:1mm。2、测量频率基坑开挖前读取初读数,开始后2~3天1次。3、警戒值监测数值表(2)地表道路沉降观测基坑支护施工引起的地表道路沉降量是控制基坑支护施工评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指标。按照规范、设计要求,施工期间应在影响范围内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并通过沉降监测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基坑支护的施工参数或掌握施工中支护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以便调整施工程度,确保施工安全和支护结构的稳定,并作为对环境安全评估的依据。地表道路沉降监测点沿人行道设置,间距约25m。,为排除坚固地表下可能产生空层的影响,对于坚固(砼)路面的监测点可钻开坚固层后使标下同下部地层固结,无坚固层的路面监测点亦应埋深至20cm以下。并同管线沉降监测点交叉布置。1、地表、道路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其主要精度指标为:①标高中误差≤±0.5mm;②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③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0.3√nmm。2、测量频率:基坑开挖前读取初读数,开始后2~3天1次。3、警戒值基坑周边及道路沉降控制标准为不大于50mm,警戒值为40mm。管线差异沉降不大于20mm及相关管线的差异沉降允许值。(3)地下水位监测观察井:基坑内设置2个,基坑外东北两侧各设置2个。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挖第二步土时,每天观测一次。五、监测周期原则上每个监测对象的监测周期自监测对象施工开工开始到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毕为止。六、监测成果的报告在工程监测过程中,实时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按业主代表的要求每次以报告的形式送达有关各方(业主、设计、监理)。工程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1、监测项目,测点布置,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2、施工进度;3、监测值的时程变化曲线;4、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监测项目的预报分析;5、指出达到或超过报警值的测点位置,并初步分析其原因。在遇到沉降或其它观测值变化速率加快(到达5%的控制值/天),或者遇到自然灾害如暴雨、台风、地震等情况,以日报方式或随时向有关各方报告监测结果。七、监测工作质量的保证措施1、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能确切反映其实际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为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监测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具备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工程测量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2、实行项目经理制,对监测工作的技术、生产、后勤全面负责。实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对每个监测对象从踏勘、技术设计、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测量到资料整理和内业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以及审核和检查修改等工作程序,都要进行技术交底,把好工作质量关。严格按招标文件以及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测量,按照标准格式做好记录。测量误差超限时应进行复测,确保测量数据可靠性。3、按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精度,配备相应精度的仪器设备和工具,并应有检验合格证。对每个监测地段实行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固定并设专人保管,对仪器设备实行定期维修和检定制度。4、与基坑支护施工保持紧密联系,取得施工进度准确信息,保证按各监测对象的监测频率、监测周期实施测量工作。对监测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分析,为业主及时提供可靠的信息,并结合各监测对象规定的限值或其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危及环境的隐患和苗头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让有关各方有时间做出反应,避免事故发生,保证周边监测对象的正常运转。5、加强基坑周边的安全巡查,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监测员等有关人员每天早晚对基坑周边道路、管线等进行巡查,观察地表裂缝、沉降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跟踪监测处理。第六节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一、工程重点、难点1、地下水埋深较浅,受雨季影响大,开挖时需确保降水符合要求。2、本工程基坑较深,且基坑暴露时间较长,如何保证基坑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难点。3、本工程施工任务较多,有土方开挖、外运、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降水、钢筋混凝土施工等,投入的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等数量较多,如何做好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各工序的衔接和穿插作业,各施工班组密切配合施工本工程的重点。4、本工程基坑东面与XX路相邻,且距离较近,这条道路下面市政管线众多,分布有燃气管、电力缆线、通讯光缆、给水管、雨水管等,如何在施工过程保护好这些管线管道也是本工程的一重难点。5、本工程处于市区地带,场地两边紧邻市政道路,均为市政主干道,因此如何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保证周边市政道路畅通是本工程项目管理重点、难点。6、本工程土石方挖运及钻孔桩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泥土、泥浆,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极高,如何做好渣土、泥浆收集和外运,以及施工现场场地硬化等,确保本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也是本工程施工重点和难点。二、重点难点采取的一般措施1、作业人员应经考核后后持证上岗;2、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3、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4、施工管理人员应严格记录工序施工的情况。5、项目
本文标题:民航深基坑排桩支护及开挖监测施工方案(降水-原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94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