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代散文余秋雨学习要点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写作特点。2.体悟余秋雨的散文独特的艺术追求。余秋雨1946年生,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代表作: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余秋雨评价余秋雨的出现之所以引起如此的强烈的反响,就是因为他为中国当代散文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提供了一种广阔的视野,从文化历史的画卷中展示文化人格的深度,开拓想像的新天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挣脱流行的自然景观的赞叹的现成话语,更新话语的内涵。对于传统的抒情话语,余秋雨既是横空出世,又有一点眷恋徘徊。所幸的是,他的智性追求和他的诗情在话语的重构上取得了某种平衡。孙绍振《余秋雨:从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一、《文化苦旅》创作简介“苦”:既有旅途艰辛之意,更表达了作者在反思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和中国文人时所感受到的“苦涩”和忧患。《文化苦旅》选择的对象基本上是具有文化史意义的人文山水。余秋雨的写作意图:其一是以完全个体的体验和语言方式,来努力摆脱集体性普遍性的定论,在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个人性的叙述;第二是这种个体叙述又必须能够挣脱纯粹学术性的诱惑,不纠缠于学术性的辩白,以文学的感性形象,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忧思,成为一种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世间话语”。二、作家成就:在中国当代散文领域,余秋雨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依仗渊博的功底和史学根基,以及平常的文化感情和艺术表象力,用散文结实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的散文对总共当代散文具有深渊的开拓意义。《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1.中国历史是文化散文的鲜明主题。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3.理与情的融合统一。4.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三、余秋雨对当代散文的贡献1.摒弃了传统散文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单一主题表达的层面,代之以多角度、多侧面透视某一景观与现象,在一种多元化发散式显现中突现所写对象广阔、丰富的含义。2.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参与了作者主题的精神建构、情同于与景。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传统政治所部记载的已经淹没在历史阴影当中历史瞬间和历史画卷。4.感性与理性的自由切入与转化关于学者散文余秋雨是“学者散文”、“文化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依仗渊博的功底和史学根基,以及平常的文化感情和艺术表象力,用散文结构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次,他的语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既有生命的体验又有哲理感悟,气势宏大,具有艺术感染力。他的散文对当代散文具有深渊的开拓意义。关于“学者散文”(大散文)的概念:学者散文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学者写的散文;二是强调才学、理趣的学者型散文。前者表示作者的职业身份,后者则强调作品的学术文化内涵。学者散文的作者大多为学界的学术泰斗,他们有着丰富的学术修养和生活经历以及艺术体验。余秋雨创作: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华文明到其他文明,秋雨先生一路上产生很多疑问,边走边寻找答案,运谋成篇。脚踏实地的考察,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感受,使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升华,得出“中华文化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的结论。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80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90年代散文领域最为轰动的事件莫过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在海内外的风靡。对此,赞之者称为“它不避嫌疑地让散文这种日见轻俏的文体承载起一些比较重大的心灵情节”,“可疗文坛时疾,什么叫修养,什么叫高尚,什么叫文章,《文化苦旅》的每一篇什都会给你答案”;“它融文学、美学、哲学、史学,以及其他学科为一体,……能超越地缘政治感觉,提供心理文化感觉”;在“文化接轨的航程”中,《文化苦旅》是一座丰碑,“这个拥有双重内含象征意义的书名,一方面指整个中国文化史的悲壮历程,民族文化精英们差不多都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去创造的,它的衰落和遗忘更是悲剧性的;另一方面是指作家心路历程的举步维艰”,对于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辉煌业绩,“余秋雨把它们当作有生命的遗迹,但他的研究与其说是迷恋、招魂,还不如说是一种清醒而又无奈的告别。故此,历史不论如何辉煌灿烂,但那只能在精神上激励后人,而不是重新回到文化怪圈的魔道里作茧自缚”。“《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一次货真价实的理性精神的回归,是我们民族文化诗学多彩多姿的一次集粹”。然而,总是有那么一些“不解风情”、“煞风景”的俗人,不知是因为缺乏艺术感觉,还是出于某种毫无真正的学术精神的“学术冲动”,甚至是摆不到桌面上来的“酸葡萄心理”,对余氏提出了种种批评。这些批评,或从其笔下史实的一些瑕疵或“硬伤”人手,或苛求其观点不新或错误,看似颇有道理,其实不通。一来诚如钱钟书先生所指出过的,名著诸如《红楼梦》、《荡寇志》、《镜花缘》、莎土比亚戏剧等均有失误,一部作品能将瑕疵减少到零当然更好,但如果这部作品的主体站住了,有些小误又何足怪!二来人的理智与感情常常矛盾,理智知道怎样做,感情却偏要另外做,因而文学中的思维常可允许为一种错误思维,只要能传达出最佳效果,虽错亦动人。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文学中所表现的那些最优美、最动人的情感都是饱含着生活的杂质或内蕴着种种互相矛盾的价值判断的、混沌的团状物,这种情感一旦清晰化,文本的所谓“味”也就丧失无余。所以,用学术理性思辨过程去要求艺术情感表达过程,必然南辕北辙。毋庸讳言,余秋雨对当代中国散文美学的贡献是重大的,关于其文本的美学意义,除了已有的一些批评家的发现之外,可以言说的内容还有很多。作为90年代“文化散文”创作产量最丰、影响最大因而也最为引人注目的散文作家,余秋雨的散文创作无疑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这位学者型的散文作家的专事散文创作之前,曾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从事戏剧艺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了一些颇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和文化史论论著。在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过程中,对一个学者的生命形式和存在方式,他也进行了深入的反省和拷问:“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因为这种反省和拷问,所以他才“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在古老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在遍布华夏的文明遣址上,同时也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的山山水水间,开始了无尽的精神漫游和文化追寻。从80年代中后期起,他在《收获》杂志为他开辟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两个专栏上,发表了他走出书斋后创作的大量散文作品,这些散文作品分别结集为《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此后又有选本《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和散文新作《霜冷长河》等作品出版,在“文化散文”创作中一时蔚为大观,成为广大读者争相传阅的对象。进入新世纪以后,余秋雨又借香港凤凰卫视组织的“千禧之旅”和“欧洲之旅”,将自己的精神漫游和文化探寻的足迹,拓展到中东、南亚和欧洲各地,陆续出版了《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等新的散文作品集,在探索了中华文明之后,又相继对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进行了深入的文化探寻,表现了这位作家在“文化散文”创作方面的最新成就和持久不衰的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在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余秋雨说:“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睛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储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涌而出。”中国古代山水,正是因为有无数“有悟性”的文人,先先后后在同一个地方站立过,所以才把他们的经历、学问、思想、情感乃至整个人生和命运,都留在了这平平常常的山水间,形成了一代又一代层累地堆积的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所以才引发了作者的兴趣。作者“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是一种“人文山水”而不完全是“自然山水”,无疑正是要从这些历史文化蕴含极为丰富的山山水水间,追寻古代文人的足迹,发掘古代文化的沉淀,通过这种追寻和发掘,既寄托自己的文化关怀,又给读者以文化启迪。他的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取向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散文之中。在谈到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召唤自己的“文化指令”和自己的散文创作观照这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精神标准”时,余秋雨说:“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博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的它呼喊几声。”(一)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文化内涵围绕上述主题,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主要从如下几个精神向度,展开了他的文化寻觅。1、追索一种文化生成的奥秘。文化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积淀,大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小到一个地域的文化或一个行业的文化,都与该民族、该地域和该行业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一定历史和现实环境有关,是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结果体现为一种文化事象,往往不是已经消逝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活动本身,而是这些活动所留下的一些历史的遗留物。这些历史的遗留物虽然不能系统地呈现一种文化形成的历史和完整的形态,但却保留了该种文化的深厚的精神积淀。余秋雨的这类作品正是通过这些历史的遗留物,去追寻一种文化孕育、萌芽、生长和发展、演变的奥秘的。如《莫高窟》写敦煌佛教文化、《抱愧山西》写山西晋商文化等。前者通过审视敦煌洞窟开凿兴建的历史和洞窟壁画形成的历史,深入地揭示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由历史众多信徒虔诚的心灵所孕育创造的辉煌的佛教艺术文化,是一个民族心底的“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的产物。后者则通过考察山西境内现存的一些商号的遗址和它们的兴衰的历史,深入地揭示了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习和历史变迁对独特的晋商文化所起的孕育和催生的作用。这类作品更多地表达的是作者对一种文化的赞叹和神往,同时也带有一种文化寻根的意味。=2、感叹一种文化的历史兴衰。文化作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和活的一种历史沉淀,在它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就会经历许多兴衰际遇,就要经历历史风雨的冲刷淘洗。今人所面对的,只能是在这种历史的兴衰际遇中,经过历史风雨的冲刷淘洗所留下的文化的残存物。这种文化的残存物,在今人眼里既是一种文化的特殊标志,同时也记录了该种文化在历史的兴衰际遇中所留下的冲刷淘洗的擦痕。深入这种文化残存物的里面,细致地辨认这种文化残存物所存物留的历史风雨的擦痕,不但可以捕捉到该种文化从无到有、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同时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该种文化的命运变迁所昭示的历史宿命。如《道士塔》写敦煌佛教艺术宝库的盗卖和流失,《风雨天一阁》写一个藏书家族的兴盛和衰落等。前者通过一个道士的无知,揭露的是一种腐朽的制度和一段屈辱的历史导致敦煌艺术的毁弃,后者通过一个藏书楼的历史,揭示的是一种历史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导致一种藏书文化的兴衰。前者所写的是“一个巨大
本文标题:当代散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096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