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齐桓晋文之事》《唐诗三首》复习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就是因为“”,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pù)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1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1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16、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fēi)亲,化为狼与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齐桓晋文重点字词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4、何由知吾可也?5、王曰:“舍之!”6、若无罪而就死地7、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8、百姓皆以王为爱也9、以小易大,彼恶知之?10、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焉?•1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12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3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1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5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16明足以察秋毫之末•17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9故推恩足以保四海•2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2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22、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23、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24、犹缘木而求鱼也25、殆有甚焉26、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27、盖亦反其本矣!28、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2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30、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3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32、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3、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34、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3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3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解释多义词的词义1、明: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②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③是故明君制民之产④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⑤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⑥火尚足以明也。⑦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①视力②明白,清楚。③圣明,英明④明朗⑤高明,明智⑥照明⑦表明,阐明⑧明达,通达2、异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③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④永州之野产异蛇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渔人甚异之3、易①何可废也?以羊易之②冯唐易老,李广难封③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⑤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①感到奇怪②区分③分开④奇特⑤特殊⑥以……为异(对……感到惊奇、诧异)①换②容易③换④改变,交替⑤以……为易;轻视解释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若: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②若无罪而就死地③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⑤若是其甚与⑥其若是,孰能御之⑦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⑧若入前为寿⑨更若役,复若赋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⑾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⑿曾不若孀妻弱子①像②这样③如果④这样你(这样)⑤像⑥像⑦至于(像)⑧你⑨你的⑩如果⑾连词,或者⑿及,比得上2、之①莫之能御也②牛何之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④百姓之不见保⑤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⑥然后从而刑之⑦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⑧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⑨申之以孝悌之义⑩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⑾舆薪之不见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①代词,他。②动词,到。③主谓之间,取独④主谓之间,取独⑤的⑥代词,他们⑦到/主谓之间/代词,指国君⑧指示代词,这类⑨他们/的⑩代词,国君⑾宾语前置的标志⑿定语后置的标志3、为①百姓皆以王为爱也②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③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④为长者折枝⑤为肥甘不足于口与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⑦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⑧若属皆且为所虏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①是②是(因为)③做④给,向⑤是(因为)⑥做⑦做⑧被⑨句末语气词,呢以(1)无以,则王乎?(2)将以衅钟。(3)百姓皆以王为爱也(4)吾力足以举百钧(5)挟泰山以超北海(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8)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9)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10)且以一璧之故逆强之欢,不可(1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12)作《师说》以贻之。(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1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同“已”,止2.用3.认为4.用来5.表修饰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递进8.凭,介词9.把,介词10.因为,由于,介词11.在,介词12.来,连词,表目的13.因为,连词14.连词,表修饰焉1.则牛羊何择焉?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3.殆有甚焉4.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7.犹且从师而问焉。8.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1.句末语气词,呢。2.句末语气词,啊3.兼词,相当于“于之4.代词,哪里5.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6.兼词,于此7.代词。相当于“之”8.语气词,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1、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我本来就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3、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先生您说的这些话,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但是为什么说这种心符合王道呢?”•5、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6、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既然)这样,那么,举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为)不愿用力;看不见一车木柴,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不愿施恩。•7、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9、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10、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11、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有空闲讲求礼义呢?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重视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叮咛他们,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和头顶东西了。
本文标题:齐桓晋文之事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03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