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股票经典资料 > 苏州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质量管理61JINGJISHIYE/经济视野苏州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胡菊魏文斌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近年以来,上市公司的风险事件频繁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通过合理的治理结构及经营管理等来规避公司的风险并不断成长。本文主要研究了苏州市上市公司,从内部治理的角度分析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作用。上市公司;苏州市;内部治理结构;可持续发展“上市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反映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体现了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本文以上海和深圳两市苏州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苏州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系统地构建了可行性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苏州市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文献综述Berle和Means(1932)基于对美国的200多个大型公司的结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分离的情况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Jensen(1993)认为,如果董事会的董事人数太多,人浮于事,易受操纵的首席执行官。通过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统计分析,Loderer(1997)认为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吴世农(2001)对于独立董事制度,长期来看,独立董事可以有效帮助上市公司克服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杨模荣、姚禄仕(2005)认为可以采用独立董事制度来改善和监控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和质量,并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效率及有效性。在国有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的研究中,国内研究的结论倾向于认为国有股的集中度对公司价值有负面影响,有利于提高公司治理和管理绩效。我国对股权激励的研究也很多。张红军(2000)认为拥有一定股权的经理人员作为相对控股股东的代理人将有效降低对其的监督成本。2研究假设假设1:独立董事规模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正相关假设2: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呈负相关假设3: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时有利于公司可持续发展假设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呈非线性关系假设5第二位到第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正相关假设6:自由流通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呈负相关假设7:高管报酬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呈正相关假设8:监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呈正相关3研究设计3.1样本选取本文数据以2014年苏州市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数据为准,并剔除在这期间出现异样的公司,共计15个行业71家境内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作为研究样本。3.2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指标设定公司治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和管理层激励措施。本文选取了独立董事规模(X1)、董事会规模(X2)及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X3)测量董事会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X4)、第二至第五位大股东持股比例(X5)及自由流通股比例(X6)测量股权结构变量;高管报酬合计(X7)及监事会规模(X8)测量高管激励和约束机制变量。3.3模型建立(1)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模型建立初选的11个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中,本文通过SPS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原始数据样本做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每个指标的方差贡献率,选出8个彼此独立的主变量,根据主成分的估计值和权重做加权平均后综合得分进行评价。可以得出苏州市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模型:Y=0.2202Y1+0.2013Y2+0.0935Y3+0.0828Y4+0.1097Y5+0.1569Y6+0.1354Y7其中,Y表示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2)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公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建立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与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过5步的向后筛选法,建立回归模型。依次剔除的方程变量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方、独立董事规模、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董事会规模。最终保留下来的是监事会人数,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自由流动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共有5个变量。接着进行模型的方差分析,检查新建的模型是否有效。从表1可以看出第5个模型是最终的方程,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1,由于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大学人文社科课题《苏州本土品牌:上市公司发展研究》(AZ11000115)的部分成果。62质量管理P值小于0.01,因此在显著性水平为0.01时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所以建立线性模型是合适的。模型中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检验,可以得知,在显著性水平为0.01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二至第五大股东、自由流通股比例、总回报率排名前三位高管总回报率显著;监事会人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回归系数较显著;说明以上变量系数下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第五模型为苏州市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模型总体来看是合理的,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能够很好的解释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在建立的回归模型中根据标准化残差的标准P-P图,可以得知,通过向后筛选法重新建立的回归模型是可行的。采用原始数据回归得到回归系数,建立的回归模型如下:Y=3.761-3.667X4-3.298X5-3.687X6+0.002X7-0.132X84研究结论通过上述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1)独立董事的规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相关。从回归分析中得出结论与假设1不一致。这表明独立董事在苏州上市公司中仍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2)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可持续发展不存在相关性,所得结论与假设2不相符。由于企业自身特殊性,董事会规模变化在不同企业间带来的影响亦不同,从而产生董事会规模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不相关的结果。(3)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关性不明显,与假设3不相符。这表明,在上市公司内部,两职分离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有可能被抵消。也可能是董事长拥有公司的决策和任免权,总经理在公司仅仅作为被动的执行者。(4)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负相关,这与假设4不相符。结合理论研究,目前在苏州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比例如果再进一步增加的话,则可能出现股东过度控制、独裁、侵害其他股民利益现象发生。这正好也反映了大多数国有企业中“一股独大”的利弊。(5)第二至第五位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负相关,与假设5相反。从长期来看,股权集中的好处将最终被股权不制衡的劣势抵消,没有充分的民主决策,经营者没有收到全面、有效监督,最终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6)自由流通股比例与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呈负相关,与研究假设6一致。可能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和市场分割,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投机和跟风炒作较严重,使流通股买卖不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7)高管报酬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与假设7相符。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管的报酬水平,可以产生有效激励作用,使不同部分和层次地管理者更加尽职尽责地为企业服务,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8)监事会规模与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呈负相关,与假设8不相符。从实证结果来看,监事会由于受制董事会并且目前没有实权,监事会很难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所以监事会规模的扩大,势必会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参考文献:[1]张荣艳,蔡丽娜.上市公司公司治理与业绩关系研究———来自房地产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3,15:66-69.[2]曾新丽,于兴波.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J].财会研究,2015,05:63-66.[3]于朝晖.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的路径探讨[J].中国场,2015,22:134+139.[4]韩少真,潘颖,张晓明.公司治理水平与经营业绩——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经济问题,2015,01:50-62.a.预测变量:(常量),X4平方,X8,X3,X1,X7,X5,X2,X6,X4。b.预测变量:(常量),X8,X3,X1,X7,X5,X2,X6,X4。c.预测变量:(常量),X8,X3,X7,X5,X2,X6,X4。d.预测变量:(常量),X8,X7,X5,X2,X6,X4。e.预测变量:(常量),X8,X7,X5,X6,X4。f.因变量:可持续发展综合得分表1模型方差分析表Anovaf
本文标题:苏州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