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从1921到1927,1927到1949,1949到2013。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兵种到诸兵种协同作战,走过了86载的风雨历程,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捍卫国家主权权益,积极维护世界和平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壮丽凯歌,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历史的车轮不会忘记人民军队把蒋家王朝彻底打败的三大战役。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09.12—1948.11.02)淮海战役:(1948.11.06—1948.12.15)平津战役:(1948.11.29—1949.01.31)辽沈战役根据东北局势,毛泽东确定由林彪(司令员)、罗荣桓(政委)指挥东北野战军(四野)实施辽沈战役,首先攻取锦州,占领北宁路锦州、山海关段,关闭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的战略方针。9月12日,辽沈战役首先在北宁路山海关、唐山段打响,18日东北野战军占领锦州,关上东北大门。10月21日长春解放。11月2日,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宣告解放。随之营口也被人民解放军攻克,辽沈战役至此宣告结束,共歼敌47.2万人。辽沈战役的具体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战役战略意义:是第一个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最为关键的战役。制止了东北之敌撤入关内与华北之敌汇合后增大华北解放军的作战压力,东北全境宣告解放。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徐蚌会战)从1948年11月6日到1949年1月10日,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历时66天,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多人。国队在南线的精锐主力(黄维兵团、杜聿明等)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已得到解放。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和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武汉已处在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下。整个南线战局已经根本改观。战役领导人: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淮海战役的意义: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战役领导人: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平津战役的意义:。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除归绥、太原、新乡等少数几个孤立据点外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一、勿忘历史,传承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二、人民战争的威力。三、指挥员的指挥能力。四、渗透与反渗透。读书感言
本文标题: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17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