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6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__8.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主持人:邵洁主持单位:宁波大学通讯地址:宁波大学信息学院邮政编码:315211联系电话:13780005715传真:87600940电子邮箱:shaojie@nbu.edu.cn合作单位: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负责人:浙江省教育厅二○○四年二月制2一、简表项目简况项目名称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程序设计类课程为例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D、自选项目是否招标项目否起止年月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项目主持人姓名邵洁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年11月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讲师/公共类程序设计课程群执行负责人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硕士/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宁波大学邮政编码315211电话13780005715通讯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55号信箱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0年至今大学计算机基础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68/学期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00年至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理工类本科生68/学期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03年2月至6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文科类本科生68/学期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JAVA)教育技术类本科生68/学期宁波大学信息学院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人机交互设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54/学期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7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教坛新秀2006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浙江省高校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优秀奖3历2001“二级课程VB程序设计CAI教学课件”第四届浙江省教师自制多媒体教学软件三等奖,主持2005课堂教学优秀奖校一等奖2006“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二级系列课程”校优秀课程群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2007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校“教坛新秀”2007《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与创新校教学创新二等奖,第四2006.9~2008.9《VISUALBASIC程序设计VISUALBASIC实验指导与测试》(2005SZDJC-06)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第二2006.12~2008.9程序设计类课程网上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高教学会课题,主持2008.5~2010.9基于决策树教师有效教学网上自我调节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主持项目主持单位总人数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82600151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工作单位分工签章王让定男1962.5教授宁波大学教学模式设计熊伟清男1966.5教授宁波大学教学模式设计蒲阳女1971.9讲师宁波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案例设计刘岳峰男1963.11实验师宁波大学网上教学平台设计与维护江宝钏女1962.7讲师宁波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案例设计叶苗群女1973.11讲师宁波大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FP)案例设计杨任尔女1968.4讲师宁波大学网上教学平台设计4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1.项目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就浙江省而言,2005年就率先在全国各省区中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34%,到2010年将达到45%。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教授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界定:毛入学率达到15%—50%之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显然在数量上我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纵观目前高等教育现状,大规模的扩招,各种矛盾的激化已经非常明显:社会急需各类专门人才,而我们的毕业学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更新迅速,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填鸭式的讲授方式,加上多媒体技术,老师们竭尽全力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没到毕业,过时了。大班教学,师生之间的见面只在课堂和实验室,上课时往往“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缺乏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时间,知识无法及时消化。加上学生多,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及时完成作业的批阅任务非常困难,教学质量大幅滑坡。考核模式单一,老师教什么,学生考什么,学生死记硬背,应试能力提高了,但其它综合素质却原地踏步,所学的知识也不知如何运用,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和创新精神,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保证教学质量,为信息时代实现国家创新计划,培养出乐学善思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界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大众化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发生的一个深刻变化,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在于全面而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运行方式和发展道路。正如司格特(PeterScott)所言,“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所产生的这些新环境在一般和特殊两个层面上都对高等教育形成了影响。在一般层面上,它们影响大学作为一种知识机构的状况;在特殊层面上,它们影响教学和研究的具体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教育活动之一,其基本理念在大众化过程中将发生引人瞩目的多元化的深刻变革。主要呈现如下特征:[1]大学正逐渐蜕变为一种指向不同职业的培养训练和社会角色分配的机构,既被看做一种传授和探索高深知识的社会公共机构,又被视为一种社会服务机构。5高等教育的重点“从塑造个性转向培养更为专门的技术精英,包括社会中所有技术和经济组织的领导阶层”,大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高深学问”,更要有“高深技能”。在校学生人数猛增,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大班教学成为师生沟通的主要渠道,教师工作强度加大,教学时间延长,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个别指导不再现实,师生之间也较过去显得冷漠和疏远。对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仅仅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多或劳动报酬的增加,大众化的大学教学必须更多注重直接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在大众化时代的大学里,大多数学生必须掌握在现代社会立足的基本技能,必须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除了学识修养、职业技能,同样重要的还有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大众化阶段,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看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是否得到了提高,衡量的标准是学生个体本身的发展。价值增值的观点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教学质量,重视学生间的差异,不再把学生看成统一的产品而追求统一的规格和标准。大众化教育要求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学识修养、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解决问题和创新等多元能力的学生,而且是在“大班教学”的环境中实现,显然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适合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需要的人才,改革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明确要求教师提供开放式、不断发展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授课效率,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知识如何运用,注重学生表达、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全国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核心课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用某种计算机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维,领会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运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为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本专业的研发和创新奠定基础。但一直以来,它被学生认为是较难入门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纠其原因主要有:语法枯燥、严谨,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入门难。教学内容多,课堂教学时间少。编程方式由面向过程转向面向对象,教学内6容增加一倍,但课时却一缩再缩,上课经常有赶进度的现象,甚至到最后一节课还在介绍新的知识。多媒体课堂教学,进度快,知识容量大,学生缺少思考和模仿的时间。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如果没有正确理解理论知识,不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就编不出程序来。程序设计应该说是一种能力和技巧,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编写一定量的程序,才会有自己能操纵计算机的感觉。本类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第二学期,对大一学生来说,基础课程任务比较重,分配到某一门具体课程上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课程需要学习时间与学生能投入时间是对尖锐的矛盾。大班教学,有效控制教学过程,作业评价及时反馈难度极大。一位教师所带的学生通常有200-300人,一般每周都有作业,及时批阅每份作业,几乎无法实现。教学内容、学生人数和学习时间是课程教学的瓶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无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课堂上师生互动越来越少,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的具体过程被幻灯片一带而过,理论知识消化困难,实验课编不出程序,越学越难,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挫折,学习兴趣自然消失弹尽。如果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那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本专业的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重点应该放在哪里,如何提高学生快速吸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程序设计类课程涉及学生面广,是一门典型的公共基础课程,大众化教育的各种矛盾在课程的教学中体现充分,一线教师急切盼望有新的教学模式去解决矛盾,让信息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学习、工作和研究效率,为实现我国创新计划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因此选择作为教学模式改革试点对其它课程很具有借鉴意义。2.现状分析学习是人类的基本功能和习性,人生来就是一个灵活的学习者、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行动者,然而长期应试教育,很多学生已经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如何恢复学生学习的本性,轻松面对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学必须符合人类接受知识7的规律,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管理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学习呢?学习科学(LearningScience)是国际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关于学与教的交叉学科。它不仅研究正式的课堂学习,而且研究发生在家庭、工作岗位及同伴之间的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理解有效学习(EffectiveLearning),并运用该学科的知识重建课堂及其他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更为深入,更为有效。从脑的学习机制、非正式环境和正式环境方面的学习等不同角度,所获得的对于学习发生的“实然状况”的描述和理解,在学习机制上已经达成了诸多共享的观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2]1)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制定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的接受和吸收的过程,而知识的建构和意义的制定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2)学习具有高度的情境性,学习是高度地受其所发生的情境调节的,同意义制定的地点(共同体)有关;3)学习具有社会性,个人与社会是知识的一个重要维度,知识的这一维度正是通过个人与社会之间表现为互动、中介、转化等的张力形式构建一个完整的、发展的知识观,与这种知识观相对应,学习被认为是知识的社会协商过程,意义制定的社会本质成为观察分析学习不可或缺的视角;4)学校场景中的学习与校外学习(领域专家、从业者、普通人的学习)具有明显的差异: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工具和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的有力支持、中介和伙伴,使得基于真实任务的复杂学习在多种学习环境中成为可能。由上述观点可知,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需要与物和教材对话(认知性学习,文化性实践——个体建构);与他人对话(交往性学习,社会性实践——协作建构);与自己对话(反思性学习,伦理性实践——形成自我)。人的知识来自于教师传授的不到20%,而通过自己课外阅读、生活实践和对话实践获取的超过80%)。把学习的实践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走向同他人的对话、沟通、协作的“合作性实践”(社会建构主义)。这样的学习才可能获得学习与成长的快乐(教学与发展的统一),才可能实现人的整全发展(治学与8做人的统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提供与真实情景相近的问题案例和相关资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针对任务或问题去思考、去分析、去理解、去探究;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
本文标题:26浙江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课题__8.基于“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16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