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2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二章 国际企业管理)
第二十二章国际企业管理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根据有关协议,我国必须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体制的规则开放市场,允许其他成员国的商品、资金、技术进入,展开竞争,优胜劣汰。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等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以及信息技术的革命和交通运输的发达把我国企业置于更加广阔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我国企业必须参与到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去,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与寻求发展。22.1国际企业概述信息技术、互联网络、便捷的交通运输、生产技术世界标准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企业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22.1.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国际商务活动、跨国公司与国际条约和组织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公布的报告显示,2002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约为6.7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前10位的国家或地区如表22-1所示。表22-12002年进/出口额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单位:亿美元国家(或地区)进口额(亿美元)2002年进口额排名比重(%)出口额(亿美元)2002年出口额排名比重(%)美国12025118.06935110.8德国493327.4612229.5英国339835.1275964.3日本336445.0416036.5法国326454.9329545.1中国295264.4325655.1意大利241173.6252083.9加拿大227683.4252573.9荷兰217793.3243493.8中国香港2086103.1比利时2132103.3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从1980年至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存量增长了十多倍达到了7.1万亿美元。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的统计,中国大陆在全球FDI存量排行榜的位置已从1990年的第17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5位,共4480亿美元。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已经有约四百家企业在华投资了二千多个项目。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表明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意味着世界已从过去的贸易市场一体化发展到金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生产一体化阶段。世界500强企业按国外资产排名前10名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外销售和国外雇员情况如表22-2所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进行经济资源配置,强化了其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比只在一国经营的公司明显地更受投资者的青睐。世界排名不断上升的公司都是在技术、生产和物资消耗方面变得全球化的公司。表22-2世界500强企业前10名(按国外资产排名)其资产与销售和雇员情况表(2001年)序号公司国家资产(百万美元)销售(百万美元)雇员国际化指数国外总额国外总额国外总额1沃达丰英国1877922074582460232744564306717883.22通用电气美国1800314952103991412591315200031000039.03英国石油英国1112071411581412251753899050011015080.54威望迪环球法国91120123156296525142325672538150466.35德国电信德国9065714580211836433097872225705840.06埃克森美孚美国89426143174145814209417611489790064.87福特汽车美国811692765435298316241218891935443138.48通用汽车美国753793239694525617726014800036500029.89壳牌石油英国/荷兰7349211154372952135211521098993959.310道达尔菲纳埃尔夫法国700307850074647944186903712202574.9资料来源:UNCDAD/转自《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国际化指数是以下三个比值的平均数:国外资产和资产总额之比,国外销售额和销售总额之比,以及国外雇员人数和雇员总人数之比。随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越来越需要世界各国政府的合作与协调。因此,产生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国际条约和组织。国际经济组织依据政府间的协议而建立,其职能和活动限于经济领域。全球性的国际组织和条约主要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所属国际法庭,WTO,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世界产品销售公约,跨国企业行为准则,技术转让准则等。这些国际组织和条约促进了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跨国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使公司的网站能被世界各地的客户便利地访问。公司利用网站宣传公司的产品,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销售产品,而使公司轻而易举地走向全球化。国际标准化的发展为利用全球资源提供了技术条件。各个产业的国际产品技术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ISO9000:2000系列以及ISO14000)的日益普及,为全球化合作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保证,使更多的公司参与到国际生产合作中。2003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8512.1亿美元,比2002年净增2304亿美元,其中出口4383.7亿美元,增长34.6%,居全世界第四位。2003年我国GDP总量相当于1.4万多亿美元,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上升到60%。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用于衡量该国经济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的高低。根据外经贸部的统计,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近7000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左右,在这些资本所投资的项目中,有67%的境外投资是不赚钱的。如何提高我国的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收益是我国跨国公司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已在2001年11月加入WTO,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我国也要按照世贸组织体制的要求开放市场,允许其他成员国的商品、资金、技术进入我国,给国外企业进入中国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加入WTO标志着我国企业的全球竞争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市场成为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将同国外企业展开竞争,给我国企业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造成了客观压力,我国企业必须参与到日益深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之中去,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22.1.2国际企业概述1.国际企业的名称与定义国际企业一般指企业经营活动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企业,即国际企业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人才、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事产品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经营活动,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国际企业是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先发展起来的一种企业实体,其名称常见的形式有四种: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Corporation)、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全球公司(GlobalCorporation)、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Corporation)。(1)国际公司在国际企业发展的初期,国际企业以母公司在母国的经营业务为主,国外分公司和子公司围绕如何增强母公司的竞争实力展开经营业务,如母公司的产品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努力开拓产品的国际市场;从国外提供低成本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这种以母公司产品为基础,立足于国内市场开展跨国经营业务,从事有限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称为国际公司。(2)多国公司当母国与东道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时,为保证跨国经营活动的成功,企业要根据东道国的具体环境制定经营战略,针对东道国市场需求改进母公司提供的产品,并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资源满足当地市场需求,这种根据东道国的特有环境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通常被称为多国公司。多国公司的突出特点是在不同东道国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并注重生产的当地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各国的高关税政策,使多国公司得到快速发展。(3)全球公司企业为实现跨国经营的规模效应,就必须把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从全球市场角度制定跨国经营战略。这种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通常被称为全球公司。全球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跨国经营竞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很快的发展。全球公司经营的弱点是对东道国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4)跨国公司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应该通过构建世界范围的核心竞争力,既实现整体跨国经营的规模效应,又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跨国公司就是在考虑兼顾跨国经营效率与适应能力这两个目标基础上制定经营发展战略,而发展起来的。在国际企业的名称中较多被使用的是“多国公司”和“跨国公司”。1984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跨国公司的定义是:①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经营业务的经营实体,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形式经营,也不论在哪一部门经营。②这种企业有一个经营决策体系,具有协调的政策和共同战略。③企业的各个实体通过所有权或相互之间的影响联系在一起,并共享知识、资源,分担责任。2.跨国公司的特征跨国公司与在一个国家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跨国公司面向多国市场环境,其经营管理更加复杂。(2)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3)跨国公司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4)跨国公司的组织管理要求高、要跨文化管理(5)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复杂涉及多种财务风险22.2国际企业竞争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企业为什么能够取得竞争优势和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讨,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22.2.1国际贸易理论国家贸易理论可帮助我们理解国际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与行为。理解各国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对国际企业的影响。1.绝对优势亚当·斯密(AdamSmith)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一书中认为一个国家的真正财富是公民所能获得的货物和服务。他提出绝对优势理论,即不同国家生产同一产品具有不同的效率,每个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生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与其他国家交换该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生产效率更高,各国都可在贸易中获益。12.比较优势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1817年提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各国的生产分工中,比较相对优势起作用,从而使每个国家都具有对外贸易的基础。一个国家生产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与成本,即使每样商品与另一国家相比都具有绝对优势,也可生产其相对优势最大的商品并将其出口交换另一国家相对劣势最小的其它商品,通过这种国际交换,贸易双方即可从中获得经济效益。3.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一个国家将生产和出口可大量使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大量需要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各个国家具有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情况是不同,从而造成各国在各种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该理论引入生产要素禀赋和成本概念而有效地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22.2.2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指南》中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是:“一国投资者为获取持久利益而在其他国家进行的长期投资,其目的是在国外企业的管理中施加显著影响。”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起来的国际企业的高级形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跨国公司的经营具有指导作用。1.垄断优势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是由海默(HymerH.Stephin)于1960年提出,他在对美国国际企业的研究中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企业大都具有独特的垄断优势。海默认为市场的不完全性要求从事跨国生产的企业必须拥有某些可转移的优势,才能同熟悉当地社会环境、市场和商业条件的东道国企业进行竞争获取利益。垄断优势主要包括:(1)产品研究、开发与生产技术优势;(2)生产规模经济优势;(3)资本规模与资金优势;(4)国际经营的管理与人才优势;(5)多国经营的市场营销网络与资源配置
本文标题:22企业管理学(第二十二章 国际企业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0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