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两化融合对标评估自查情况Book1
项目子项评估内容企业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建立,实施,监视与测量,保持和改进文件化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企业应界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和边界,并在相关文件中予以明确4.2.1总则a)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b)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包括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表述,以及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d)本规范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e)企业为确保对两化融合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与记录。4.2.2文件控制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标识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相关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某种目的而保留作废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识别。4.2.3记录控制企业应建立并保持记录,并对其进行保护和控制。记录的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所需的控制措施应形成文件并实施。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5.1最高管理者a)向全员传达本企业推进两化融合以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向企业战略层面统筹推进两化融合,制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c)任命两化融合管理者代表d)建立健全两化融合的职责与协调机制e)组织两化融合管理评审f)确保期初条件和资源保障到位5.2管理者代表a)提出本企业两化融合相关的决策建议b)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c)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改进需求d)提升企业全员对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意识e)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技术,业务流程,组织化结构的优化,创新和变革,持续提升数据的开发利用能力。5.3以获取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与企业战略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4.1总要求两化融合对标评估自查情况4两化融合管理体系5管理职责5.4两化融合的方针a)与企业战略保持一致b)围绕获取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c)兼顾利益相关的诉求d)包括对满足本规范要求及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e)提供制定和评审两化融合目标的框架f)在企业内得到沟通和理解,获得员工普遍认同g)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5.5两化融合的目标贵高管理者应确保建立两化融合的目标,推动企业围绕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且有时间要求的,并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5.6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a)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两化融合的目标及4.1的要求b)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事实时,保持其连续性和完整性。5.7.1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a)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合理划分,规定和沟通b)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的协同机制得以确立c)业务流程职责,部门职责与岗位职责得到有效执行。5.7.2协调与沟通机制a)在企业内建立适当的协调机制,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进行协调b)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6.1总则企业应识别两化融合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所需要的基础条件和内外部资源,并保证其与企业战略以及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企业因确保有效提供,配置,评估,优化和维护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为确保基础条件和资源的持续提供,企业应识别和评估这些基础条件和资源不合理所缠身的风险,并寻找改进机会。6.2资金投入a)确立两化融合资金投入的长期制度安排b)确保两化融合资金投入的合理性,适应度和及时性c)确保两化融合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的有效性5管理职责6基础保障6.3人才保障a)确保员工理解其职责和活动在两化融合过程中的意义及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两化融合目标作出贡献;b)建立、保持和改进相应机制,确保员工充分参与;c)确保从事两化融合工作的员工所需的能力d)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帮助员工获取所需的能力;e)基于对员工在两化融合工作中的成就的评价,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制度f)必要时,雇佣外部专业人员g)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h)保持培训、技能和经验、以及所采取其他措施的适当记录6.4设备设施企业应有效策划、提供、维护和升级改造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定期评价设施设备满足两化融合目标的适宜性。企业应:a)适度提高设备设施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b)确保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完整性c)确保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企业应识别和评价与设备设施相关的风险、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注:两化融合相关的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工业通行网络设施、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加工设备、监测与监控设备、仓储物流设备,以及计算机、服务器等信息设备设施。6.5信息资源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和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以采集两化融合过程中可靠和有用的数据,并将其转化为企业所需的信息,进一步提炼为企业的知识资产。企业应将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予以管理。企业应建立机制,以确保:a)不断推进信息资源的标准化b)识别并采集、获取、存储相关的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性和时效性c)持续提高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水平d)适宜时,统一管理数据,并挖掘和提炼信息和知识e)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6基础保障6.6信息安全a)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b)确保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预防机制c)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d)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7.1总则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总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识别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需求,主动管理两化融合所有实施过程,以确保稳定获取两化融合的绩效。企业应确保:a)两化融合实施过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b)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持续受控。c)员工充分参与。d)与供方形成以企业实施目标有效实现为导向的沟通合作机制;e)两化融合实施过程中的基础条件和资源得到切实保障.7.2.1策划总则企业应策划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明确界定业务需求和目标,充分考虑技术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事实框架。策划应与两化融合方针保持一致。企业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依规定策划的机制,包括确定策划责任人,参与人的职责和权限。7.2.2策划的输入a)两化融合的目标;b)市场环境分析结果;c)适用的法律分析结果;d)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对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要求;e)外部技术发展趋势f)业务需求和目标g)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现状h)数据开发利用现状i)基础条件和资源现状7.2.3策划的输出a)满足策划的输入所提出的要求。b)确定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需求;c)确定技术实现的需求;d)确定运行维护的需求e)确定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f)确定基础条件和资源的需求g)明确两化融合实施框架,包括职责、方法和进度等。7.2.4策划的评审与批准a)评价或验证策划的输出对要求的满足程度;b)评价策划的结果对要求的满足能力;c)识别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6基础保障7实施过程7.2.5策划的更改与控制企业应识别策划的更改,应对策划的更改进行适当的评审,并在实施前获得批准。策划的更改及其评审结果和必要措施应予以记录。7.3.1业务流程优化方案a)明确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做优化的实施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优化方案,包括得到相关技术主管部门和领导的确认。7.3.2实施与执行a)兼顾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利益;b)与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达成共识。7.3.3监督与控制a)确保获得优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b)制定应对措施,确保优化过程中的冲突和风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7.4.1技术实现--技术方案a)明确技术实现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技术实现的需求得到有效安排和沟通;c)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和批准技术方案,包括得到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优化实施主体的确认。7.4.2技术获得a)必要基础资源的数字化和标准化;b)所获取的技术的有效性;c)技术知识向应用主体有效转移。7.4.3监督与控制a)获得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动态信息;b)必要时,对技术实现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c)制定适宜的措施,有效防范技术风险。应适当保持监督控制的记录。7.5.1匹配与规范-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匹配性调整a)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组织开展试运行;b)必要时,开展业务流程与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c)必要时,开展技术实施的优化调整;d)明确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有效匹配;e)确保员工能力与变更后的岗位要求相匹配。7.5.2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规范化与制度化a)确立技术、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的规范性文件;b)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批准和执行这些文件。7.6运行维护a)明确运行维护的主体及相关方的责任和权限;b)实现日常运行维护与预防性维护的规范化和制度化;c)建立故障处理及应急响应机制,对运行风险进行有效防范。7实施过程7.7数据开发利用a)依据业务的需求,明确数据开发利用的主体,并制定目标和计划;b)选择所需的数据,进行跨时间、跨职能、跨层次的累积、清理和重构;c)建立适用的数据应用模型,并进行评审和批准;d)在业务系统中部署相应的数据应用模型。7.8动态调整企业应确保有效识别任何引起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运行变更或数据开发利用状况改变的被外部因素,按照策划的周期活在条件满足时开展评审,必要时进行动态调整。8.1评测与改进总则a)评价两化融合整体绩效、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以及所获取的可持续竞争优势;b)确保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c)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2评估与诊断按照GB/23020-2013的相关要求,制定两化自评估体系,并按照策划的周期开展整体性评估。企业应依据整体性评估结果,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并确保找出原因:a)两化融合实施过程没有形成预期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b)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下不符合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取的要求8.3监视与测量a)两化融合目标的实现程度b)两化融合实施框架的执行情况;c)按照策划的要求,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以及数据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同步改进和提升情况。8.4内部审核确认两化融合体系是否:a)符合企业对两化融合管理工作的安排以及本规范的要求;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规定:a)策划和实施审核、报告审核结果、保存相关记录的职责和要求;b)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8.5考核确认涵盖企业,业务流程,部门,岗位的两化融合考核指标和考核制度。a)评估与诊断结果;b)监视与测量结果;c)审核结果。8评测与改进7实施过程8.6.1管理评审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照策划的周期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审,包括但不限于识别两化融合改进的机会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企业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8.6.2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至少应包括:a)所形成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对于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符合性;b)评估与诊断结果c)监视与测量结果d)审核结果e)考核结果f)相关方反馈g)可能影响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内外部环境变化h)以往管理评审的后续措施i)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j)改进意见8.6.3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至少应包括以下有关的决定和措施a)两化融合的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改进b)两化融合过程绩效的改进c)与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相关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改进d)两化融合方针、目标的变化e)资源分配的调整8.7.1持续改进企业应依据两化融合的方针和目标,以及评估和诊断、监视与测量、审核。考核、管理评审等结果,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8.7.2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
本文标题:两化融合对标评估自查情况Book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1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