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宜居城市建设2015.11.17
宜居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甄峰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511172主要内容什么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特点国家战略转型与城市建设宜居转向宜居建设案例3一、什么是宜居城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宜居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们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着提升城市的宜居性。4(一)西方学者的观点D.Hahlweg(1997)认为,宜居城市要具备:健康——生活;易达——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舒适——富有吸引力的、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共享——全民生活空间。对于儿童和老人而言,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在于通达便捷的开敞绿地;其他类型的休闲、聚会和交流的自由空间。5《大温哥华地区长期规划》,2003宜居城市指的是一个具有下列特征城市系统满足全体居民需求:生理、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居民的自身发展。文化方面的高层次精神需求。要想达到这个主题所要求的目标,要坚持以下原则:社会公平;个人尊严保障;公共设施的无差别共享;和谐的城市氛围;公众参与和管理授权。6宜居城市—生命有机体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心(ICSC)(2005)将“宜居城市”比喻为“生命有机体”(表1)7巴黎:无处不在、全民共享的户外社会空间8巴黎:无处不在、全民共享的户外社会空间910经济学家宜居城市排名World'sMostLivableCities:2010温哥华维也纳11墨尔本多伦多12卡尔加里赫尔辛基13悉尼珀斯14阿德莱德卡尔加里15(二)中国学者对宜居城市的解释国内对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狭义:城市人居环境;广义: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所体现出的综合宜居性;总之,以人为出发点的城市公共环境(包括市容环境、生态环境、秩序环境)和公共设施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再加上高质量的公共服务。16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关注的是以生态城市为基础的人居环境建设。–绿色城市宜居城市除了人与自然和谐之外,还关注人与人的融洽相处。–健康城市健康城市不一定是宜居城市,但是宜居城市一定是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是宜居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种可以选择的方式,但是宜居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不仅仅关注城市的自然生态建设。–森林城市–智慧城市17慢城与宜居城市慢城,即慢行城市(SlowCities/Cittaslow),是1999年在意大利起源于“慢食运动”的一种基于地方的独特性,旨在实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维续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城市模式和宜居城市形态。慢城内涵: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生活品质提倡传统的生活节凑,但不排斥现代化根植于地方可持续性,抵制全球化带来的边缘化倾向支持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慢食运动和绿色环保是行动重点桠溪镇181920智慧城市与宜居城市智慧城市特征“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相对较为模糊,总结如下:基础设施发展的新台阶基础设施包括商业服务、居住、休闲和ICT;主要聚焦于网络化基础设施的使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办公效率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创造城市竞争环境的重要策略利用ICT推动经济繁荣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是智慧城市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强调“商业主导型”城市发展,构建商业友好型环境以达到吸引商业企业的入驻,如迪拜、日本高知等;包容性城市、可持续城市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的社区应当学会如何学习、适应和创新。这就强调了多阶层城市居民的社会包容性和城市发展的公众参与;可持续是智慧城市的主要策略构成;包括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21幸福城市与宜居城市全国至少18个省(市、区)明确提出了“幸福”的概念。2013年,已有10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2006年6月,江阴提出“幸福江阴”构想。在提出“幸福江阴”之初,江阴的初步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GDP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江阴还提出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家家都有好收入,处处都有好环境,天天都有好心情,人人都有好身体”。(2010年度民意调查显示,95.87%的被调查者对作为江阴人感到自豪。)22“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3“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4“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5我们的理解宜居城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不仅包括本地居民,还包括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是所谓的精英阶层的宜居,而是社会大众的宜居;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宜居城市是一个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住、生活以及发展的城市:就业稳定、生活便利是核心,环境美好、公共安全是保障。健康、快乐地生活、工作;社会公平、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生活便利,各种设施齐全,能够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文化包容性强。宜居城市的内涵和理想什么是宜居城市•宜居城市,即适宜人居之所,切入点是居民的生活;•宜居城市是满足人成长发展要求的城市;•宜居城市是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城市;•宜居城市具有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宜居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27宏观层面:具备良好的城市与区域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中观层面:强调社区层面的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微观层面:居住小区、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28宜居——城市居民的基本目标可使用性和活动社会环境可达性和连通性舒适性和意象宜居城市的实现•了解和评估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需求;•系统评估城市建设水平;•进行五位一体规划:生态、生活、空间、就业、文化;•进行五位一体建设和管理:行动与实践区、体制机制。30二、宜居城市建设的特点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国外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宜居城市建设实践最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现代宜居城市探索已有100多年历史。萌芽期(19世纪末~二战)•关注城市形态发展、面向城市问题探索理想模式雏形期(二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人的需求为核心,提出宜居环境评价的指标,形成了宜居相关理论,国际人居环境改善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尝试,宜居城市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城市安全问题凸显,国际宜居城市主题学术会议连续举办,宜居城市建设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行动。4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宜居城市规划与行动方略33二、宜居城市建设的特点空间层次性–宜居区域在充分尊重区域生态、文化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基础上,通过确定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建设快速共享的区域交通与信息网络,促进区域整体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宜居城乡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景观格局的改变来发展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平等协调发展。–宜居城市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宜居的巨系统,已成为城市和地区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评判标准和发展趋势。–宜居社区由不同收入阶层、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共同组成的,一个适宜人们居住的社区。34地域性必须注意到城市之间的差异性,包括区域差异、历史差异、文化习俗差异和人群结构差异。阶段性应分层次、按步骤进行,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到建设效果,又要考虑发展阶段。系统性是一个复杂系统,涉及城市环境、管理、环保、安全、旅游、国际商务等多方面。动态性宜居城市建设需要一定的标准指导,但是又不能被标准所局限,没有统一的宜居城市建设模式。温哥华(Vancouver)为加拿大西部布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Colombia).滨临太平洋岸的海港城市,隔乔治亚海峡(StraitofGeorgia)与温哥华岛遥遥相望,紧临美国华盛顿州,依山傍海,是英属哥伦比亚省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90万。她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虽处于高纬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风和暖流影响,东北部有纵贯北美大陆的落基山作屏障,终年气候温和、湿润,环境宜人,是加拿大著名的旅游胜地。是目前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环境的城市之一。2003,2004年被美洲旅行社协会授予“美洲最好的城市”,2004年被国际城区协会授予“城区建设奖”,2005年被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EUI)授予“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一、国外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实践(一)温哥华温哥华有加拿大通往东方的门户之称。温哥华的居民本身由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组成。温哥华的“唐人街”是北美除旧金山以外最大的中国城,它是华人重镇,通用国语和广东话及其他各种中国方言。约有180万人口的温哥华是加拿大仅次于多伦多、蒙特利尔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温哥华公立图书馆藏书丰富,并设有20个分馆,是加拿大最大图书馆之一。环境的保护;多样化经济;通过土地利用来保证可达性;对居民和商业的服务配送;住房选择机会;平衡的城市预算;公众参与规划和分配温哥华的宜居性主要由以下方面所构成温哥华市城市宜居性建设相关活动一览表(1)建立适应后工业经济社会的需求的舒适社区。温哥华所处的佛斯河盆地((FalseCreekBasin),在19世纪末是一条主要的工业运输水上干道;1886年横穿北美大陆的铁路建成,将加拿大东部地区和位于太平洋西海岸的温哥华联系起来,使这里变成了线路最西端的铁路终点站。温哥华市政府创造条件在此建立起全新的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以适应新形势下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前者包括开阔的绿色空间系统、新建的防浪墙、滨水步道以及场地以外的其它相关设施,后者则包括了从幼儿护理到艺术表演所需要的所有设施。各社区都有活动中心,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完备。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以上教堂。社区的公共设施健全,由政府投资建设。对住宅亦有严格的规划。温哥华宜居城市规划与建设温哥华市政当局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贯彻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它通过刺激温哥华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与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并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以及其对城市周围富庶的佛斯河谷地的威胁。温哥华市政当局针对中心城区制定了特殊的发展方针,特别是达到居住人口的社会多元化目标,其中包括有小孩的家庭。根据不同类型家庭的生活要求,为他们提供多种户型的住宅、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以及安全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并且有意识地将各种自然环境基本要素引入城市中心。(2)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对工业废气物的排放缺乏限制,佛斯河盆地的土地和水域受到严重污染。温哥华市政府通过管网将污水排放到远离城市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以改善现有水质;投入巨额资金净化受到污染的土地;对场地内的地下排水系统进行修整,以防止生活污水继续对土地造成污染;此外,还对部分海岸线进行了特殊设计,以改善鱼类及其它海底生物的聚居环境。上述措施的实施取得显著效果,曾经被严重污染的水上工业运输干道面貌一新,成为重要的旅游、娱乐资源和建设滨水住宅的最佳地点。(4)与周边城市有机结合。为了避免成为单一的城市建设开发,温哥华市政府在规划建设中十分注重与周围城市的有机联系。根据目前正在实施的规划,在温哥华市中心的太平洋协和社区和周围城市社区之间有一条封闭的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它保证人们可以方便地进入滨水区,即使是非本地居民也不会受到阻碍;在长达3公里的海岸线上,还有一条宽阔的滨水大道,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使用。另外,市中心与周围城市社区在视觉景观上保持了连贯性,在土地利用方面则互为补充。例如,规划人员有意识地将高层塔楼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从而确报道路尽头的水上景观效果。(3)净化受到工业污染的土地和水域。(5)创建崭新的城市生活方式。温哥华市政府利用市中心17公顷的用地修建了5个巨大的公园,占总土地面积的25%,使绿化面积的千人指标超过1公顷,其中还不包括3公顷的滨水大道和其它公共开敞空间。此外,市政府还出资修建了社区服务所需的各种
本文标题:宜居城市建设2015.11.17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