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1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济南市为例张小平吕学昌【摘要】进入社会转型期,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的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却不能享受到城市给予的最基本的住房保障。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济南市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空间,采取实地踏勘访谈和发放问卷的调研形式,在获取了济南市流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第一手资料的同时建立起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借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综合满意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济南市流动人口综合满意度为中等的结论,藉以希望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敲响警钟,并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关键词】社会转型;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层次分析法;满意度1.引言进入社会转型期,在史无前例的快速城市化背景之下,我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赢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我国城市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困境(贫富差距困境、公平困境、腐败困境、弱势群体困境„„),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和谐现象,最首要的便是快速城市化的“健康”问题带来的“城市二元化”现象。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不能享受到城市给予的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只能拥挤在狭小、阴暗、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暂居于自行搭建的简易窝棚中,甚者是露宿在车站街头和立交桥下,存在着极大的不安全因素和治安隐患。2011年6月广东发生的两起恶性群体性事件:潮州民工与本地居民发生的讨薪事件和广州增城外来民工与本地治安员发生的“骚乱”事件[1],均体现了城市中流动人口聚居地区存在的严重问题。有鉴于此,针对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中流动人口面临的居住问题,本文由点及面,对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展开研究,以期探寻一种解决这一复杂社会问题的新思2路,让流动人口实现市民化[2]。2.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现状调研2.1济南市流动人口概况根据济南市相关部门统计,截至到2012年底,济南市户籍总人口为606.6万,其中,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为349.2万,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为192万,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之比接近1:1.5[3]。而根据社会学者龙东林的理论(当一个城市流动人口达到当地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及以上时,就可称为移民城市),济南已经步入移民城市时代。另外,根据济南市统计局在2004年公布的济南市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居住类型及比重资料显示(见表1),济南市流动人口的居住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4],其中40.6%的比例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村民私宅,26.3%的比例居住在施工工地现场,24.1%的比例居住在企事业单位的集体宿舍以及10%左右的散租散居(在本文研究中,居住在市民亲友家中和其他两种类型统称为散租散居)。表1济南市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居住类型及比重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类型及比重(%)城乡结合部村民私宅施工工地现场企事业单位集体宿舍市民亲友家中其他40.626.324.14.84.2资料来源:济南市统计局2004年公布资料2.2研究范围本次研究的空间地域范围界定为济南市中心城区(见图1~图2),其用地范围主要集中在北部黄河和南部山区之间的适宜建设区域内,向东扩展至历城区,向西扩展至长清区。3图1济南市中心城区市域地理位置图(资料来源: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自绘)图2本次研究的济南市中心城区地域范围(资料来源: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自绘)42.3调研分析2.3.1调研方式选择根据上文可知,济南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类型主要有城乡结合部村民私宅、施工工地现场、企事业单位集体宿舍和散租散居四大类。因此在本次具体调研中,将其分为两类,自下而上的自发聚居和自上而下的集中安置,其中自下而上的自发聚居主要包括城中村(棚户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城中村根据与济南城区位置的关系分为中心城区附近、城市近郊区附近、城市远郊区附近)和散租散居。而自上而下的集中安置型主要包括施工工地现场和企事业单位的集体宿舍。具体来说,本次调研方式主要有两种:1.普遍性的实地踏勘访谈2.典型样本的问卷调查。其中,针对典型样本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收回291份,其中有效问卷256份,有效率85.3%。图3本次研究调研社区分布图(资料来源:自绘)1.普遍性的实地踏勘访谈有:草山岭、姚家庄、七里河、沃家庄、板桥、泺口、土屋庄、王官庄、后龙窝庄、匡山、西沙村、丁庄村共11个社区。5表2具体问卷调研的代表性(典型)社区一览表问卷调研社区一览表社区类别社区名称有效频数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城中村甸柳庄社区(近郊)3112.1%12.1%12.1%丁家庄社区(近郊)3112.1%12.1%24.2%刘智远村社区(远郊)259.8%9.8%34%鞭指巷——旧军门巷一带(城市中心区)3513.7%13.7%47.7%市场主导的企业集体宿舍齐鲁炼化5220.3%20.3%68%施工工地现场贤文社区(贤文庄拆迁安置房)施工现场249.4%9.4%77.4%清雅居公租房项目施工现场259.7%9.7%87.1%散租散居田庄拆迁安置小区166.3%6.3%93.4%大明湖南侧明湖小区176.6%6.6%100.0合计(有效问卷256)256100.0%100.0%资料来源:自绘2.3.2调研对象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1)性别由于工地上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因此问卷的年龄比例男性多于女性,不过也可以看出其他调研区域男女比例大致均衡,男性占61.4%,女性占38.6%。(2)年龄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济南市流动人口的年龄集中在20~30周岁之间,大致占到样本总数的66%,其次为30~40周岁年龄段,占到样本比例的13%,最少的为50~60周岁年龄段。占样本比例的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济南市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征。6图4调研受访流动人口年龄比例图5调研受访流动人口性别比例(资料来源:自绘)(资料来源:自绘)(3)受教育程度分析通过对调研样本的分析不难发现,济南市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分布相对均衡,主要集中在初中(施工工地)、高中、大专和本科,并且大专以上学历和高中以下学历分别占49.2%和50.8%。另外,在具体的调研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员工宿舍和散租散居两种居住空间中的流动人口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居多,学历偏高,而城中村和施工工地两种居住空间的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其相应的就业层次也较低(见图3、图4)。因此在具体的规划策略中应当具体考虑不同类型流动人口的居住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图6调研受访流动人口文化程度分析(资料来源:自绘)(4)职业构成分析在本次调研当中,具有较高比例的职业有销售、个体、建筑工人三类,其比例分别占样本比例的13.28%、14.06%和12.50%,其次是会计出纳(收银)、无业和酒店娱乐场所服务生,这三类共占样本比例的16.41%。这从一定程度说明济南流动人口有相当一部分人囿于受教7育水平较低的制约处于低层次就业状态,局限于对技能要求不高的就业领域(见图6)。图7调研受访流动人口职业构成分析(资料来源:自绘)(5)经济状况分析此次受访对象当中,其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和2000——3000元之间,分别占样本比例的29%和26%。另外需要重视的是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样本也占到了20%。说明济南市流动人口的收入普遍偏低,相关政府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见图3.6)。另外,通过对济南流动人口的主要经济压力分析可知,济南流动人口的经济压力主要集中在日常开支和租房两大块,其中42.19%的流动人口经济压力在于日常开支,28.91%的流动人口经济压力在于租房,而对于部分有子女的流动人口来说,其主要的经济压力则为子女教育,这一部分人群占到样本比例的15.63%(见图3.7)。图8调研受访流动人口月收入情况图9调研受访流动人口主要经济压力分析(资料来源:自绘)(资料来源:自绘)83.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流动人口居住现状满意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学科领域,比如吴维平、王汉生(2002)针对流动人口的居住建筑状况,建立了包括人均使用面积、住房质量指数和住房满意度三类指标构成的评估体系,并通过该体系的实际应用具体分析了北京、上海两地的流动人口对住房的满意度[5];雷敏(2007)则通过将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居住状况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包含居住建筑与社区环境的双重指标评估体系[6]等。而真正立足于城市规划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比较少,主要以吴晓老师的研究最具有学科特色,其研究成果也最为全面。吴晓(2010)在自己的研究中从单元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展开评估,系统全面的建构起针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单元加社区的双重指标体系,并分别从质和量两个层面进行考评[7],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图10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资料来源:吴晓.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的微观探析:以南京市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07自绘)本文通过借鉴以上相关学者的研究实践,植根于济南本土优势,制定出符合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生活特点和行为活动特点的,具有人本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大程度地概括和描述了不同类型流动人口居住空间特点的主要内容。9具体来说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三个层级:其中一级指标是影响流动人口对居住空间的满意度的核心变量,三级指标(指标层)是影响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的很多彼此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因素,共计39项,二级指标则是根据三级指标通过分析提取出来的关键因子。它们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综合确定。表3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总体目标一级指标(目标层)二级指标(准则层)三级指标(指标层)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住房质量指数建筑形态住房层数房屋建筑结构类型房屋建设年代房屋建筑主体质量(墙体是否有裂缝和松动、外粉刷是否脱落和屋面是否渗漏、楼地面铺装材料、门窗、楼梯坚固程度)住房获取方式空间布局房间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空气质量住房面积人均使用面积房间数量房间布局能源供给有无洗澡设施主要炊事燃料房间供水方式房间采暖方式环境卫生社区内部绿化种植垃圾处理袋装化(环卫设施)社区内部采光通风社区内部道路排水路面质量10社区环境舒适度道路交通路面宽度停车位占路情况社区内部道路交通完善程度与社区外部交通的联系性公共服务设施医疗保健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娱乐休闲设施市政配套设施社区给水方式社区供电设备社区采暖方式社区燃气供应状况社区电信设备安装社会交往活动形式参与程度交往场所治安防灾社区治安管理机构配备消防疏散能力社区制度建设资料来源:自绘4.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模型及权重计算在对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进行评估时,首先需要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系数[8]。一般来说,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前者包括专家评分法(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等,后者包括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本文在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时,通过进行两两比较分析,最终以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114.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济南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4.1.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流程层次分析法(AHP),主要通过对相邻指标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进而综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9]。其确定过程如下:第一步,建立判断矩阵将制定的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发给该领域的相关专家,由专家对指标体系每一层中相关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并给出用数值表示的判断结果,写成判断矩阵的形式。下面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P层中某指标PR与下一层(Q层)中的指标Q1,Q2,„,Qn有联系,建立判断矩阵如表4所示
本文标题:大城市流动人口居住空间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3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