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测量任务书1.1.1项目概况整治河段上起兴隆枢纽船闸引航道出口、下至汉川水位站,长189.7km。整治河段共有23个滩段,自上而下分别为满天星、聂家场、代河口、黄家场、狗头湾、官吉口、汪家拐、甘子湾、徐鸳口、胡家榨、彭市河、丰口头、麻洋潭、谭湾河、仙桃、棉花州、沉湖、脉旺咀、桃花州、分水咀、回龙寺、马口、汉川滩段。1.1.2观测目的汉江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截至2014年9月,整治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并通过了交工验收。为总结和分析汉江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后河道地形、水文变化情况,完成对工程实施后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比较、模型试验成果对比分析、整治建筑物稳定性分析、总体评价整治效果、总结经验,从而进一步提高整治效果。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汉江兴隆至汉川段航道整治工程效果观测工作,并依据观测结果做效果分析。2测量内容及测量范围3.5.4地形测量全河段地形测量测量范围:兴隆至汉川段189.7km河段全程地形测量,宽度范围为河道两岸大堤至大堤之间(实际测量范围为两岸固定岸坎后100m,其它部分采用套绘)。测图比例:1:5000;其中水下疏浚工程及填槽工程(包括徐W1、麻W1、麻W2、麻W3、棉TC1、桃W1、回TC1、马TC1)各疏浚、填槽范围上下游各外延100m、左右各外延50m范围范围水下测图比例为1:2000。测量测次:测量1次,于工程交工后一个水文年内进行;观测时机:应在枯水期测量(仙桃站流量500m3/s左右),测时汉川站水位应不高于17.29m(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仙桃至汉川河段水下地形测量测量范围:仙桃水文站至汉川水位站74km水下地形测量,宽度范围为测时水边线至水边线之间水域范围。测图比例:1:5000;测量测次:测量1次,于工程交工后一个水文年内进行;测量时机:长江水位顶托至仙桃1-2个月后测量,测时仙桃站流量500m3/s左右,汉川站水位应不低于18.59m。(1)测图方法陆上地形测量可采用全站仪、RTK等测图方法。单基准站RTK测图时,流动站与基准站的距离不应大于5km;网络RTK测量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间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覆盖的有效服务范围内。外业数据采集可采用编码法、草图法或内外业一体化采集法等。水下地形测量采用RTK-GPS配合回声测深仪直接施测,浅水区,水草处可采用陆域地形测点方式,采用杆测或直接施测。(2)陆上地形测量陆上地形测量应遵循“看不清不测绘”的原则;地形点密度分布以能真实反映地物形状和地貌形态特征为原则,在地形起伏处应适当加密测点。岸上地形等高线均应在野外测绘时根据实地情况勾绘。沟、河支口、坎坡、道路、水边、护坡地段、崩坎地段、抽水闸站、岸标、等地物较复杂的部位加密测点,沿线临河、跨河建筑物、水文(站)、等应作详细标注、测绘。序号项目单位中枯水工程量洪水期工程量备注一地形测量11:5000陆域地形测量km252.8按枯水测图陆上面积的40%计算。二水文观测1比降测量点74282次×瞬时水面线9个观测点/次+3次×5个典型滩段×2个/滩段+3次×9个测流断面比降×2点/断面2流量测量个1893测次×9个断面3流速测量垂线90453测次×9个断面×5/每断面41:2000陆上断面测量km74373次×37km/次51:2000水域地形测量km48.624.33次×24.3km/次67三1234四3.3技术规范本效果观测项目技术规范执行国家现行的测量规范、标准、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但不限于):(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2)《内河航运工程水文规范》(JTS145-1-2011);(3)《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2003);(4)《水运工程测量质量检验标准》(JTS258-2008);(5)《水道观测规范》(SL257-2000);(6)《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8)《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13989―2012);(10)《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要素及分类与代码》(GB/T15660-1995);(11)《水位观测标准》(GB/T50138-201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13)《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GB/T17424-2009);(14)《全球定位系统(GPS)检定规程》(CH8016-95);(15)《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6818-2008);(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08)。3.4技术指标和规格(1)测量系统采用标准平面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3°分带38带)。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2)成图规格测区地形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分幅(0.5m*0.5m)。陆域和水下地形采用同一基本等高距(1m)。内业成图采用南方CASS软件格式制作数字化测图,文件格式宜采用*.dwg。(3)水文观测(断面观测、比降,表面流速流向)水文断面应标定起止位置和方位,有条件的地区宜埋设断面桩。当前后桩设在同一岸时,两桩间距不应小于作用距离的1/12。1)横断面图绘制前,应将水域和陆域观测成果换算成统一的起点距,测量时水、陆部分应有1~2点重合,并应归算至同一高程基准。对以研究冲淤变化为观测目的的断面图,绘制比例尺应与历年一致,同一断面的各测次应用不同线划或不同颜色绘在同一断面图上。2)滩段比降桩滩上滩下分别设置,平面位置点位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5mm,比降高程精度按五等水准控制。3)滩段表面流速流向观测,应在无风或微风的情况下进行,浮标没入水下的部分要大于2/3,测量船紧密跟踪浮标,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m。(4)变形监测(整治建筑物稳定性观测)本次项目建筑物稳定性观测采用四等,宜建立变形监测网进行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
本文标题:82测量任务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3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