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电是什么知识讲解沪科版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电是什么责编:武霞【学习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原子的结构;2、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3、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4、知道导体绝缘体的概念,了解常见的导体绝缘体,知道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要点梳理】要点一、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电荷: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A、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B、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要点二、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要点三、原子结构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典型例题】类型一、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1.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___________,乙带___________,丁带___________。【思路点拨】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答案】正电;负电;负电【解析】因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发生如上所述的相互作用,且丙带正电,丙吸引丁,故丁带负电;甲排斥丙,故甲带正电;甲吸引乙,故乙带负电。【总结升华】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来判断物体带电的种类。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有四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a、b、c、d,已知d带正电荷,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带正电,b带负电,c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带正电C.a带正电,b带正电,c带负电D.a、b、c均带正电【答案】D【变式2】(2015•厦门中考)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答案】D类型二、摩擦起电2.(2015•兴化市一模)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摩擦产生了电荷,使甲乙带电【答案】D【解析】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乙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A、B、将它们相互摩擦乙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甲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故A、B均正确;C、分开后再让甲乙相互接触,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甲乙会相互吸引,故C正确;D、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不是产生了电荷,故D错误。【总结升华】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物质不同,夺失电子的本领不同,摩擦后带的电荷不同。还考查了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举一反三:【变式】摩擦起电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根据所学的知识做出你的猜想。【答案】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电中性。但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获得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3.如图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现象及原因是()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排斥水流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磁性吸引水流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排斥水流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吸引水流【答案】D【解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带了电,水流是轻小物体,故被带电的梳子吸引。【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物体的性质: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4.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思路点拨】(1)一般情况下,原子内部原子核上带的正电荷和电子带的负电荷是相等的,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称为中性;(2)物体带正电,就说明多余正电荷,物体带负电,就说明多余负电荷;带电体接触时,发生转移的是只有电子,也就是负电荷。【答案】C【解析】质子和原子不会发生转移,发生转移的只有电子,或者酸碱盐水溶液中发生转移的是阴阳离子。甲带的是正电,所以甲是缺少电子的,因此在和不带电的乙相互接触的时候,乙的电子会转移给甲,从而乙也缺少了电子,带上了正电。【总结升华】注意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重要微粒,它是不会转移的,对于固体物质转移的电荷都是带负电的电子,只有酸碱盐的水溶液中带正电的阳离子才会发生转移。
本文标题:电是什么知识讲解沪科版初中物理初三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47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