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第六组文化精神含义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器物,制度,习惯,思想,意识等层面。文化精神是指,知道民族延续发展,不断进步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性质:伟大卓越的精神。表现形式: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推崇,成为人们生活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推动社会发展,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我国文化基本精神包括(中华民族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西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天人合一•含义:天人合一,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1用人事附会天命,把人的行为归于天道流行,以获得外在的理论框架。{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邦斩白蛇”2人又往往把主体的伦常和情感注于天道,并将其人格化,使其成为主体意识的对象化,和外在体现,“天成了理性和道德的化身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为目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天人之间,人为主导,人为目的天人合一思想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或是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充分地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天人合一的要求天人合一要求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的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演化过程先秦时期——巫曦,占卜,祭祀儒家:孔孟道家:老庄西汉初年——董仲舒“天人感应”宋明年间——张载,程朱理学现代社会——和谐理念先秦•起源:商朝占卜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由于殷人心目中的神的道德属性并不明显,所以殷人与神之间基本上采取了一种无所作为、盲目屈从于神的形式。•萌芽:西周——天为人格神,神人相通。西周继承了商代的思想,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但有了新的发展。西周时期的天命观明显地赋予神(即周人的“天”)以“敬德保民”的道德属性:“天”之好恶与人之好恶一致,“天命”与“人事”息息相通。“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道德规范是有人格意志的“天”为“保民”而赐予人间的。人服从天命,是一种道德行为,天就会赏赐人,否则,天就会降罚于人。这就说明,“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西周的天命观中已有了比较明显的萌芽。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更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确表达。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从开始起,就与道德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祭台祭天画面祈求风调雨顺与天交流的巫曦巫曦——人格神,神人相通祭祀歌舞神人相通的楚文化•诗歌•祭祀礼器屈原的作品《湘君》《湘夫人》《东皇太一》《礼魂》《大司命》《少司命》收集楚地民间故事,以民间祭祀歌的形式写成的祭祀歌。人——神——自然透露着楚地文化的古典文化——牛虎铜案位于长江源头的藏族祭天形式彝族的毕摩•毕摩:祭祀的巫师,人与鬼神沟通的媒介,是神判的代言人。•职责:招魂,禳鬼,驱灾,安灵,占卜,合婚,择日,裁判纠纷。•来源:土司阶级世家继承,都为男性毕摩用的法器马尾服彝文经书签筒,法伞,法帽春秋战国•儒道两家的不同思想:•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所讲的“天”则是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儒家孔子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孔子很少谈天道,但还是认为唯天为大。“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道德文章皆天之所予我者,我受命于天,任何大难都无可奈何于我。在这里,“天”是道德权威性的最终根据。孔子的“天”似乎仍然保留了有意志的人格神的意义,孔子这些言论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然还有西周人神关系的遗迹。但孔子所讲的道德的核心是“仁”,他在讲“仁”的根源时,却很少把“仁”的根源归之于人格神意义的“天”。相反,他所强调的是,孝悌之类的自然感情是“为仁之本”。他认为“仁”出自人天生的“直”,亦即一种自然的本性。也就是说,孔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已由“远”及“近”,这就为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开辟了道路。孟子•孟子的“天”极少有人格神的含义,它有时指人力所无可奈何的命运,但主要是指道德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人性在于人心,故尽心则能知性,而人性乃“天之所与我者”,所以天人是合一的。“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四者,人皆有之,他把它们称为“四端”,人心有四端,所以人性本善。人之善性既“天之所与我者”,是天给的,又是“我固有之”者,是我本身固有的,所以天与人合一。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战国老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老子老庄思想中的天,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则,是自己如此,以自己为法,别无遵循,不受制于任何他物。“天人合一”思想在老子这里表现为与“道”为一,与道为一则“无为”,“无为”即听任万物之自然。人能顺乎“道”,顺乎自然之常就是“无为”,而“无为”就能做到“无不为”。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更多地讲人的精神境界。他在《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就是他所明确界定的一种“天人合一”境界。这里的“天”就是指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都已经不存在。他的“蝴蝶梦”就是其“天人合一”境界的最典型、最生动的表现。庄子的“天人合一”境界比起老子的“复归于婴儿”的境界来,更多地具有审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审美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战国社会社会想象:国土分裂,战火四起生产力的突飞猛进:铁器的使用——自然被进一步征服,环境破坏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儒道两家的不同思想根源}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则在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浓厚氛围下,把孟子的“义理之天”的“义理”向宗教神学的方向推进,认为天有意志、有主宰人间吉凶赏罚的属性。“人之(为)人本于天。”所以人的一切言行都应当遵循“天”意,凡有不合天意而异常者,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不过董仲舒的“天”,也不是基督教的“上帝”。“天、地、阴、阳、木、水、土、金、火、九,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也。”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天”字,即“人本于天”之“天”,是包含“天、地、阴、阳、木、水、土、金、火和人”等“十者”在内的自然万物之全体,人就是本于这个全体。董仲舒认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所以这种以人为副本之“天”,不过是具有人的意志的自然全体。基于天人相副,董仲舒认为,天与人交相感应,所以人的道德或不道德都会从天那里得到赏或罚。从天人相副说出发,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三等,“圣人之性”与“斗筲之性”没有办法改变,唯“中民之性”可以教化而为善。董仲舒的这种人性论与孔子所谓“上智与下愚不移”非常接近,而与孟子所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则相去甚远。董仲舒还以天人相副为根据,提出“三纲”之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这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与臣、父与子、夫与妻就完全成了一种极不平等的主从关系。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明显地给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打上了人天生不平等的烙印,把孔孟的伦理道德思想变成了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学说。宋代道学的“天人合一”说都是接着孟子之学讲起的,但对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了重大发展:一是把孔孟的“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简单朴素的论断,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学说。二是把孔孟的差等之爱的观点,向着博爱思想的方向推进。宋*张载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程朱理学程颢第一个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这就是说,人之至善的本性“仁”源于“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一体”。“医学言手足痿痺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如手足不仁,气己不贯,皆不属己。故博施济众,乃圣人之功用。”这段话非常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仁”与“万物一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凡保有“仁”之天性者,皆能与天地万物密切相干而为一体,故能爱人爱物,如同爱己。“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程颢关于“仁”源于“万物一体”之说,显然是对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张载所谓“天地之塞,吾其体”的更具体而生动的申述和发挥。他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命题足以代表宋明道学关于“仁”的本体论根源的观点。与程颢不同的是,程颐认为(朱熹也是如此),万物的本根为“理”,而理在事先,人禀受形而上的理以为性,所以理与人相通。这样,“天人合一”思想就具体地表现为“与理为一”。今天将从以往的阶级之爱发展为对万物的博爱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养生之道天人合一对现代的启示•环境污染•生态危机
本文标题:天人合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26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