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讲稿1-10章101111
1课程名称: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授课教师:郭大水博士,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指定教材:郝大海著,《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参考教材:•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风笑天主编《社会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美)艾尔.巴比著,球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第一章导论主要讲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调查,它有哪些重要特点?第二,社会调查有哪些种类,它的知识结构是什么?第三,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它包括哪些环节,本课程主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第一章第一节调查研究概述一、社会调查的询问特点•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测量,它吸收了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成就,形成了以理论指导、标准化测量、概率抽样和精细统计分析为特征的科学研究体系。•社会调查区别于自然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是研究对象的可询问性。因此,社会调查研究所采取的研究路线可概括为:询问——建构——反馈(自然科学的研究路线:观察——假设——检验)。二、社会调查的真实性问题•社会现象研究结果真实性的两个疑问:有意识的“人”与有价值取向的研究者。•《自杀论》对第一个疑问的回答•调查程序与技术对第二个疑问的控制抽样方法的发展;多元统计分析的进步•社会调查对真实性的方法论解释“逼真论”与“误差控制”三、社会调查的信度与效度•信度与效度的概念•社会调查方法的信度•社会调查方法的效度•如何理解社会调查方法的局限性标准化问卷——缺乏弹性;调查时间短——生活情景缺失;访问互动性——态度意见的失真2第一章第二节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一、按照空间构成因素的分类三大因素调查类型研究对象——全部(普查)、部分(抽样调查)、个别(个案)研究工具——问卷调查收集方式——访问、观察、文献、实验二、按照时间维度的分类单一时点——横剖调查多重时点——纵贯调查(趋势、追踪、同期群)三、按照应用领域的分类民意调查、市场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家计调查、学术性调查第一章第三节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一、调查设计阶段•前期研究:查文献、访专家、实地勘察,明确目标和澄清概念。•前期设计:抽样方案设计、问卷设计、资料收集与统计方式设计。二、调查执行阶段•实地抽样:访员训练、抽样单位联系、具体抽样与检查。•资料收集:招募与访问员培训、“进门”公关、调查过程督察与结果复查。•信息处理:问卷数据编码、录入、数据库检定、统计。•撰写报告:方法说明、主要发现、意义讨论。第一章要点总结:1、如何从特点和分类来认识社会调查研究(第一节和第二节)•社会调查的科学性:信度与效度•社会调查的分类标准与划分出的种类2、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第三节),有哪些专门技术以及相互连接的一般过程五大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抽样方法、问卷编制、资料收集、统计分析与调查报告。3、本教材及课程学习的内容•侧重于“抽样问卷调查”内容•统计分析的内容将另外以专门课程讲授第二章基本抽样方法本章讲解随机抽样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而下一章研究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第一,随机抽样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单一阶段抽样的四个抽样方法;第三,多阶段抽样的两个抽样方法;第四,决定样本规模的问题。第二章第一节调查总体与抽样框(等四个基本术语)随机抽样:调查总体中所有元素(个人、群体、组织、区域)有相等的被选中进行访问的机会。(随机不是“随意”或“随便”)3总体:一般称为“研究总体”,是指具有研究者所考察特征的全体(全部元素的集合体)。调查总体:也称为“目标总体”,是指排除了研究总体中的一些特例后全部有可能被抽取到的元素的集合体。抽样框:调查总体中所有元素无遗漏和不重复的清单(名单排列)。它是对调查总体的“操作化”,即,没有抽样框实际抽样就无法进行。第二章第二节单一阶段抽样的四个抽样方法单一阶段抽样:一次直接从抽样框中抽出样本。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概率抽样的最基本形式,其他随机抽样方法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包括两种:抽签法和随机数法。(一)抽签法:常见的摇奖中的“抓阄”方法,用于总体数目不大时。(二)随机数法:总体数目大并且各元素已经有不重复的编号时,常用的是“随机数表法”(见教材附录)。具体操作有以下四步:第一,以总体规模决定选用几列随机数;第二,随机决定开始的数字(起点:哪列与哪行);第三,确定选择的顺序(如何换行列);第四,开始抽样,重复的跳过,直到抽取出规定的样本数量。课上练习:从一个900人的总体中,用随机数表法抽取一个100人的样本。用教材附录的随机数表(第232页)。二、系统抽样对于事前没有固定编号的,或者对于“流动性”的调查总体,常用系统抽样(也称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其效果与简单随机抽样相近,但操作容易很多。系统抽样的操作为三大步骤:第一,检查总体规模以及元素出现或者排列的次序,排除可能的循环或“丢失”(如漏掉一个商场出入门)的情况;第二,决定间隔K=N/n,即调查总体的规模除以规定的样本量;亦即是抽样比例的倒数,如f=1/100时,K=100。第三,随机决定首个样本的位置,即在第一个间隔段中随机抽取出第一个调查对象i;然后按照确定的间隔K,抽取出第二个(i+K),第三个(i+2K),直到最后一个样本分子,即i+(n-1)K。课上练习:在由16座学生宿舍楼750间宿舍的总体中,抽取75个宿舍为样本,进行如宿舍环境卫生调查。分别用系统抽样和随机数表的方法抽样。(比较两者的区别,体会建立抽样框的不同方式:事先(抽样之前)就必须有;事中(抽样进行之中)边抽样边建立的)三、分层抽样当能够事先建立抽样框,并且调查目标不仅仅是推论总体参数,而且包括其中分群体之间的情况比较时,经常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例如,在某大学进行抽样调查时不仅要了解“教师”这个总体的收入情况,还要比4较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收入。这时,我们首先按照“职称”划分出四个“层”并建立各层的抽样框,然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各层抽样框中抽取一定的(等比例或者不等比例的)子样本。(一)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等比例或者不等比例的)方法•等比例的抽样方法:完全按照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抽取子样本,即,N1/N=n1/N1。其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完全一致。•不等比例的抽样方法:当有的层规模在总体中的比例太小或太大时,通过调整各层的子样本的抽样比例之后,进行的抽样。其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不一致,在推论总体参数值时需进行加权处理。例如,在某高校全部2000名教师中抽取400人的样本调查收入情况。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合计各层的人数6607005001402000人各层的比例3335257100.0%等比例的子样本数量400*33%=132400*35%=140400*25%=100400*7%=28400人100.0%调整后的子样本比例25252525100%调整后的子样本数量400*25%=100400*25%=100400*25%=100400*25%=100400人例:收入的样本值6000元5000元4000元3000元可知各层均差1千元推论总体时的加权值33/2535/2525/257/25---推论总体参数值的计算(6000*33/25+5000*35/25+4000*1+3000*7/25)/4=4940元,即该校教师的月平均收入为4940元。(二)层的划分涉及两个主要问题:如何选择分层的标志变量?划分出多少层为宜?•选择分层的标志变量:应选择与调查目标相关最强的变量,作为划分层的标志变量。例如,当在上例中的调查目标是“体育活动时间”时,我们就选择“年龄”这个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志。因为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与人的年龄相关强的。•划分出多少层为宜:当与调查目标相关最强的变量不止一个并且之间相互独立时,可选择两个变量将它们交互分类作为划分层的标志。一般而言,划分的层数以不超过10个为宜。例如,当认为与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与人的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这两者都高度相关的,并且年龄和健康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时,可把年龄分为老中青与健康的好中差相互交叉,最后划出9层。(第二章第二节)四、整群抽样(一)群的性质“群”是包括两个以上次级单位集合性团体,是与“层”相对应的抽样单位。从群的内部上看,次级单位之间是不同的即异质性的;从构成总体的群之间的关系上看,各群之间是相似性的即同质性的。这与“层”的性质完全相反,即“层”的内部是同质性的,各层之间是异质性的。图示为两个表格。5群南开区和平区河西区穷人□□□富人○○○工人☆☆☆公务员△△△层教授讲师助教□○☆□○☆□○☆(二)规模不等的群:如果大多数自然群相差不大,可调整成“人工群”进行次级单位抽样。否则,一般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第二章第二节小结因为单一阶段抽样是全部抽样方法的基础,我们需要认真总结一下,为进入多阶段抽样打好基础。我们从三个方面小结: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1、抽样单位特点个段层群2、组建抽样框方式事先可事中事先事先3、抽样效率比较中等中等高低第二章第三节多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方法是针对事先和事中都难以建立总体抽样框的情况,以“群”为基础多阶段组建抽样框的抽样方法。例如我们计划在某大城市进行一次千分之一居民的调查,在实际上难以得到全体居民的清单。这时需要采用多阶段抽样,依次建立各区、街、社区居委会、居民户的抽样框并逐阶段抽样。随机多阶段抽样主要有三个方法:等群多阶抽样、按群规模分层抽样和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一)等群多阶段抽样方法当各阶段的首要(初级)抽样单位(PrimarySumplingUnit,PUS)的规模可以设定为“差异可忽略不计”亦即可认为规模相等时,可采用等群多阶抽样方法。其特点是,各阶段抽样比例之乘积为总的抽样比例。这造成了可以设计出多种各阶段抽样比例的抽样方案。这些方案的特点是,靠前的PUS抽样比例越大,6样本的精度越高,但实际调查难度越大。例如,下面这3个抽样方案都可得到总体的千分之一居民调查样本,我们选择哪个呢?依据是什么呢?显然,要求精度高时选择方案1,而要求尽可能降低调查实施难度时,选择方案3。抽样方案区街道居委会居民11/11/101/101/1021/21/101/51/1031/51/101/21/10二、按群规模分层抽样方法(教材中的一、第二自然段始)当群之间规模不等并且差异不能设定为忽略不计时,有两种抽样方法,即本小题所讲的按群规模分层抽样和下一个小题所讲的PPS。按群规模分层抽样方法,是依据分层抽样原理,通过按照群规模分层将总体划分为若干“规模层”分总体,如大群层、中等群层、小群层。这时,我们就可设定:分总体内的群之间规模差异可忽略不计。可见,这时我们就可采用上一个小题中讲过的方法了,即用“等群多阶段抽样方法”逐一对每个分总体进行抽样,最后形成调查样本。课上练习:采用按群规模分层抽样方法,设计一个全国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万分之一调查样本。三、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为尽可能保证随机原则,即群规模越大其被抽中入样的机会也越大,亦即尽可能较少“差异忽略设定”所导致的抽样误差,对于群规模不等的抽样可采用PPS方法。其原理是将抽样单位设定为无差异的最小元素,并且使用最基本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以教材第33-34页题目和表2-3为例(设某高校10个院组成总体,要求用PPS方法抽取3个院再从中各抽取50名学生最后构成一个150人的样本),具体步骤为:(1)将各学院按照学生人数列表,形成代码区间;(2)用随机数表方法抽取3个代码;(3)在代码区间中找到这个抽中代码所对应的学院,本例中对应的学院是4、7、10(这时第一阶段的抽样完成了);(4)重复以上3步骤,分别对抽中的学院进行第二阶段如系的抽选;(5)同样,分别对抽中的系进行第三阶段如班的抽选;(6)最后在抽中的班中抽选出规定数量的学生。第二章第四节抽样误差与样本规模前三节我们学习了如何进行随机抽样,应该说我们可以在各种情况下按照要求进行抽样设计了。然而,大家可能会问:要抽取多少人或单位组
本文标题: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讲稿1-10章101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15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