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 城市规划原理__第1章
城市规划原理胡晓海■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城市规划设计课教学之前的原理性课程。主要内容有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构成要素与用地规划等几部分组成。■考核方式:考试采用闭卷方式,成绩按80%计,平时成绩按20%计,合计为最终成绩。■教材:《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城市规划与堪舆学、风水如何学好城市规划•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加实践•注意知识积累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第二节、城市的发展第三节、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原始居住形式■巢居:旧石器时期■穴居:新石器时期——竖穴、袋穴■地面建筑漫长的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一、居民点的形成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使用的植物予以集中种植,出现了农业;从狩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居民点的产生过程: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定居的生活方式------出现原始居民点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历史研究表明,伴随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人们的生活和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多是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于向阳的河岸台上。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原始居民点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侵袭,往往在原始的居民点的外围挖筑壕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城墙及围栏。这些沟、墙等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原始居民点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5000年以前,尼罗河、印度恒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黄河流域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二、城市的形成当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就出现了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成为了城市,以农业为主的聚集地就成为农村。城市的产生过程: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有了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瓦解------进入奴隶社会------出现有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出现城市。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出现在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三、城市的定义1、古代城市:从我国文字字义来看,“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易场所。所以仅有防御作用的墙墙并不是城市,仅是集市也不能称为城市。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和防御职能的居民点。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2、现代城市的含义,不同学科有种不同的认识,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和职能三方面的意义。城市规划术语中指出: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四、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1、城乡结构“二元化”。“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2、城乡收入拉大。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最大障碍。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资源流向单向化不均衡现象严重。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农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公共设施的差距依然很大。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五、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1、统筹城乡经济资源2、统筹城乡政治资源3、统筹城乡社会资源运用市场和非市场,积极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人力资源、金融资源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根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公元前4000-3000年左右。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只有近300年的历史。在农业社会历史中,尽管出现过规模相当可观的城市(如我国的唐长安城和西方的古罗马城的人口都达到了100万左右),并在城市和建筑方面留下了十分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但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全社会的绝大部分人必须从事农业生产。这种对于农业的依赖性决定了农业社会的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是极其有限的。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古代的城市1、城市与防御要求第二节、城市的发展巴比伦城理想城市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第二节、城市的发展曹魏邺城第二节、城市的发展埃及卡洪城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第二节、城市的发展棋盘式的街道宽畅笔直。长安城内的街道均作南北、东西向排列,相互垂直,笔直端正,宽畅豁达。南北纵列的大街11条,东西横列的大街14条,由这些大街把外郭城切成108个长方形的坊和东西二市,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唐长安城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第二节、城市的发展•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经济是一些城市发展的动因。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二、近代的城市主要受18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影响。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2、城市布局的变化3、城市与环境4、科学技术发展对城市的影响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三、现代的城市1、城市化(发展中国家)2、郊区化(发达国家)3、城市群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有社会学的、人口学的、经济学的不同概念。■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第三节、城市化■人口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因此,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他们把城市化看成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第三节、城市化上述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不是相互抵触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第三节、城市化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由于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难度也很大。通常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两种。单一指标度量法即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第三节、城市化人口统计学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计算公式为:PU=U/P式中:PU-城市化水平;U-城镇人口;P-总人口。第三节、城市化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城市化作为世界性现象,其过程有着一般性的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1979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将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发展较慢的起步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速城市化以后城市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稳定阶段。第三节、城市化起步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加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60%之间)稳定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以上)第三节、城市化四、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受着农业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等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第三节、城市化五、中国的城市化特点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而迅速展开的。经过50年艰难曲折的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有着如下主要特点。第一,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不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第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既有激增又有骤减,波动十分明显,并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密切联系。第三节、城市化
本文标题:城市规划原理__第1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