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601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熟练整理研究传世及出土历史文献实际能力,能从事教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掌握历史文献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能在科学研究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查阅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计算机。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历史文献学2、古籍整理与传统文化研究3、中原文献与中原文化研究三、学习年限三年,要求至少修满35~39学分。每年学习时间一般为九个月,假期与大学本科生相同。课程学习时间一般占全部学习时间的二分之一左右,科学研究工作(含撰写学位论文)时间一般不少于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程)、选修课和教学实践。其中必修课(学位课程)包括公共课、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学科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用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一)必修课(学位课程)1、公共课(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每周1学时,第一学期开。(2)《英语》:216学时,5学分,每周6学时,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开。(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每周2学时,第一学期开。2、学科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至少修6学分。(具体课程见下表)3、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至少修6学分。(具体课程见下表)(二)选修课至少选修12学分。(具体课程见下表)(三)教学实践本专业研究生主要在本学院和高级中学进行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或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理论性课程教学中从事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有关主讲教师以及中学高级教师负责指导,最后由指导教师做出考核评价。教学实践2学分。五、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本专业研究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社会调查和文献调查为主,以社会关注的问题以及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问题为调查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和学术报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国内相关学术会议,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读研期间须在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学术研究论文。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实绩,逐年记入学籍档案。研究生必须完成规定任务,方可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七、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要用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不计学分。论文的选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题工作要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并在期末向导师组做开题报告。经导师组共同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切实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展论文写作工作。对于不合格者,须重新开题,最迟在第四学期开学后的前两个月内完成。研究生须获得35学分之后方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以及答辩。学位课程要求各科成绩均在75分以上,外语在全省通考时达到或超过75分。学位课程中经补考及格达二门次及其以上者,不能授予硕士学位。凡入学前非历史专业和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须补修大学本科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两门课程。补修课程不作为学位课程,但要进行成绩考核。八、培养方式与方法1、培养方式: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每位导师至少要为研究生开出本专业两门课程:一门必修课程,一门选修课程。每位导师必须在牵头导师的组织下,开列研究生必读书目,所列书目必须是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权威著作。要使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前沿问题,为以后的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撰写准备条件。导师每学期都要检查必读书目的阅读情况。2、培养方法:对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调查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要严格要求研究生,拓宽其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树立治学宗旨,打破学术门户,真正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祖国建设人才。九、考核必修课均安排为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试或考查。考试科目按百分制评定成绩,考查科目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的规定》执行。在研究生入学后第四学期五、六月份要进行中期考核,对其政治思想、课程学习、科研和教学能力等各个培养环节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测评。具体考核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ⅠⅡⅢⅣⅤⅥ必修课︵学位课程︶公共课000001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11000003英语2165660000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2学科基础课110104史学理论与方法5433至少修6学分110101中国历史通论5433110102世界历史通论5433110103中国历史文献学史5433专业主干课110105文字训诂学5433至少修6学分110106版本目录学5433110111校勘学3622110108数字化时代古籍整理的理论与方法3622选修课110114中国学术史5433110113中国史学名著选读3622110107经书习读3622110109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3622110110历史文献学经典文献导读3622至少选修12学分110116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3622110117明代文献研究3622110118乾嘉考据学研究3622110112中原文化概论3622110119宋代文献学研究3622110115中国目录学史3622110120中国典章制度文献研究3622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教学实践2*说明:1、专业必修课须有教学大纲,明确其学习要求和必读书目;2、研究生须获得35学分之后方可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以及答辩;3、凡入学前非历史专业和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者须补修大学本科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两门课程,考核成绩但不计学分。●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11101总课时:54课程名称:文字训诂学学分:3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教学要求:熟悉文字学的基本典籍,掌握文字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训诂学的基本典籍,掌握训诂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教学内容:文字学:一、许慎与《说文解字》,二、《说文解字》以前的字书,三、《说文解字》的版本,四、《说文解字叙》,五、《说文解字》的注本,六、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六书,七、《说文解字》的体例,八、《说文解字》的部首,九、《说文解字》的贡献与不足,十、《说文解字》习读。训诂学:一、绪论,二、训诂的内容,三、训诂的体裁,四、训诂常用术语,五、形训,六、省训,七、义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3、扬雄撰、戴震疏:《方言疏证》,中华书局1998年版。4、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课程编号:11102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课程名称:版本目录学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历史文献学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典文献版本目录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历史文献研究和史学研究打好基础。教学内容:古书版本的源流与类别;古书的版式、标志与装订形式;版本的鉴别与选择;目录的产生与发展;目录的分类;史部目录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年版。2、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版。3、钱基博:《版本通义》,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4、孙毓修:《中国雕版源流考》,商务印书馆1918年版。5、魏隐儒等:《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6、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7、郑鹤声:《中国史部目录学》,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8、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谈》,中华书局1981年版。9、陈秉才等:《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10、袁庆述:《版本目录学研究》,湖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11、周少川:《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课程编号:11103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史总课时:54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学分:3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教学要求:本课程对历史文献的形成发展、整理利用进行研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培养研究生进一步了解和使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历史学研究以及古籍整理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一、文献基本概念:1、文献、历史文献、历史文献学。2、历史文献与中国传统文化。3、时代发展与历史文献。4、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二、历史文献学史:1、先秦两汉: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立时期。2、魏晋南北朝:中国历史文献学的成长时期。3、两宋元明: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繁荣时期。4、清:中国历史文献学的鼎盛时期。5、近现代:中国历史文献学的变革时期。6、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现状与前景。三、历史文献学专题研究:1、目录学。2、传注学。3、校勘学。4、版本学。5、辨伪学。6、辑佚学。7、史源学。8、编纂学。9、藏书史。10、相关学科与相关文献。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2、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3、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年出版。4、王欣夫:《文献学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6、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7、曾贻芬、崔文印:《中国历史文献学》,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课程编号:11104课程名称:史学理论与方法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有关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介入若干重要史学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提升其科研能力。教学内容:一、20世纪中西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比较;二、史学理论及方法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三、史学理论与方法论体系探讨;四、有关史学理论若干重要范畴的讨论;五、当前史学理论主要研究课题及走向分析。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2、姜义华:《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3、(美)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华夏出版社1989年译本。4、(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译本。5、陈启能:《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团结出版社1993年出版。6、侯且岸:《当代中国的“显学”:中国现代史学理论与思想新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7、何兆武:《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编号:11105更多免费资料请访问:豆丁教育百科课程名称:中国学术史总课时:54学分:3开课单位:社会发展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教学要求:系统把握中国学术史的基本脉络,较全面地掌握各个时代的学术特点,较深刻地理解不同学术流派的特征,形成对中国学术发展的通盘把握能力。教学内容:一、诸子学的兴起及影响;二、经学影响下的两汉学术的特点;三、学术多元互动的时代;四、儒佛道三教合流下的隋唐学术;五、以理学为核心的宋元学术;六、心学与明代学术;七、清代学术的发展。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
本文标题: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4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