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01中央银行学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中央银行学内容介绍:第一部分为中央银行制度:主要介绍中央银行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度类型、结构等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为中央银行业务:具体研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支付清算、统计分析、代理国库等业务活动的内容、特点及其与中央银行发挥职能作用的关系。第三部分为货币政策:着重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构成、传导以及政策效果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第四部分为金融监管:金融监督管理的目标、原则、体制,着重阐述中央银行对银行业监管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第二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一、中央银行制度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一)中央银行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第一节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二)中央银行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1.商品经济的发展、银行信用事业的兴起、庞大的银行体系的出现,是中央银行赖以发挥作用的基础。2.多层次银行的存在、多种负债形式的创造及其债务相互之间的转让是经济支付体系的核心。3.货币关系以信用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由于统一民族国家相继形成,中央政权的加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论崛起并发展,为中央银行宏观管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条件。二、中央银行的基本建立(产生及其初期发展阶段)(一)瑞典银行(二)英格兰银行(1694年)享有三项特权:1826年议会决议1833年议会决议1844年通过了《皮尔条例》(三)美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美国第一银行2.第二国民银行的建立(1816~1836年)3.自由银行制度(1837-1863)4.国民银行制度(1863~1913)5.联邦储备制度联邦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1)将全国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区设立一家联邦储备银行,设立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会。(2)强制国民银行以会员银行的身份加入联邦储备系统,符合条件的州银行可以自愿申请成为联邦储备系统的会员银行。(3)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4)联邦储备银行可以对会员银行贴现的各种商业票据进行再贴现,再贴现率可以根据经济状况和金融政策的要求随时调整。三、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和初期发展的特点第二节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一、中央银行的普及与发展二、几个典型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四、中央银行制度的新发展:超越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五、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一、中央银行的普及与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英格兰银行(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在权力方面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央银行制度的特点四、中央银行制度的新发展:超越国家的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它不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不受欧元区各国政府的监督,是惟一有资格在欧元区发行欧元的机构。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欧盟发展简史: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使用欧元的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12国,习惯上这些国家统称为欧元区。欧央行和欧盟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组成“欧洲央行体系”欧元体系——它由欧央行和加入欧元区的几国中央银行组成。欧洲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和执行董事会是欧洲中央银行的两个主要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确定欧元区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利率水平和中央银行体系准备金数量等。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机制:货币政策机制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和管理流动资金的经常便利。五、我国中央银行的演变(一)中央银行的萌芽——户部银行(二)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发展广州国民革命政府的中央银行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三)新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着重体现了中央银行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本文标题:01中央银行学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5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