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
第一章夏商周和秦汉第四讲秦汉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夏商周和秦汉一、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一)农业1、农耕(1)工具:犁壁;耧车(2)技术:二牛抬杠;代田法(轮耕制)(3)农书:《氾胜之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2、水利: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二)手工业1、素纱襌衣2、冶炼:东汉杜诗水排——冶铁工具3、专卖制度:汉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4、制瓷:东汉烧纸成熟的青瓷二、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经济:汉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社会繁荣,国力日盛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2、董仲舒的新儒学:《天人三策》、《春秋繁露》①来源: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②内容: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仁政”,主张限田、薄敛等。——缓和阶级矛盾提出“三纲五常”(三纲:是社会伦理;五常:个人品德)——为人处世标准夏商周和秦汉3、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举措: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事②儒家经典为教科书,设立“五经”博士③兴办太学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太学不但是我国第一个官办最高学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创办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宗旨的高等学府。夏商周和秦汉①扼杀不同学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的发展。②宣扬的纲常伦理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③神学封建色彩浓厚。消极①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积极4、影响:②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③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社会道德教育。夏商周和秦汉儒家学说为何到汉代才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1)春秋战国时期,正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变革中,儒家学说不能适应当时的需要。(2)西汉建立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董仲舒发展了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3)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确立察举选才制度,兴办太学等,使天下文士都学习儒家经典,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夏商周和秦汉儒家学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的社会地位有何变化?(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剧变,百家争鸣。儒家主张仁、仁政,反对苛政,不能适应中央集权、国家统一的潮流。儒学遭到冷遇,未受到重视。(2)秦始皇完成统一,以法家思想治国,采取“焚书坑儒”政策,儒家学派为统治者所不容,遭到沉重打击。(3)汉武帝推行大一统,董仲舒的“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统治的正统思想。(4)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使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同时儒学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夏商周和秦汉1.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2.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1.儒学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学不可能仍然占据社会主流的地位,不可能成为社会价值系统的标杆。2.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夏商周和秦汉
本文标题:第四讲 秦汉时期的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56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