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乡村旅游-路在何方12.19
乡村旅游看我国如何玩转乡村旅游路在何方熊建平目录Contents定义103081518Page价值2发展现状3案例借鉴4定义什么是乡村旅游什么是乡村旅游?目前关于乡村旅游这种旅游方式,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并不统一,有:农村旅游、绿色旅游、乡村旅游、民俗旅游、乡村生态游、农业旅游、农家乐等多种名称。基于对乡村和旅游的理解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内涵:乡村旅游的吸引物是乡村本身。由于乡村内涵多样性、广泛性特点,包括自然、人文、社会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涵盖乡村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业景观、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居住环境、自然景观等各方面。因此乡村内部一切有吸引力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乡村旅游的凭借。4什么是乡村旅游?动机:乡村旅游产生的动机,即旅游动机,是人们求新、求异,追求不同文化体验的一种心理诉求,当都市人厌倦了紧张、枯燥、嘈杂的城市生活,以及被工业气体严重污染的城市环境后,而清新、悠闲、宁静的乡村生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使人内心向往,乡村旅游为此提供良好途径。5什么是乡村旅游?主体:乡村旅游的游客群体以都市人为主,既包括国内旅游者,又包括国际旅游者。乡村与城市生活状态、生产方式、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的差异性构成了对都市人群的吸引。6什么是乡村旅游?综述:乡村旅游是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7价值为什么要发展乡村旅游相关政策乡村旅游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8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5年08月0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2015年《旅游工作报告》提出中国旅游“515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旅游致富工作2015年9月16日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2015年11月6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李金早署名文章《实施旅游扶贫助力全面小康》•“旅游+扶贫”的4569乡村旅游事件一:2015年5月19日,汪洋副总理在湖北恩施集中进行贫困地区调研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时强调,旅游扶贫开发要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切实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要适应自驾游、养生游、休闲游等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促进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10乡村旅游事件二:2015年12月31日,中央1号文件《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三、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15、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11乡村旅游事件三:2016年6月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发展“旅游农业”新型旅游业态,广泛利用我省农业资源、乡村资源、水利资源,以及农业产业化园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水利旅游。面向旅游者推出“观光+采摘+体验农业产业园”,扩大农林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从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发展湖北旅游名村,“十三五”期末,旅游名村,新型旅游社区达到200个以上。12观光体验农业产业园采摘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事件四:2016年7月8日,农业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1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指出,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形态、现代旅游的新型消费业态,为农林牧渔等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增长点。13568910.511024681012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休闲农业接待人数(亿人次)2010-2015年中国休闲农业接待人数规模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手,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社会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就业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经济价值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生态价值乡村旅游综合价值体现14发展现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1984-1997年1998-2006年2007-2014年2015年以后2016年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初期发展期扩张期升级期大时代初期:1984-1997年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初创期,处在摸索阶段,形式单一,以农家乐为主,范围有限,主要是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发展期:1998-2006年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期,形态多样化,出现农家乐、古村落观光、乡村酒店等。扩张期:2007-2014年是中国乡村旅游扩张期,从观光向度假过度,出现民宿、汽车露营、高科技农庄等。升级期:2015年以后,中国乡村旅游进入升级期,乡村旅游进入品质化升级时代,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重要形态。大时代:2016年是中国”大乡村旅游时代“的元年。16据中国社科院舆情调查实验室首席专家、传媒调查中心主任刘志明发布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乡村旅游据国家旅游局最新测算,中国乡村旅游出游总量占全国出游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比例占70%,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农村变成景区、农民变成服务员、农业成为景色。据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分析,2015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22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4400亿元,从业人员790万,带动550万农户受益。游客类型乡村旅游自然风光美食购物休闲历史文化游其他17案例借鉴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示范地湖北省武汉黄陂区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安徽省潜山县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崀芍村全国乡村旅游名村延迟符乡村旅游双峰山上湾村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1安徽省潜山县乡村旅游潜山人家21中国潜山——旅游潜山——潜山美景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潜山县效应: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华美转身。该县已建成4条美丽乡村示范带,覆盖全县乡镇和重要干道沿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中国美丽田园”称号。22一、全县联动,形成合唱。乡村旅游—潜山县明确了“一核两区三带四板块”的乡村旅游格局,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截断河流、不取直道路,保持乡村原有肌理和风貌。1科学规划引领2政策联动支持3强化宣传营销23县财政预算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整合捆绑相关部门的资金3亿。定期发布了乡村旅游产品,线路、节庆活动信息。做到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看点、全年有热点。乡村旅游—潜山县1差异发展24二、特色引领,打造产业。水资源型民俗文化型农家乐带动型景区依托型--马潭白马潭漂流乡村旅游—潜山县25--痘姆乡古陶--天柱山镇乡村旅游—潜山县26--天柱山卧龙生态园乡村旅游—潜山县27特色引领,打造产业。2融合发展3转型发展农旅结合:文旅结合:体旅结合:发展农村观光、农事体验、赏花采摘、生态休闲等各镇、各村、景点、农家乐。开发张恨水等一批历史人文景点打造全球训练基地、天龙关攀岩、天柱山地车运动、天柱山养生功等。由种粮食到种水果、蔬菜、红药材。对农产品加工包装,变成游客青睐的俏销旅游商品。把田地、山林、宅基地等资源流转作为股份入股分红。农民直接到景区、旅游公司、农家乐务工,忙时种庄稼,闲时端盘子。效应: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华美转身。乡村旅游—潜山县28三、探索前行,走出新路一是政府+产业模式。政府投资用于旅游宣传营销、产品开发、品牌创建等。二是公司+科研院所+专业合作市+种养基地+农户等多方合作参与开发模式。天柱山镇天柱福元乡村民宿休闲区通过这种模式发展乡村民宿度假,推动整个村脱贫致富。提供12种产品:家庭乐游、好友集会、民宿度假、养生餐饮、湖滨烧烤、野菜摘采、户外拓展、徒步旅游、登山攀岩、洞房探秘、婚纱摄影、乡村婚礼。三是景区+村委模式。马潭村以资金和土地入股白马潭漂流景区、民居包装,形成村景合一的综合型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区。四是公司+农户模式。查冲农业生态观光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建观光园,种植苗木花卉、果树、蔬菜。五是龙头+农户模式。旅游合作社为龙头,吸引农户以山场,闲置房屋入股。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29天柱山镇天柱福元乡村民宿休闲区乡村旅游—潜山县30查冲农业生态观光园乡村旅游—潜山县2礼泉县袁家村乡村旅游—袁家村礼泉县袁家村自2007起发展乡村旅游,荣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荣誉称号,国家4A级旅游景区。32乡村旅游—袁家村村民是绝对主体传统农家乐→度假村产业是有利支撑致力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干部是核心力量让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位于礼泉县烟霞镇境内,是一处集民俗体验、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33乡村旅游—袁家村全村62户286人,曾是当地最小的行政村,也是出名的穷村,烂杆村。从2007年至今,袁家村的发展已经通过农家乐进入乡村度假、乡村产业化发展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全民参与。从最初的小吃街发展到如今的祠堂街、回民街、酒吧街、艺术街。如今村里原住民年均收入已达20万元左右,即使是不懂经营的村民,也因入股分红而搭上了共同富裕的快车,有些老人讲,现在是在天堂过日子,是在村里吃得健康、生活得开心、能挣钱、能长寿,精神自然好。村民是绝对主体小吃街袁家村农家乐客栈一角34乡村旅游—袁家村让全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袁家村做到了,法宝就是支部是核心,书记是带头人,村干部是服务员,支部书记郭占武讲,当干部就不要想着与民争利,否则就没有威信。袁家村的干部没有一点特权,就是服务队,就是为村民跑腿的,为群众服务的,干活的。在管理上,由袁家村村委会牵头,下面有管理公司和协会,农家乐有农家乐协会,小吃街有小吃街协会,酒吧街有酒吧街协会,这些协会的成员由商户自己推选,为协会义务服务。干部是核心力量回民街民间手艺小吃街35老街酒吧乡村旅游—袁家村从最初的无人动弹到全民皆兵,袁家村的成功在于村民对村干部的绝对信任。如小吃街PK,谁家的味道好就留谁。村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立了专业的农民学校,每周组织大家学习,设“明理堂”,讲道理,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货真价实为袁家村赢得了游客的信任,面粉是用小麦磨出来的,豆腐是用黄豆一步一步的做出来的,前店后厂,让游客看得明白,吃得放心。袁家村还探索出全民股份制作坊街,即优势项目股份化的方式,在这条街上,只要村民参股,不管谁家生意好,都等于自己在赚钱。36乡村旅游—袁家村产业是有力支撑关中民俗游乡村度假农副产品形成产业链37乡村旅游—袁家村38乡村产业如何发展?答案是因地制宜,三产带二产带一产。首先树立品牌,得到市场认可,再根据市场需求倒推产品生产,只要市场有需求,就找最好的产品供给游客,整个产业链就会完整呈现。究竟要发展什么样的产品呢?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无疑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前店后厂,后厂的产业收入与前店的旅游收入共同保证了村民收入的稳定。因为旅游的带动,乡村的许多产业都由最初的作坊变成工厂,最后变成大工厂。“小吃进城”未来的袁家村,正在探索旅游+路径。通过引进系化,高端化、个性化的民俗创意文化产品。补充完善大业态,增强了乡村旅游造血功能,袁家村的远大梦想,就是要做百年袁家村,让老百姓可持续地致富。乡村的味道,家的味道,自然的味道,文化的味道,那是一种难以拒绝的生活方式。3崀笏村乡村旅游—崀笏村崀山镇崀笏村湖南省新宁县崀山镇崀笏村:景区带村,精准扶贫2016年8月,被列入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点。40乡村旅游—崀笏村崀笏村美景41蒋家滩丹霞花海满师傅生态食品基地戴先生酒庄乡村旅游—崀笏村1土地流转助推脱贫2产业发展助推脱贫3景区就业助推脱贫4危房改建和风貌改造助推脱贫5生态保护补偿助推脱贫6爱心助学助推脱贫42431、土地流转助推脱贫。流转土地给大户,合作社发展,观光
本文标题:乡村旅游-路在何方12.1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9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