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坑槽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要求(1)坑槽土方开挖的关键是确定开挖宽度,根据槽深和土质情况,按施工规范或技术规程要求,选取既不会造成坑槽塌方,又减少开挖量的最小需要槽底宽度,经过计算确定坑槽上口开挖边线。(2)当地质条件不佳,地下水位高于槽底且降水不好,以及现场没有适宜的工作空间时,采用坑槽支撑,要按规程进行支撑设计,以保障槽壁稳定。支撑采用的类型、构造根据现场条件,按有关规定、规程执行。(3)槽底高程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或有浅层滞水的槽段。在做一定的排水、降水措施。如果要采用槽底两侧挖排水沟进行排水,其槽底宽度还应适当加宽,不应侵占工作宽度。(4)槽底土基,要保证其强度和稳定,不能超挖,也不能扰动,要有得力的降水措施,如发生超挖或扰动,必须按规程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后,方可进行管道基础施工。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mm)管道结构的外侧宽度管理一侧的工作面宽度(㎜)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D1≤500400300500<D1≤10005004001000<D1≤15006006001500<D1≤3000800800坑槽开挖前先作好施工沿线地下探测工作。现场施工根据场地情况,当开挖坑槽遇到软弱、松散地层及紧靠行车路边、建筑物、大树等,要采用木板或钢板桩支撑,以防塌方。开挖的土方外运方法拟采用边挖边装车运往业主指定的堆土地点,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可不运走的土方存放在预备堆放点临时堆放,留待坑槽回填。(1)开挖的土方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不运走的土方存放在预备堆放点临时堆放,留待坑槽回填,其余侧运往业主所指定的场所处堆放。(2)基坑开挖后要切实做好防水措施,施工期间要及时排除管沟内积水。坑槽底采用单侧加宽0.4m,用木板分隔支护形成边沟排水,且每隔50-60m设一个集水井抽水。(3)开挖坑槽时在管口对接位置扩大坑槽开挖面积,预留管口对接的工作空间,扩大标准位管两侧0.6m,管底部加深0.5m,管口对接完毕,管道对接部位底部回填石屑。(4)坑槽开挖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施工,坑槽清底符合标高后及时通知甲方监理及设计人员进行鉴定、验收。二、浆砌石砌体工程1、材料(1)石料片石在石厂购买后直接用汽车运到施工场地。A砌石体的石料计划就近在石专场采购,现场验收。砌石材质照实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容重应大于25KN/M3,抗压强度应大于100MPA。B石料外形规格石料选用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尽量选用较大的石料砌筑,片石应呈块状,厚度不小于15cm,其中一条边不小于30cm,体积不小于0.01m3。最小重量不应小于25KG。规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10%。料石应棱角分明,各面平整,其长度应大于30CM,最小边厚度应大于20CM,实石外露面应修凿加工,砌面高差应小于5MM。(2)砂砂料就近砂场采购,现场验收。(3)水和水泥采用拌制砂浆用的水泥和水。(4)砂浆砂浆拌制用拌和机拌制,机动翻斗车运到施工现场。①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需要改变胶凝凝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批准。②拌制砂浆,应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为±3%,外加剂为±1%。③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小于2—3MIN,一般不应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④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选定。在运输或储存中发生离析或泌水时,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水泥砂浆的允许间歇时间砌筑是气温(℃)允许间歇时间(min)普遍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硅酸盐水泥20—309012010—201351805—10195—2、项目概况本单位砌体工程主要浆砌石基础、浆砌石边沟等。3、砌体工程说明3.1砌体材料、砌筑方法、施工程序均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及其有关技术要求。3.2所有砌体工程施工必须遵照国家或部门现行的相应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进行。4、施工准备4.1砌体使用材料、人员、设备准备充足,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2施工前及施工过程,必须经过试验、检测,并作检测报告报与监理工程师,材料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能使用。4.3砌筑砂浆做施工配合比。4.4所有砌体基面应平整,表层的腐植土、草皮、树枝、杂物、垃圾等均应清除,并应按设计图示要求进行压实或夯实。在基础准备未得到监理人验收签证之前不得进行垫层或砌体施工。4.5开挖后形成的砌体土基,必须清理表面的松散土,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基础经监理人验收合格后才能砌筑。5、浆砌片石施工5.1工程内容:浆砌石边沟。5.2施工程序:测量放样→选石料及清理→砂浆砌筑、座浆灌缝→上一层砌筑→清除面浮浆→勾缝→养护。5.3浆砌石砌筑施工方法(1)砌筑前必须完成清基整平工作,浆砌片石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先铺砂浆后砌筑,石块应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应不大于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2)采用铺浆法砌筑,砂浆向稠度应为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3)在铺砂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得有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20~35mm,较大的空隙应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4)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应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其转角、交叉与洞穴、孔口等处,均应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5)所有的石块均坐在新拌的砂浆上,砂浆缝必须饱满,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石。(6)砌缝要求做到饱满,勾缝自然,匀称美观,片石形态突出,表面平整。砌体外露表面溅染的砂浆应清除干净。(7)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详图规定,表面偏差在2米范围内不得大于30mm;砌缝宽度,平缝15~20mm、竖缝20~30mm。三、钢筋混凝土盖板涵1、施工方法1)、基础(1)、基坑开挖①人工开挖开挖工程量较小的土质或石质基坑采用人工开挖,其开挖方法:土质基坑采用放坡开挖。石质基坑采用垂直开挖。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采用人工挑运。②、机械开挖配合人工刷坡检底开挖工程量大的土质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人工刷坡检底的开挖方法,机械开挖时在设计基底高程以上保留不少于30cm厚度的土层由人工开挖检底。基坑下部为岩层基坑时按石质基坑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采用挖掘机回旋弃土。③、石质基坑石质基坑的开挖方法采用风动工具凿除或松动爆破的开挖方法,弃土提升及运输方法工程量小时采用人工挑运。工程量大时采用人力扒杆吊运或挖掘机回旋弃土。采用松动爆破开挖时在基底以上留不少于20cm厚度的岩层改由风动工具凿除。(2)、基坑排水基坑排水采用改沟导流、汇水井抽水或井点法排水的排水方法。对于在施工期间有水流的沟渠处修建排水涵时,先在该涵基坑顶缘以外适当位置修建临时导坑排水沟将地表水流引排,基坑内排水一般采用排水沟与汇水井相结合集中抽水的方法,对于基坑处在砂性土壤中时可采用井点法排水。(3)、浆砌片石基础基础浆砌片石施工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当片石缺乏而又有漂石可利用时、可采用漂石代替片石,基础浆砌漂石施工采用砂浆平砌法分层、分段砌筑。(4)、混凝土基础基础砼的拌制采用机械拌和,水平运输采用前卸小四轮翻斗车运输,垂直运输采用汽车起重机配小卧罐吊运入仓,仓内砼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2)、上部工程(1)、箱涵箱涵边墙浆砌片石施工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边墙砼的施工方法与基础砼的施工方法相同。钢筋砼盖板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载重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装卸及安装。(2)、圆涵钢筋砼圆管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载重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装卸及安装。(3)、框架涵钢筋砼框架的施工采用现场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砼的浇筑方法与基础砼的浇筑方法相同;设计为拼装框架时按设计要求分节预制及安装,其施工按钢筋砼圆涵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4)、拱涵拱涵边墙的施工方法与箱涵边墙的施工方法相同,拱圈设计为现浇砼时先作好拱架及模板的安装再浇筑拱圈砼。其浇筑方法与基础砼浇筑方法相同,拱圈设计为钢筋砼/砼预制件时其施工方法与箱涵盖板的施工方法相同;拱圈设计为浆砌料石时,先根据拱跨情况进行拱架、拱石尺寸的施工设计,根据施工设计完成拱架的安装、拱石的修凿,然后进行拱圈的砌筑。4)、涵洞缺口路堤填土涵洞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基坑回填采用人工回填,人工或小型夯实机具对称夯实。涵洞缺口路堤的填土按在涵洞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的宽度及高出洞顶1m的范围内,用不膨胀的土壤由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夯实的人工填筑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填层厚度不大于20cm,涵身两侧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对称夯填直至填土高出涵顶不少于1m,然后再用机械填筑,填筑前先做好涵外20cm厚粘土保护层。1、技术要求和标准1)、涵洞砼浇筑应满足下列要求(1)、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尺寸允许偏差±20mm。(2)、墙顶、拱座顶面高程允许偏差±15mm(3)、孔壁厚度允许偏差:钢筋砼+10-5mm;砼±15mm(4)、涵身接头允许错牙10mm(5)、箱涵钢筋砼盖板厚度允许偏差+10-5mm(6)、矩形涵底板、顶板厚度允许偏差+10-5mm(7)、涵洞孔径允许偏差±20mm。2)、砌体涵洞应满足下列要求(1)、砌体边线距设计中心线尺寸允许偏差:片石墙身±30mm、块石墙身±20mm、粗料石/砼块墙身±15mm、拱圈±15mm。(2)、顶面高程允许偏差±15mm。(3)、两相邻石块边线允许错开5mm。(4)、砌体厚度允许偏差±20mm。(5)、涵洞孔径允许偏差±20mm。(6)、涵身应目视顺直。3)、装配式砼涵洞构件应满足下列要求(1)、钢筋砼圆管允许偏差:长度0–10mm、内外直径±10mm、管壁厚度+10-5mm。(2)、钢筋砼盖板允许偏差:长度0–10mm、宽度0–10mm、厚度+10-5mm、对角线差5mm。(3)、砼拱圈允许偏差:长度0–10mm、宽度±10mm、厚度±15mm。(4)、矩形涵洞允许偏差:长度±20mm、宽度±20mm、高度±15mm、底、顶板厚度+10-5mm。1、技术质量措施1)、一般措施(1)、涵洞开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排灌系统的连接等进行校对,发现问题及时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单位以及早解决。(2)、涵洞沉降缝端面应垂直、整齐、不得交错,填塞物应紧密填实,防水层施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组织实施。(3)、涵洞缺口处路堤填土应在涵洞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的宽度及高出洞顶1m的范围内,用不膨胀的土壤由两侧对称分层填筑,待涵洞圬工达到容许强度后才进行施工,涵身两侧用人工或小型机具对称夯填直至填土高出涵顶不少于1m,才允许机械施工,机械施工时不得从单侧偏推偏填。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大型机械行使及作业时应与涵洞外边缘保持不小于1m的距离。填筑时应与涵洞两侧路堤同时进行,若其两侧路堤已施工,则需在填方体上沿垂直线路方向挖1×1m的台阶后再进行施工。(4)、涵洞出入口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排灌系统的连接应圆顺、稳固、流水畅通。(5)、预制构件必须统一在预制场内集中预制。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应进行涵洞的定位测量并做好护桩,根据基坑土质情况确定开挖基坑边坡坡率,并结合基坑底面尺寸要求计算并放出基坑开挖线。开挖基坑边坡坡率应根据规范的要求确定,基坑底面尺寸对于无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50cm。对于有水基坑宜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不小于80cm以满足四周排水沟和汇水井的位置。3)、基底处理基坑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设计对基底有处理措施时应及时按设计要求予以实施,设计无处理措施时应仔细核对基底土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发现基底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
本文标题:水库及大坝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39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