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烧伤病人的转运管理阅读《75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院外转运的安全管理》一文,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按照控制点位置的不同,本文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各属于何种控制类型(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各自的受控系统(75例病人、护士、医生、)和施控系统分别包括哪些。在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的早期院外转运过程中,有哪些控制的关键点?请详细说明。问题1控制点二控制点外出接诊前的周密组织及快速准备(1)这个控制点采用前馈控制。具体措施:每年组织全中心医护员进行应急抢救流程演练、每半年应急演练1次、培训考核护士的应急抢救能力(2)受控系统是全中心医护人员、所需携带物品;(3)施控系统是医院基层管理人员问题1控制点二控制点(1)这个控制点采用前馈控制,使用护理风险评估表评估75例患者的护理风险。(2)受控系统是75例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应急抢救用物及药品;(3)施控系统护士转运前进行护理风险评估问题1控制点二控制点转运途中的安全管理(1)这个控制点采用过程控制,具体措施搬运过程保证输液安全如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一对一专人负责、全身多个导管统一摆放至左侧、细致专业的观察和记录、积极给予健康教育和疏导安慰等(2)受控系统是75例烧伤患者;(3)施控系统护士问题1控制点二控制点转运后的交接(1)这个控制点是过程控制,具体措施包括与接诊科室护士完成患者床头交接、规范专业护理信息的书面交接(2)受控系统是交接的过程(3)施控系统进行交接的护士问题1关键点外出接诊前确认患者是否可以安全转运及评估转运风险转运途中确保患者转运安全转运后交接全面、规范、专业外出接诊前医护人员的急救和应急能力、医护配合度控制的关键点问题2请谈谈你认为本文介绍的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院外转运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全面?请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措施。3途中加强病情监测和记录2选择最佳行车路线,注意保暖1根据病情采取体位,保持气道通畅总体来说:准运过程中密切和接收医院保持联系,随时告知病人的情况以便于对方提前准备所需物品4恐惧明显患者,可以寻找家属支持问题2院外转运管理改进措施问题3为预防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有哪些?作为烧伤科护士长,结合护理安全管理的有关理论,讨论你将如何进行烧伤科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1.烧伤创面感染2.吸人性损伤继发肺部感染3.静脉导管感染4.尿路感染5.烧伤后肠源性感染6.医源性感染…问题3烧伤科常见感染感染问题3预防特重度烧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措施控制感染控制感染源1.合理应用抗生素2.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保护创面:4.加强营养支持,改善机体防御能力5.做好生活护理主要护理原则具体护理措施问题3作为烧伤科护士长,如何管理烧伤科预防院内感染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2.学习院内感染知识,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意识;3.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改善环境;4.实施质量监控,持续质量改进。主要管理措施问题3作为烧伤科护士长,如何管理烧伤科预防院内感染具体管理措施CB烧伤创面的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疗废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注重病房环境问题4请收集临床某急诊科护理风险的主要来源并详细说明,该急诊科针对主要的护理风险来源,采取了哪些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合控制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有关理论,谈谈该急诊科采取相关措施的效果如何,有无改进措施。问题4急诊科护理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来源护士法律意识不强护士技术水平差护患沟通不良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强患者的医从性不强医院管理因素环境和物质因素问题4急诊科护理主要风险管理措施2.护士管理1.医院管理3.与相关科室和部门协调好工作4.医院硬件水平1.制定风险管理制度2建立风险管理告知制度3改变对护理差错的认识4采取形式多样的护理安全措施5成立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小组6处理好“管与被管”的关系7注重细节管理,完善科学的工作流程问题4急诊科护理主要风险管理措施2.护士管理1.医院管理3.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工作4.医院硬件水平1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2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与法律教育3强化风险意识4对护士礼仪、服务态度的培训5人人掌握,组织实施6注意护患沟通问题4急诊科护理主要风险管理措施2.护士管理1.医院管理3.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工作4.医院硬件水平主动与相关科室、部门共同分析工作中的问题,明确职责,共同解决。危重患者必须由护士与医师一起亲自护送,须携带必需的急救用物,并与相应科室护士作好交接班工作。开设急危症患者绿色通道,让患者得到方便快捷、及时有效的救治。问题4急诊科护理主要风险管理措施2.护士管理1.医院管理3.协调好急诊与相关科室和部门的工作4.医院硬件水平1营造良好的环境2物品管理3充足的人力4最大限度收治急诊病人问题4急诊科护理主要风险管理措施--总结关键重点保障前提基础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沟通狠抓落实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完善规章制度问题4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分析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护士抗风险技能,增强了护士依法施护,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护理缺陷发生率降低,病人及家属口头表扬增多,2005年病人满意度在医院门诊各科室总排位明显上升。在护理部进行2005年第二季度质量检查时抢救组、观察组名列前茅,急诊病房的名次排位由原来的第22位提升到第8位。2004年、2005年护理缺陷降至2~3例,抢救技能得到医生、病人的赞扬和认可,抢救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参考文献【1】安娜,柳叔艳.危重病人院前转运护理体会.甘肃医药,2008,27(6):42-43【2】潘文东,陈永新,文大江,黄芳,王娅,余金.烧伤病人长途转运过程中医疗急救连续性的研究.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252-1253.【3】孙雷.如何做到危急重症病人的安全转运--在转运途中呼吸道的安全管理.医疗装备,2001,1:93-94.【4】[胡栋才论烧伤感染的救治特点第九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会议时间】2006-10]【《内科护理学》】【5】彭桂香赵湘萍彭一香烧伤病人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临床护理·【6】[韦清蓉,曾海金,周淑梅.大面积烧伤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管理措施.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23卷第12期]【7】赵全芳烧伤病房感染的发生与质量控制当代护士2008年第4期【8】周雨烧伤层流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与体会华西医学2013,28(10)【9】王新燕,周忠华,王翠玲.大面积烧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预防措施.吉林医学2012年4月第33卷第12期.2669-2670
本文标题:烧伤病人的转运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14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