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培训课件~第八章:教育评价
第八章教育评价填空、选择,适当关注与新课程倡导的教育评价有关的案例分析考纲要求•(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第一节教育评价的内涵与作用一、教育评价的内涵•1、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填空、选择)•2、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1.教育评价建立在客观描述基础上•客观描述是评价的第一要素、前提要素,是实然而非应然,任何评价都应建基于客观描述之上。客观描述分为定性描述(非测量或质的记述)和定量描述(测量或量的记述)两种,定性描述是对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性描述是定量描述的基础,定量描述是定性描述的精确化。定性和定量要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客观描述不仅要“客观”,还要“全面”、“准确”。•2.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我国的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评价)这个词在词源学上的含义是“引出和阐发价值”。所以,从本质上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就这个意义来说,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也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的,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的。•3.教育评价是程序综合性强的活动过程–教育评价并非单一的活动,而是系统性、综合性强的活动过程,它由确定目的、获取资料、分析资料、形成判断、指导决策等项组成。其中,教育测量与统计均属于这一活动过程。•4.教育评价具有较强的目标指向性–教育评价与教育目的联系密切,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政治色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影响下,教育目标不同,教育评价的目的也不同。•5.教育评价的归宿是增值探索(填空、选择)•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但教育评价的目的却不在判断本身,价值判断的归宿是增值探索。教育评价的增值作用主要表现为:激励作用,即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调节作用,即有组织地提供调节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诊断作用,即能够诊断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管理作用,即客观上能起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鉴定和分等的作用;发展作用,即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对学生个性品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二、教育评价的作用(选择)•1、激励作用。通过教育评价能使学生明确教育目标,知道教师的期望,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2、调节作用。教育评价是有组织地提供调节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3、诊断作用。诊断作用表现为教育评价能够诊断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教师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提供咨询信息。•4、管理作用。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鉴定的作用。•5、发展作用。教育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只是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它对学生个性品质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核心功能)第二节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一、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填空、选择)•1.按评价的功能及用途划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2.按评价的参照标准划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差异内评价•3.按实证或思辨划分:实证化评价与人文式评价•3.按评价方法划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按评价主体划分: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美国的布卢姆)(填空、选择)•(1)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查阅成绩记录、摸底测验、学习要素调查(11年考题、选择)•(2)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形成性测验、日常作业、评价者观察–目的:及时反馈、及时补救。•(3)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全过程的检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2.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填空、选择)•(1)绝对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客观标准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2)相对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相对参照评价):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3)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3.实证化评价与人文式评价(填空、选择)•(1)实证化评价。是用实际的证明来判断事物属性或发展变化规律的评价。•(2)人文式评价。是侧重于个体的主体意识和心理活动规律,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交流,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填空、选择)•(1)定量评价:这是将评价对象进行数量化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判断出它的价值。•(2)定性评价:这是将评价对象作概念、程度上的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或程度。•5.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1)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依据指标,参照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品德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2)同伴评价。是同学之间依据一定的标准评价某一同学的表现。二、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一)测验法:是指用各种测量工具(教育、心理测验和其他量表)向被评价对象收集资料的方法。•(二)问卷法:是以精心设计的书面调查项目或问题,向被评对象收集信息的方法。既可了解学生的态度、动机、兴趣、需要、观点等主观情况,也可了解学生的客观性基本概况。•(三)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调查对象进行交谈而获得有关信息的方法,又称谈话法。–调查法: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四)观察法:是对被评价对象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定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考察、分析,而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方法。–观察是直接认知被评价者的最好方法。它适用于在教学中评价那些不易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兴趣、爱好、态度、习惯、性格)和技能性的成绩(如兴趣、绘画、体育技巧和手工制成品)测验法•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1.测验的质量指标(填空、选择)•主要有信度、效度、难度与区分度。(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在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可靠结果,那么这个测验的信度就较高,否则,信度则较低。(12年考题、选择)•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以上,课堂测试的信度系数则以0.7-0.8之间为可接受系数。•影响信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受试者的身心状态、测验的指导语不清、评分标准不一等。(2)效度•效度是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的东西。•一个测验的效度总是对一定的测验目标而言的,故不能离开特定的目标笼统地判断这个测验是否有效度。•课堂测试的效度应在0.4-0.7之间,规模较大的测试其效度应在0.7以上。•只有信度较高的测试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但信度较高不能保证效度也较高。(3)难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试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准确测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一张试卷总的来说难易要适中,但它的试题既要有较难的题,又要有较易的题,做到难度适中。(4)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区分度与难度有关,只有在试卷中包含有不同难度的试题,才能提高区分度,拉开考生得分的差距。只有中等难度(0.5)的题,区分度才比较好。2.测验的种类(填空、选择)•(1)论文式测验它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2)客观性测验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回答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3)问题情境测验它是通过设计出一种问题情境或提供一定条件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4)标准化测验它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第三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一、当前评价与考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1.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功能)•2.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重心)•3.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内容)•4.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标准)•5.评价方法单一,与新的教学方式和人才标准不适应(方法)•6.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并发挥其主动性(主体)新课程倡导发展性评价特征•(1)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2)要求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有共同的价值取向•(3)注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强调评价主体多元性有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基本条件:(1)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必须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共同价值(2)评价所产生的效益必须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皆可享有(3)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对所要判断的事实,必须具有基本相当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二)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的基本理念•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发展功能。•评价不再仅仅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通过分析指导,提出改进计划来促进学生的发展。•2.要求主体和内容多元化,提倡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家长等。•新课程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强调建立弹性评价标准,为被评价者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允许不同被评价者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3.重视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的情境化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强调与教育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强调与被评价者的互动。•4.注重过程进行评价,实现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从过分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二、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填空、选择、简答、案例分析)•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发展性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0年考题、填空):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1.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什么?)•2.评价主体互动化(谁来评价?)•3.评价重心过程化(重心是什么?)•4.评价方式多样化(怎么评价?)•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2.评价主体互动化(10年考题、填空)–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3.评价重心过程化–更为关注对成长发展过程的评价,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给予多次评价机会,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将评价日常化、通俗化。•4.评价方式多样化–“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唯纸笔方式论,追求体现最新评价思想的技术与方法。三、发展性评价的几种典型方法•1、成长记录袋(档案袋评价)(填空、选择、案例分析)•成长记录袋:用以显示被评价者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主要特点:通过收集在学生身上
本文标题:2016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培训课件~第八章:教育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2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