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体育概论》考研整理资料
1体育概论2目录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第三节体育的本质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第二节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第三节体育的结构质功能第四节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第三章体育目的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第二节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第三节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第四章体育手段第一节体育手段概述第二节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第三节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第五章体育科学第一节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体育科学地三维视角第三节体育科学体系第六章体育过程第一节体育过程概述第二节体育过程要素第三节体育过程的结构与控制第四节体育过程与相关过程的关系第七章体育文化第一节体育的文化属性与含义第二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第三节奥林匹克文化第四节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第八章体育体制第一节体育体制的概念及其构成第二节体育体制的特点与作用第三节中外体育体制的比较第四节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趋势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第一节从人文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第二节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体育发展趋势3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征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第一章体育概念与本质第一节体育概念的演变一、学习和理解体育概念的重要意义?①学习和研究体育概念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②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表达体育思想,加强体育交往和学术交流。③学习体育概念有利于提高分析体育实践问题的能力。二、近代体育概念演变的主要脉络(体育概念的出现晚于体育的产生)时间顺序主要事件18世纪60年代“体育”一词在法国出现①1762年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名著《爱弥尔》首先使用了“体育”(educationphysique)这个词,描述了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随后德国英国纷纷启用卢梭的“体育”一词①德国:古茨姆茨于1793年出版的《青年的体操》一书,使用了“身体的教育”和“属于教育的身体运动”的概念19世纪后,“体育”一词已成为专门术语出现在体育著作中(一)在欧洲:①1838年,法国体育家阿摩罗什出版了《体育概论,体操与道德》书中把“体育”“体操”作为两个概念使用②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于1854年发表以《体育》(PE)为题的论文。③英国体育家麦克拉仁于1867年出版了《体育的体系》(二)在日本:①近藤镇三于1876年在《文部省杂志上》第一个使用“体育”一词②1882年横井琢磨出版《体育学》一书③1886年“大阪体育会“成立④1887年“体育“一词在日本固定。(三)在中国:“体育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来的,它的本义是“身体的教育”是近代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①中国洋务运动中曾从外国引进来“体操”一词,体操传入我国后,一度同“体育”并用,直到1923年北洋政府才正式将“体操科”改称为“体育科”,体育“与“体操”自此代表不同的含义。20世纪60年代后,成立了“统一体育术语国际研究大会”许多国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体育和竞技运动的观点,但至今仍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4三、中、日、美等几个国家体育概念的比较。世界各国对体育的理解各不一样。这一点可从日本著名学者川峰雄所著的《体育原理》中反映出来。欧美学者认为体育是一种“活动”且不将体育与“sport”严格区分开来。中国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理解多年来存在分歧,几乎没有权威的解释。在众多的概念表述中,苏竞存的见解具有典型意义。苏竞存用了两个概念:体育(PE)和运动(sport)。他认为,体育:是根据人体适应与变化的自然规律,有意识地用人体自身的运动来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科学方法,是社会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运动:是指用来体力游戏娱乐的身体运动,包括竞技性的和非竞技性的运动。但是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体育。日本1868年日本使用“体操”一词,他来自欧洲的“gymnastics”,1873年统一命名为“体操”1876年日本学者近藤镇三在《独逸教育论抄》中将“身体教育”翻译成“体育”从此正式使用“体育”一词日本存在着上位概念、下位概念之说。岸野雄三将身体教育放在“身体文化>身体教育>身体锻炼”的模式里。而近藤镇三的排法则是“身体文化>身体运动>体育”。从日本文部省的名称机构来看,“体育”是作为大概念处理的。从机构名称看,体育局的体育是大范围的体育,体育课的体育是小范围的体育。美国美国在体育概念方面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传统。美国这种多名称共存的现象说明,在美国有关“体育”的上位概念没有明确的划分。美国百科全书对体育等有关概念的理解是较为准确的:体育(physicaleducation)是关于人体构造、身体发展的教育,包括人体的生理功能、力学原理及其有效运用的研究。运动(sports):指着重于提高身体技能和力量等各项素质的消遣或娱乐过程。其范围很广,包括个人竞技运动和集体竞技运动。结论:1.从世界范围看,还没有关于体育内涵的统一的,规范性的表达方式。各国对体育内涵的规定,要根据其国情特点、文化背景去理解,国际上并没有统一要求。2.关于体育属性或体育概念的外延表述,也是各见其殊。各国基本上都是把体育的各种活或表现形式视为“文化”。3.体育与运动不是同一个词,有不同的内涵及社会功能。第二节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的概念: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这是一种从广义上理解的体育,体育应该包括:学校体育、社区体育、家庭体育;从体育手段的角度上来看,也就是在达到体育目的的前提下,各种身体运动(包含竞技运动)、休闲、娱乐活动、舞蹈等都可以是体育的范畴)体育概念的内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5体育概念分类一览表☆分类标准分类结果体育设施场地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儿体育青年体育中老年体育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体育发展年代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体育属性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体育的相关概念1.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主要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2.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3.健身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自然力、饮食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优生优育等作为手段,培育、锻炼、养护身体,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文化活动。4.休闲体育的基本特征:①休闲性②时代性③健身性④层次性⑤非功利性第三节体育的本质一、体育本质的演进:(一)国外概述从国外情况来看,大多数把体育看成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从增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视角去认识体育的本质属性。(二)国内概述我国真正有了比较成形的体育思想和体育实践体系,是在19世纪末。国内对体育的认识也是把体育理解为教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甚至把体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都强调体育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这种共识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即体育的本质在于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不仅利于人的现代化,也能成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社会发展。体育的本质: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6体育的多种属性?①健身性②教育性③文化性④竞赛性⑤技能性⑥娱乐性⑦社会性第二章体育功能第一节:体育功能的概述。一、我国对体育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新中国成建立后,我国体育学科建设主要是引进前苏联的体育理论,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侧重体育教育现象中的体育教学与训练等原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了自己体育理论。文化大革命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体育学术界开始加强了与外国的交流,体育功能的概念才开始在国内流传开来。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体育理论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对原有的体育理论学科体系进行了分化,奠定了我国体育理论领域与世界接轨的基础,是一次质的飞跃。但是由于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不同,导致对体育功能认识的差异。众多学者对于“什么事体育本质功能”争论不休,至今没有统一的结果;本书采用新的视角研究体育的功能。一、体育功能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构成体育功能的两大要素:体育的本质属性和体育的社会需要体育功能具有流动性和变化性。(层次性)二、体育功能的层次性:项贤明先生把体育的功能分为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负重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看作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所产生的功效,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我们就称为结构质功能。如:竞赛规则、对抗性、公平竞争等这些就上升到了体育的结构质功能。7系统质功能:当我们的体育1进入到社会系统,体育就又出现了许多过去所没有的功能这三个功能中自然质功能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功能。第二节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能力的表现,如人的走、跑、跳、投、攀登、悬垂、负重、支撑等。这些体育运动方式对人产生的有利作用、效能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2.体育的自然质功能比较单一,即体育的健身功能。3.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②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③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④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第三节体育的结构质功能1.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体育在被人改变其自然结构后产生的体育功能。2.体育的结构质功能归纳为两种:体育的教育功能和体育的娱乐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早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技能与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密切相关,体育作为人生存的基本素质已经融入了原始教育中,为后来社会将体育纳入教育系统奠定了基础。3.体育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教导基本生活能力②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③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④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1.体育娱乐的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第四节体育的系统质功能这一层次的体育功能,不是改变体育这一文化的结构和内容,而是由于将体育文化置于8社会系统之内,它就产生某种功效和作用,这样的功能就被称为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真正与经济挂钩,发挥其经济的功效,是在现代社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的。2.体育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体育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③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式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的具有了政治功能。对待体育人们既要承认体育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要看到体育也能够为政治服务。另外,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文化具有世界性,它可以打破种族、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限制,为全世界各阶层的人所接受。2.体育政治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①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②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③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第三章体育目的1.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体育的目的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他决定了体育的方向,规定体育发展的进程,以期获得最佳效果。体育目的明确后,体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向着预定目标进行。体育目的贯穿于整个体育实践的全过程。9第一节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①社会发展水平a.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b.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②体育自由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③人们的体育需求第二节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1.目的与目标的特点是什么?目的:①主观性②预见性③概括性目标:①具体性②明晰性③系统性2.我国的体育目的是什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3.我国的体育目标是什么?①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根本目标)②丰富社会文化生活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④提高国民素质4.体育目的与体育目标的关系体育目的是体育实践的总方向和总要求,它一经
本文标题:《体育概论》考研整理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4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