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 学科导论 我对保险学的认识
我对保险学的认识一.我对保险学认识的转变在学习保险学学科导论之前,我一直片面地认为学保险毕业后只能去做保险推销员,不仅工作累,工资低,而且还要经常遭受顾客的白眼。在家乡人们普遍很讨厌保险,总认为保险公司再白赚我们的钱,因为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每年都不得不交保险费,可是生病时(小病保险公司不管,还有很多疾病除外)却拿不到保险公司的一分钱。因此我们一直对保险公司都极其厌恶,偶尔碰到一些上门推销保险的员工,我们都毫不留情地将其拒之门外。经过三节课保险学学科导论的学习,我对保险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一保险是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学毕业生不一定要做保险推销员,毕业生可到中外商业性保险公司从事保险业务的营销、经营管理;可到社会保障机构、中央银行、相关监管机构和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宏观保险管理工作;也可到外贸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和研究工作,就业面很广。其二保险行业工作者中也有高收入者,比如说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保险精算师年薪300万元。学习完完保险学学科导论之后我总结出来的人们对保险的一些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以及根据所学知识我所认为的正确做法:一、保险就是强制储蓄。正确的做法是储蓄找银行、投资找证券公司,保险的根本作用是:保障。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之一是以往的保险代理人用保险保障的概念来说服你买保险,和用汇报作为理由相比,后者要更容易。其实,保险还是要回到它的基本面,那就是让保险公司分担每个人未来生活中那些无法预知的风险。二、我现在年轻,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不需要买保险。正确的做法是尽早购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因为年纪越轻费用越低,并且越容易被保险公司接受承保。身体健康才有资格买保险,保费也与年龄和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况且,年轻人活动多、家庭责任大,正是需要保险来分散可能的风险。三、风险太偶然,轮不到我。正确的观念是我们无法对生命作出预测,生与死的概率对每个人都是50%。当我们感慨世事无常生死由命的时候,不应该把自己置身事外。而应该想一想如果自己有同样的遭遇会给自己和亲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四、经济负担重,没有闲钱买保险。正确的观念是保险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有钱人只不过买得多罢了。现在一杯咖啡好几十,一场电影好几十,要找买不起保险的人实在很难,因为卖友哪个习惯而已。保险只要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要来设计,每天也许只需几块、十几块,就能有效地分散人生的风险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二次伤害。五、我已经买过保险了,不需要再买了。正确的做法是人一生中各个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阶段就需要不同的保险保障,一生只有一张保单是远远不够的。二.保险谋求经济生活的安定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保险思想的萌生与这一需要有关。自古以来,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就时常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寻求防灾避祸,安居乐业之道,在古代社会里就萌生了对付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保险思想和一些原始形态的保险做法。我国是最早发明并运用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四千年,古代中国商人即能运用保险基本原理,从事货物水运。当时扬子江上的帆船商人,刻意不将个人全部货物集放于一船,以此来分散风险。风险的客观存在是保险产生的自然基础,这也是保险产生的必然性。剩余产品的存在是保险产生的物质基础,也是保险出现的可能性,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在商品社会,而是在最初的原始社会,人们的当前消费尚且很困难,怎么还会对未来进行投资和回避未来的风险。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保险产生的必要前提,也是保险产生的现实性。保险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保险的功能与意义:保险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这三大功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经济补偿功能是了基本的功能,也是保险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鲜明的特征。资金融通功能是在经济补偿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诸多层面之后产生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只有在经济补偿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实现以后才能发挥作用。保险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1在微观经济中(1)、有利于受灾企业及时地恢复生产;(2)、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3)、有利于企业加强危险管理;(4)、有利于安定人民生活;(5)有利于民事赔偿责任的履行。2.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1)、保障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2)、推动商品的流通和消费;(3)、推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有利于财政和信贷收支平衡的顺利实现;(5)、增加外汇收入,增强国际支付能力;(6)、动员国际范围内的保险基金。三.保险学保险学是一门研究保险及保险相关事物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是金融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门分支学科。保险与银行,证券以及信托等其他金融部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并成为其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保险理论与实践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运行机制,是对现代保险实践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并将不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在社会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工具,保险的相关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上愈来愈多的人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或者途径来深入学习,了解保险学及其相关理论与实务。保险的本质即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了保障其经济生活的安定,在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偶发的特定危险事故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中形成的互助共济价值形式的分配关系。简言之,保险本质是指在参与平均分担损失补偿的单位或个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在高校中保险学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科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其中科类基础课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经济法,计量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国际金融等。专业核心课包括保险学原理,人寿与健康保险,财产与责任保险,风险管理,保险精算学,社会保险,信息经济学等保险学的体系结构:1:保险基础理论:包括保险与风险的关系,风险的定义与分类,风险管理;保险的性质,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的比较,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险合同及其特征,要素,保险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保险合同的变更;保险的四大基本原则及其在保险经营实务中的应用等。2:保险实务保险形态及其分类,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等经营实务,包括各种保险的特征,内容及相关条款等。3:保险经营的特征,原则,环节,以及保险单设计技巧,保险精算原理,保险营销方式,保险基金运用和保险经营效益的评价分析,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等。4.保险市场的结构与运作,保险市场的监管等。保险学在金融学科的地位1、保险学是金融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校的金融学科没有保险学,其金融学科就是残缺不全的,这将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其金融学科地位的高度。2、一个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的人,如果不懂保险,可以认为其知识结构是不全面的。3、保险学科的发展必须植根于金融学的基础之上。4、保险学在许多方面与金融学科的其他课程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是由保险学自身特定的研究内容所决定的。保险学的独特方面1保险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管理科学,所研究的内容既有属于社会科学的,也有属于自然科学的。2保险学所研究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因为保险的对象具有广泛性,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各行各业都需要保险;3保险合同的订立和履行,都以民法和合同法为依据,涉外的保险业务还与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和海商法有着密切关系。4实践性:保险学主要是一门应用学科。五,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一)我国保险业现状我国保险业形成了以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市场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50个城市和地区保险市场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世界同行相比,中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但发展迅速,保险市场尤其是城市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中国保险产业规模较小,有效供给不足。与风险种类繁多这一现实相比,所提供的险种单一,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有限险种的经营上,保险产品同构现象十分严重。中国加入WTO后,将有更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国内的保险企业将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主要特点概括为以下几点:(1).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业务种类不多,保费收人较少,但从1979年保险业恢复经营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2—2007年的五年间,保险业年均增长18.2%,2008年实现原保费收入9784亿元,超过1980年到1999年20年问的保费收人总和,世界排名第6位。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达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保费收人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保费收人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又取得10.9%的增长速度。(2).保险中介人制度初步形成。随着保险市场趋于成熟,保险中介人制度也逐步建立。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共同组成了保险中介体系。1999年开始举行全国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为保险经纪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条件。另外,保险公估公司、精算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陆续出现,表明我国保险中介机构已具雏形。(3).投资渠道稳步拓宽在经济补偿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融通功能,是保险金融属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资金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保险业积累的大量资金通过投资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基础设施项目等,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在资本和货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保险市场监管逐步走向规范化。随着中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建立及保险业务的发展,一个政府监管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市场监管体系也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2000年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其后,修订并公布了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同时与此相关的法律法规亦已颁布,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2004年5月保监会公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02年10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并颁布了《保险法》,从而初步形成了以保险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5).我国保险业的不足。1.产品设计单一,险种趋于雷同。目前,外资保险公司的险种种类众多,不仅包含对人身、贸易、高科技服务等方面的风险,也包括“责任”和“信用”等风险,充分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各种风险需求。与此相比,中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较为单一:产险业务主要集中在车险和企财险上,而寿险公司的产品更是同质化严重、差异性小,主要是传统寿险和分红产品。产品设计缺乏自身优势与个性,极大削弱了保险公司的国际竞争力。2.服务方式简单,业务范围较窄。我国保险企业普遍存在着重展业、轻理赔,重保费、轻效益,重规模、轻管理,重形式、轻服务的现象,企业缺乏应有的服务特色。3.竞争水平低下,企业形象受损。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保险公司吸引客户的手段停留在降低承保条件、降低费率、扩大责任范围、提高或变相提高返还手续费标准等低端方式,各保险公司之间为了争夺业务而互损形象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破坏性、掠夺性的竞争行为严重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形象,削弱了保险公司整体的竞争力。4.经营模式落后,缺乏有效的用人机制。在保险公司最注重的营销方面,国内保险公司的营销员管理体制基本上属于粗放型的松散管理,营销人员和所服务的公司之间只是简单的代理合同,报酬是佣金制,这种边缘人的处境地位,使得营销人员归属感不强,营销队伍流动性极大。中资保险公司的人才是薄弱环节,已成为其进行有效产品创新、市场成功开拓的重要限制因素。同时我国保险学存在的问题: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中国的保险业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营方式,重规模不重效益,贪大求
本文标题:学科导论 我对保险学的认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55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