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关于吴忠市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吴忠市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调研与思考调查人:张毅(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残疾人是一个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让这一特殊困难群体实现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使发展成果惠及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以来,地处宁夏中部的“回族之乡”吴忠市,采取特殊政策,招善引资引智,兴建慈善产业园区,围绕有效持续地解决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的就业及脱贫致富问题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吴忠市面积2.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8.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51.2%。全市有近2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各类残疾人10.1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31%,高出全区平均水平0.4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所辖红寺堡区,是1999年开始建设的移民新区,20.4万移民均来自宁夏最艰苦的西海固地区,有8万扶贫对象、1.48万残疾人。近年来,吴忠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机遇,加快建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发展落后、民生困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尤其是各类困难群体的脱贫致富问题更需要下大气力去解决。去年下半年,我们在吴忠市红寺堡区一个叫菊花台的村子调研时了解到,该村1405人中,残疾人多达99人,其中重度残疾29人,他们的生存生活状况,深深地触动着现场每一位同志,使我们感到寝食难安。之后,我们又到一家名为爱德福利制衣有限公司的企业调研,该企业有160名员工,其中吸纳了44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占员工总数的27%。公司对残疾员工实行每月1000元的最低工资保障,并且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设立企业残疾人扶助基金。这家企业的做法和这里残疾人的精神面貌,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引起了对如何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共享美好生活的思考:残疾人本身自强自立的意识、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改变生活困境的强烈愿望,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重要动力和可靠保障。残疾人作为特殊困难群体,最有可能唤起全社会的关爱,聚集社会慈善资源,形成助残扶贫的道德共鸣。我们决不能把残疾人完全当做“包袱”,也不应该单纯依靠“输血”救济,而要看到残疾群体中蕴藏的精神财富和创造能力,努力搭建助残扶贫平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走慈善兴业之路,正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为了让党的扶贫惠民政策不断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了让慈善兴业的有益探索造福更多的特殊困难群体,着眼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回汉各族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新期待,自治区提出了打造“黄河善谷”,搭建宁夏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平台的构想,以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事业大发展。吴忠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规划建设了立德、弘德两个慈善产业园区,推出了“十大优惠政策”,建立了规范透明的慈善基金会,创建了专门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和招善引资,引进了一批慈善产业项目,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方面积极探索,迈出了步子,在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反响。探索与创新:走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之路吴忠市“立德慈善产业园”和“弘德慈善产业园”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民生为重点,在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和实践,为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业户开展助残扶贫搭建了新平台,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创业、改善生活境遇营造了新环境。园区起步发展不到一年的时间,已引进宁夏弘德印刷材料有限公司、神华弘德创业园、中石化农膜及滴灌带生产、大唐国际热电联产风机等一批企业共13个慈善项目落户园区,协议投资额93.7亿元。募集到善款2000多万元,目前已部分用于救助帮扶残疾人家庭应届大学生、低保户和残疾人116名。有7名残疾人企业家开始在园区带头创业,近百名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其主要做法是:⒈抓规划统筹,构建产业与事业一体发展格局。吴忠市抓住规划这个龙头,把慈善事业与慈善产业纳入园区发展总体布局。在规划建设定位上,确定立德慈善产业园为研发和培训基地,弘德慈善产业园为生产基地。在规划建设功能上,立德慈善产业园以创意研发、教育培训、康复服务为主,规划了残疾人创业、清真产业和文化创意等7个产业功能区;弘德慈善产业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大力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在规划建设目标上,依托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形成慈善事业与慈善产业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一体格局。⒉抓政策引导,造就输血与造血共同促进机制。吴忠市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原则,着力扶持、培育和发展慈善产业,在土地征用、基础配套、税费减免、善企认定等方面给予落户企业“含金量”较高的优惠政策,以生成“洼地”效应,鼓励和吸引慈善家、企业家入园投资兴业、助残扶贫。其政策受惠面不仅涵盖慈善企业,同时也兼顾到公益事业发展。既积极鼓励慈善企业发展,也大力支持慈善医院、慈善学校等事业机构建设;既积极引导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也大力扶持残疾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创业。其运作理念是,通过促进慈善企业可持续发展,把一部分利润不断注入慈善基金,使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其他贫困弱势群体得到更多救助供养,同时,也使更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增强能力、实现就业创业,使传统救助型、补助型输血慈善向产业型、发展型造血慈善拓展。⒊抓项目带动,创新招商与招善联动兴业模式。吴忠市狠抓项目带动,注重“招商”与“招善”联动,严把慈善项目入园关,使“举善”和“兴业”保持高度相关性,做到“真举善”、“举真善”。同时,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引资引善引智,先后在南京等地举办了吴忠慈善产业投资环境推介会和慈善产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区内外几十名专家、百余家商会、近千名企业家考察洽谈、出谋划策。在引进的项目中,有的企业在园区直接投资兴业,有的是以捐赠厂房、支持项目等方式助推慈善产业。已开工建设的许多项目,如穆斯林用品产业等,既是当地致力发展的特色产业,也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有利于吸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⒋抓舆论宣传,营造政府与社会同力举善氛围。吴忠市立足园区抓产业、跳出园区兴慈善,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关心关怀民族地区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中央媒体的宣传报道形成了积极的舆论导向。同时,还通过参加首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发布会,举办“长河大爱”慈善主题晚会,组织开展“慈善之星”、“慈善人物”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吴忠市倾力打造的“立德”和“弘德”两个慈善工业园区,倾注着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汗水,体现着社会各界助残扶贫的爱心,也开始收获着和谐发展的成果。——慈善兴业增强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研中我们欣慰地看到,吴忠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心系广大贫困弱势群体,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以推进政策创新为动力,以强化政策落实为抓手,快节奏地抓招商引善,高效率地促项目落地,在较短时间内开拓了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工作局面。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实践中,党员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用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深深打动着群众的心。在红寺堡区,人民群众掏心窝子说出了“黄河水甜,共产党亲”这样动人的话。在慈善产业园区,一位残疾女工说:“党和政府这样关怀我们,我们就像找到了娘家妈。”在菊花台村残疾人供养照料中心,一位回族老人发自内心地感叹:“共产党真是太好了!”——慈善兴业激发了企业家们回报社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富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具有回报社会、奉献爱心的需求和愿望。有的企业在得知园区内一些企业吸收了大量残疾人就业后,主动把订单交给这些企业,为残疾人有活干、有钱挣尽一份力、献一份心。有的企业更深层次地筹划着助残扶贫的善举,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培养残疾人创业者,让他们在创业中逐渐成长为残疾人企业家,为企业助残扶贫蹚出一条新路子。许多企业家表示,既然在这里落户,享受着地方丰富的能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加上优惠的慈善招商政策,就有责任为助残扶贫多尽义务、为地方发展多作贡献。——慈善兴业激发了残疾人人生追求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慈善兴业的“星火”,点燃了残疾人融入社会、奋发有为、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的热情,点亮了残疾人参与工作、自尊自信体面地生活和发展的希望。身为残疾人的回族妇女杨晶岚,在党和政府鼓励残疾人创业的优惠政策支持下,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兴家立业,把一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办成了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特色清真食品企业,并接收了8名残疾人来厂就业。她自豪地说:“有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这个企业一定能越办越红火,做出大品牌。”弘德园区一家企业的残疾女员工,大部分来自贫困山区。她们说,过去由于身体残疾,感到很自卑,觉得自己是家庭的拖累。自从应聘到企业后,不仅吃住得好,每月还能挣1800元左右,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现在凭着自己的勤劳不仅能干活、有钱挣,而且受尊重、受关怀,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活得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思考与启示:贯彻中央扶贫惠民政策就要立足实际创新工作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小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脱贫致富、过上美好生活,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特殊困难群体的幸福安康,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吴忠市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以启示: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宁夏视察时明确指出,要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快贫困地区发展,让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早日过上小康生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着眼残疾人这个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通过慈善兴业助残扶贫,致力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寻找慈善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有效结合点与有力突破口。让越来越多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走上就业创业之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越来越多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安身怡养之所,生存权更好得到保障、生命权得到更加尊重,才能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最广大人民群众共享。⒉改善特殊困难群体民生,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宁夏经济总量比较小,贫困人口数量相对比较多,发展民生事业面临的资金瓶颈制约问题也比较突出。把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办好办实,更加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推动慈善兴业、助残扶贫中,吴忠市从本地实际出发,营造良好环境,广泛汇聚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兴办慈善产业,创新运行机制,打造助残扶贫平台,把慈善产业园区建设成企业家投资兴善的理想之地、助残扶贫的道德高地。努力使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民生改善更具有持续性,使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释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事实说明,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抢抓一切发展机遇,把艰苦创业与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自力更生与借力发展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破解难题,兴业富民。⒊扎实深入推进慈善兴业,要充分发挥广大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既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受益主体,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典型人物,他们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激励着回汉各族群众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在慈善兴业的探索实践中,许多残疾人不等不靠不要,走上了就业创业之路,成为人生追求和事业发展的强者,以实际行动引领并带动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深入推进慈善兴业,一方面,需要我们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
本文标题:关于吴忠市慈善兴业助残扶贫的调研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5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