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0作业成本制度2本章内容作业成本计算概述一作业成本计算过程二作业成本法计算举例三3第一节作业成本计算概述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计算概述作业成本法的分类4一、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与发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以“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产品或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对成本发生的动因加以分析,选择“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制造费用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科勒(Kohler,EricL)——ABC的萌芽;斯托布斯(G.T.Staubus)——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理论上研究作业会计最宝贵的文献之一;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S.Kaplan)——ABC的集大成者。5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涉及下列概念:作业和作业链;与作业链相关的价值链;与作业链相关的成本动因作业中心与成本库等。6作业与作业链作业(Activity)是指相关的一系列任务的总和,或者指组织内部为了某种目的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资源和产品之间引入一个中介即作业。把企业看作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作业集合体。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售出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由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构成,将它们由此及彼、由内到外连接起来,就形成一条作业链。所谓“作业链”(ActivityChain)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7作业链如图作业A作业M作业N作业I作业H产品甲作业F作业E作业D作业C作业B产品乙8价值链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价值链(ValueChain)概念。在作业链上,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资源→作业→产品,即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要消耗一定量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价值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直至最后形成产品交送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一系列作业的结果,同时也表现为全部有关作业的价值的集合。因此,价值在作业链上各作业之间的转移就形成一条价值链。9成本动因成本动因(costdriver),也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变动的动因或原因。可以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要求。成本动因按不同标准,分类也不同,主要有两类: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资源成本动因与作业成本动因;按经济性质不同可分为:积极成本动因和消极成本动因。10成本动因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资源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资源动因是指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11资源成本动因与作业成本动因如图全部资源成本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nA产品B产品资源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动因12成本动因按经济性质不同可分为:积极成本动因消极成本动因13作业中心和成本库作业中心是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集合。例如,原材料采购作业中,材料采购、材料检验、材料入库、材料仓储保管等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都可以归于材料处理作业中心。成本库是指由若干个同一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一个特定的集合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费用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进行分配,使其对象化于各有关产品。14三、作业的分类第一种分类: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第二种分类: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第三种分类:核心作业、支持作业与连带作业。另外,库珀与卡普兰(Cooper&Kaplan)将作业分为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别作业及过程作业四种类型。15第二节作业成本计算过程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作业成本法计算程序作业成本计算概述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16一、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原理作业成本计算涉及两个阶段的费用分配过程:第一阶段,把资源的消耗所发生的费用归集到作业中心,形成作业成本;第二阶段,通过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库中归集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最终计算出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不是一步把资源越过作业分配到产品,而是通过作业链分析,找出相应的作业和作业链,寻找出作业与资源、产品与作业的关系,进而恰当地进行成本分摊。图中实线表示成本计算和形成过程,虚线表示资源的消耗过程。17作业成本法计算原理资源产品作业链作业1作业2----作业n资源动因作业动因18二、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作业分析;确定资源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确定作业动因,并确定各作业成本的分配率;分配作业成本;计算汇总各成本目标的成本包括总成本和单位成本。ACACB19第一阶段:按资源动因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成本库。第二阶段:按成本动因将各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给各产品线。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作业中心A作业中心B作业中心C作业中心甲乙丙产产产品品品作业动因资源动因20作业成本计算举例详见教材P274例9-121四、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作业基础成本法比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需要更多的数据,也提供了较多的有关产品成本的估计数据,这将使产品成本信息更具价值。更具价值的产品成本信息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制定产品价格,并能对特殊订货的价格作出真实的判断,或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作出继续或停止生产某产品的决策。此外,通过确认各种作业的成本,使管理人员知道哪些作业消耗的资源较多,哪些作业消耗的资源较少,从而便于采取措施,降低成本。22传统成本法作业基础成本法1.每个部门或整个工厂只有一个或很少几个间接成本库,这些成本库通常缺乏同质性。1.存在较多的同质间接成本库。2.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2.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极可能为成本动因。3.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通常是财务变量,如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材料成本。3.间接生产费用分配基础常为非财务变量如产品的部件数量、测试时间等。4.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仅满足了与产出量相关的费用分配。4.兼顾了非产出量相关的费用分配。5.不精确的成本信息,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5.较精确的成本信息,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强。23作业基础成本法对具有下列特征的企业更有益:间接生产费用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比重较大。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工艺过程复杂,作业环节多且容易辨认。计算机技术较高。
本文标题:10作业成本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7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