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养生就是养气血》: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就是养气血》: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黄帝内经》曰“百病生于气”,中医养生的核心便是养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主打方。《养生就是养气血》就是强调养生要先养心,告诉读者“精气神”为养生治病的上药三品,心平气自和,气和则安,气乱则病。全书在五脏藏五神,五志伤五脏的基础上,不仅说明了精、气、营、血、脉是“五神”的物质基础,还详述了五脏的生理功能与“五神”活动的关系。不仅列举大量的生活现象和案例,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一些非常简单实用的养生法则,通过对精、气、神的调和来全面调养人体的五脏,从而达到气血充盈,平心静气,形神合一的养生最高境界。眼下中医养生劲头之强劲,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各种各样的养生书籍层出不穷。可是,遍观之余,我却发现多数书籍主要围绕着如何吃喝、如何补养这个核心来探讨健康问题。如果说养生是中医的特长所在,那么养心便是中医养生的核心,而调气则是这个核心当中的主打方法。而实际上,“气”也是最适合用来表述中医精髓的一个词汇。很多人觉得气虚无缥缈,是最不靠谱的东西。一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甚至认为气纯属无稽之谈,和中医的经络学说一样,被斥为臆想的东西。其实,一个真正的中医,或者说一个真正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调气的人。《养生就是养气血》第一章天人合一,身心和谐是获得健康和幸福的基础如果有人问:“你一生追求的是什么?”相信您一定会回答:“幸福”。可幸福又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幸福就像小孩一样每天无忧无虑地玩乐,随心所欲地生活。美国作家柯蒂斯说:“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健康不仅仅是身体的,而是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无病无灾,心理快乐无忧,那么人生自然能够每天都幸福快乐!《养生就是养气血》第二章心藏神,元神归心自然寿与天齐中医说人有三宝精气神,神是这当中最高的一层,它藏在心脏当中,所以叫“心神”。一个人能够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心无旁骛,我们说他“心神安定”;否则就叫“心神不定”。“心藏神,为诸脏之主。若血气调和,则心神安定;若虚损,则心神虚弱”。人体所有的器官都需要在心血的调动下安然工作。所以,气血足的人往往做事有效率,头脑敏捷。反过来,如果我们能够调整心智,不让心神“擅离职守”,那么,气血运行井然有序,再加上适当的调养,身体也能健健康康活到天年。《养生就是养气血》第三章肝藏魂,肝是身体与心情的瞭望台“心藏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在中医里面,肝是随伺在心左右的宰相,心里有什么事,会迅速地反映在肝上,所以我们说肝是情绪的第一接受者,最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心情一旦不好,肝藏血的功能会即时降低。肝无血可藏,心也就无血可主,气血不受心的调动,身体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问题。中医强调“女子以肝为本”,原因就在于女性失血过多,肝脏受损,所以容易胡思乱想,情绪烦乱,这也是女性身体虚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现自己情绪烦躁的时候,不妨从养肝血入手;感觉身体疲惫不堪的时候,也可以静下心来,调适一下自己的情绪。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这中间,只因为有“肝”在左右。《养生就是养气血》第四章肾藏志,聪明不聪明就看肾气藏得够不够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意思是从一个小孩的秉性就可以看出他将来是不是有出息。中医认为,聪明与否的关键点是肾。肾藏志,这个志包括“意志”和“智力”,肾气足的话,人的意志力会更坚定,血脉调和,反应能力会更快,人也更加聪明。然而,肾气也容易被消耗掉,它就像银行的存款,需要我们细心打点,节约使用。生活中容易惊恐、害怕的人尤其需要注意保存肾气,多经历一些事,害怕的时候振臂高呼,调动起全身的气血来为肾气保驾护航,一来二去,自然会肾气足,百病除。《养生就是养气血》第五章脾藏意,脾是五脏当中最宽厚的“谦谦君子”“脾居中土,调和四方”,是人离开母体之后气血的主要来源,也是五脏当中最具大家风范的谦谦君子。当人们情绪上出问题的时候,第一个受到影响的是肝,但肝不会白白受着,会把问题“转嫁”给脾。脾承受不了这些重担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要么吃不下饭,要么狂吃不已等。这些举动又会反过来对脾造成严重的伤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脾就相当于军队的后方粮草,粮草出了问题,整个五脏六腑的秩序都会被打乱,“士兵”无心恋战,身体就会百病丛生,毫无抵抗力。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照顾好脾,不要让这位气血“大总管”疲于奔命。《养生就是养气血》第六章肺藏魄,要想气势恢弘先要肺气强盛生活中,那些做事有魄力、果敢的人往往能成就大事,为人所敬佩,人们往往称其有气魄。这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就是肺气强盛。肺主气,司呼吸,人体的气血由脾胃生化出来之后,要进入肺脏再进行调配。肺脏健康的话,指挥调配的能力就强。这就好像一个将领指挥调度的能力一样,底气越足,越能游刃有余。然而,肺是娇脏,稍不如意便会受伤,心情低落了,天气干燥了,都会影响到肺,肺主气的功能就会下降。肺气一降,人对外界的刺激就会格外敏感,变得忧愁内向起来。要想心情高昂,就要保证肺脏不受伤,肺气的出入肃降不出问题。《养生就是养气血》第七章大道无形,道德修养才是让人不生病的良方中国有句古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那些对人宽容体贴,性格宽厚,待人至诚的人,身边往往会有更多的朋友,而他们的身体往往也更健康结实一些。孔子说:“德润身”。其实反映的也是这个现象。道德修养虽然只是心理的事情,但在中医看来,人的生命是由身体和心理两者构成的。二者互相影响,身体不好了心情也难高兴,心理出问题了,身体也会跟着不舒服起来。生命在于运动,但更在于道德修养。一个单纯的运动健将是很难长寿的,必须得劳逸结合,动静结合,将内在修为的锻炼放在一个至高的位置,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长寿、幸福。
本文标题:《养生就是养气血》: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7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