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吉利汽车公司发展之路过20年的艰辛努力,吉利集团终于脱颖而出,成长为寄托着民族汽车工业希望的新兴实体之一。然而,与许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吉利并不以取得的业绩和成就为满足,因为这与始终盘桓在创始人李书福心头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将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透过上述规划,你可以窥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振奋!为了保证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从2004年起,吉利在国内外就开始了艰难的战略布局。其中包括与马来西亚、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签订各种合作协议;在国内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建设组装工厂等等。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了年产20万辆整车的产能。现在,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标志的布局仍在紧张进行中。以全球汽车工业格局为考量、立誓要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李书福,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空前严峻的口吻指出:布局,这是吉利面临的最为紧迫、事关生存的事!吉利的前身1997年11月6日,在中国江南古镇路桥,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把“黄岩县北极花冰箱厂”的招牌挂上工厂的大门。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若干年以后,一个代表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会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工厂中诞生。更没人会想到,从这家小工厂破壳而出的小汽车公司,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会奇迹般地发展起来,朝气蓬勃地走向浙江、走向中国,成为令全世界汽车界都为之震动的跨国企业集团!20年的跋涉伴随着太多的艰辛,也伴随着无上的荣光。吉利人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史诗般的实践,已经历史地镌刻在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上。如今,当我们用更加自信的心情来检视往日的峥嵘时,一种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国人、无愧于民族的豪情,就会像春潮一样,涨满所有吉利人的心胸!由于创始人的志存高远,吉利(bgeelyuedu.com)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开拓之路。打开吉利的创业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冰箱行业,到装潢材料行业,从造摩托车,到造轿车,每一次的转产都意味着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每一次的转产都带来一场脱胎换骨般的阵痛。就是在这种“革命性”的一次一次转产中,吉利的事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传奇般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充满艰辛的再创业,炼就了吉利“顽强拼搏、敢创一流”的企业性格。而正是这种企业性格,激励着吉利人,给每一次的转产,都戴上了值得夸耀的“第一”桂冠。且让我们领略一下那仍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的一个个“第一”的风采吧!首次转产:催生全国第一张镁铝曲面装饰板1986年起步创办“北极花冰箱厂”的李书福,带领一批刚从田间洗脚上岸的农村青年和各地请来的技术人员,白手起家,历尽艰苦,终于把这家小工厂办成了年产值达4800万元的县龙头企业。一战成功,自然让冰箱厂的员工们欣喜万分,但是,这在李书福的眼里并不算什么。1990年,李书福发现进口的装饰板十分畅销,而国内却没有厂家生产这种产品。于是他立即决定转产装潢材料行业,自行研发镁铝曲面装饰板。这是早期吉利人的第一次“自主研发”。然而,这项研发项目除了一个概念,既没有现成的技术资料、也没有样本仿照,全要研发人员来摸索。当时的一位研发成员回忆,那时人员不足、资金有限,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条件。在整整一年零六个月的日子里,所有的研发人员既当技术员,又当操作工,每天都是一身的油污、一身的汗水。他说:“在那时,几个人坐在流水线上用沾满油污的手吃宵夜的场面司空见惯,人要是累得不行了,就蜷缩在某个角落睡一觉,也是常见的情景。”就这样,在经历一次次的试制失败,尝试千百回的从头再来后,1991年7月,中国第一张镁铝曲面装饰板终于研制成功。这一项目的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畅销大江南北,给吉利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992年,吉利装潢材料厂的年销售收入达到7000万元。1993年,销售收入更是突破了1.5亿元!二次转产:催生全国第一辆踏板式豪华摩托车如果说,镁铝曲面装饰板的成功研发是吉利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一次实质性尝试,那么,挺进摩托车产业就是吉利朝自主创新的纵深进行的另一次意义深刻的砥砺。1994年,李书福在国外考察期间给家里打来一个电话,明确指示相关人员,尽快去工商局注册一家摩托车厂。他说,他把厂名都想好了,叫“华田”。造装饰板与造摩托车,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很显然,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转产。万事开头难。在摩托车制造的起始阶段,困难接踵而至,其中最紧要的是要找到对摩托车发动机制造特别懂行的技术人员,否则,制造摩托车只能是一个美丽的梦。李书福绞尽脑汁,八方觅将。他几乎将整个黄岩县与发动机有点沾边的企业翻了个遍,终于得知八一机械厂有一位年近50,从名牌学府出来,一直从事发动机设计研究工作的余挺。于是,李书福立即登门请将。现任吉利华普发动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余挺回忆说:“董事长找我促膝谈心,邀请我加盟吉利,他提出的宏大愿景让我吃惊,真让我有英雄相见恨晚的感觉!”就这样,在余挺领衔下,吉利的摩托车之战很快拉开序幕。依然是夜以继日,夙兴晓旦,废寝忘食;依然是试制、失败,再试制……1994年6月,中国第一辆踏板式豪华摩托车,终于在“华田摩托车总厂”诞生!这款摩托车一推出,立刻轰动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1996年,吉利摩托车的产销量突破了20万辆。这是一匹生机勃勃的黑马,它的一跃而出,彻底打破了国有企业垄断摩托车制造业的格局,引发了以后长达十数年的摩托车生产狂潮!吉利的曲线造车之路转产装饰业和摩托车业的巨大成功,使得吉利的企业资本迅猛增殖,为李书福最终转产汽车和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1997年,李书福决定进入汽车产业!那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一幕。那年的冬天,吉利在临海的第一家汽车生产基地开始破土动工。鉴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基地建设极为低调,大家都以为这里建的是吉利的摩托车厂,没有人知道,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中国第一个民营汽车制造企业即将拔地而起。汽车试制工作在严格保密的情形下艰难地进行着。负责汽车试制的开发班底只有7个人,其中只有3个人在生产卡车的汽车厂呆过。李书福说,“如果说有第四个工程师,而且是总工的话,那就是我!”就是在这技术力量几乎等于零的条件下,吉利的汽车产业开始上马。试制过程的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去说它了,富有戏剧性的是,当汽车研制进行到最为关键的时候,人们发现吉利造的竟然是汽车,这让当地政府官员大为吃惊!1998年8月8日,顶着没有准生证压力的吉利汽车在临海吉利的第一个生产基地正式下线,标志着中国第一个民营轿车制造企业终于呱畈坠地!1997年,吉利出资与四川德阳汽车厂合资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有限公司”,占70%股份。后来,李书福又买到了其他30%的股份,拿着四川吉利的“汽车生产目录”,立即在浙江临海建起了吉利第一个汽车生产厂。可是,四川吉利的生产目录并不是真正的轿车目录,而是6字头的客车生产目录。尽管这样,李书福领着一帮人,还有几位大学汽车专业的教师,开始了造汽车的艰辛之路。吉利集团虽然通过买壳的方式获得了汽车生产目录,但吉利汽车6字头车型的限制,使产品线无法进一步扩大,不能开发和生产真正意义上的三厢轿车。不能开发新车型,或者新的车型无法上目录,这是一个坎。吉利再次走上了买壳之路。2001年下半年,吉利与江南机器厂合资成立江南吉利,准备生产公司新开发的车型。当年底,经贸委正式将吉利列入《第六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这意味着在经过三四年的努力,吉利汽车终于获得了“准生证”。吉利名正言顺地扛起了民族汽车工业大旗,走上了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道路。吉利由此成为全中国第一家,也是当时惟一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自1999年第一辆吉利轿车上市以来,吉利集团已经生产轿车超过26万辆,稳稳地占据了中国汽车低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全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1998年前后,李书福痛感技术人才难得、大专人员难留,决定自己动手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几乎与建设临海汽车基地同步,吉利在基地的附近划出一块土地,创办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和培养专业技师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两校很快获得了成功。紧接着,李书福开始着手创办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2000年3月,位于北京昌平的北京吉利大学工程开始动工。6个月后,吉利大学如期开学,以崭新的校貌迎来了首批学子。北京吉利大学的诞生,除了它奇迹般的建设速度,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后对现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大胆改革和创新。对此,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这样评价:“这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相信吉利大学一定会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作出独特的贡献。”而传媒则惊呼,吉利大学的改革,将在中国教育界引发强烈的“地震”。合理布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李书福告诫他的同僚:“从世界汽车的发展经验看,年销售200万辆是一个汽车公司的生存底线。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不会例外。吉利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否则,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吉利高层作出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跟随什么?超越什么?突破什么?李书福指出,根据吉利现有的实力和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我们只能、也必须跟随国际汽车的发展“路线图”,在发展中寻找战机,倚仗吉利独特的优势,进行战略上的超越和突破。据此,吉利首先在经济型轿车领域进行突破和超越,并取得了成功。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据了5%的份额,其中自由舰成为年度单一品牌的销售冠军。同时,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掌握轿车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发动机、自动变速箱、ESP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或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在此基础上,为实现200万辆的产能,吉利参照国内外汽车公司成功布局的经验,不失时机地开始了扩张,用媒体的用语,叫做“剑指2015”。于是,通过对全国各地市场的调研,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新的总装基地项目逐渐浮上水面。有媒体疑问:吉利为何要“四处点火”?有必要“全面开花”吗?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对此回答:全国性布局,一小半是无奈之举,一多半是势在必行!所谓“无奈之举”,是因为吉利从进入汽车领域第一天起,就很难获得较大的场地。吉利省内现有三大基地,多是从别人手中高价转让来的土地。在宁波基地,由于场地狭小,产能稍稍扩大,厂区的道路就都成了停车场。在临海,现有厂区已使用殆尽,无法再建新的生产线。汽车工业是“脚踏实地”的产业,没法向空中或地下发展,因此,吉利要扩张,必须另觅新地。所谓“势在必行”,是因为吉利的竞争力就在于完全的自主研发和别人很难克隆的低成本。选择在全国东西南北设立新基地,主要理由有三:其一,可以带动当地汽车产业,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其二,也可以减轻国家交通道路的压力;其三,最重要的考量,是保持了吉利汽车的低成本优势,因为就近组装汽车,仅大幅下降的物流成本,就可以有效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总而言之,对吉利来说,时至今日,要么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思进取,结果必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窒息而死。要么突破发展的桎梏,做强企业,化蛹成蝶,最终成为跻身世界跨国公司之列的中国民族汽车代表者。可见,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是吉利这样的民族企业必走的发展之路。退缩不是吉利的性格按照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短短10年,产能要从20万辆跃升到200万辆,巨大的提升量确实令许多人感到不可能,至少是不可思议。然而,当年又有谁能预料,对汽车几乎一窍不通的吉利,能够成为当今中国自主造车的一支主力军呢?!所以,对“习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吉利人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没有把握,关键在于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李书福在吉利20周年司庆时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大胆前进,我们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挑战是什么?无非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和企业文化的竞争。经过20年的实践,吉利已经在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先进技术的掌握、管理的现代
本文标题:吉利汽车发展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49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