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0级预防二班《卫生信息管理》复习资料1卫生信息管理学第一章:1、信息的特性:客观性、普遍性、依附性、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转化性、共享性、可再生性、知识性、时效性2、信息的类型:①按照来源来分:自然信息、社会信息②按照性质来分: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③按照加工深度来分: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④按照实践分类:历史信息、现实信息、未来信息⑥按照信息的运动状态来分:动态信息、静态信息⑦按照对信息的感知方式:直接信息、间接信息3、信息的载体:信息载体在信息传播中携带的信息媒介,是信息赖以负载的物质基础。分为:表意型载体;承载型物质载体(无形、有形)4、信息的形态:数据、文本、声音、图像5、信息管理的含义:微观定义:信息管理就是对信息进行组织、规划、加工、控制,并引向预定目标。宏观定义:信息管理不单单是对信息进行管理,还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进行的合理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的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过程。6、信息资源:狭义:信息内容本身;广义:除信息内容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7、信息管理学:就是研究整个人类社会信息的管理实践活动的环节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8、信息资源的特征:一般特征: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特殊性:不可分性、共享性、时效性、不同一性、驾驭性。9、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信息资源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模式,其管理对象主要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其管理内容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加工、控制;其管理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其管理模式是将信息技术、人文和经济手段相结合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和有效利用。10、卫生信息资源:是指人类在医疗卫生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以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卫生信息资源的内涵:①公共卫生信息管理;②医疗卫生信息管理;③医疗保障信息管理;④药品供应信息管理。12、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①建立卫生信息的基础设施;②建立卫生信息资源管理标准;③制定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例;④健全卫生信息化的重大项目投资管理制度;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卫生信息管理人才。13、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①为提高医院管理绩效提供新途径;②解决卫生部门数据收集混乱的问题;③促进各部门间卫生信息的共享与利用;④确立信息资源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战略地位;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4、卫生信息管理学:研究卫生信息管理实践活动中各个环节与过程及其发展规律与方法的学科。性质:是医药卫生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综合性学科,涉及社会与自然界各个方面,具有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三方面学科性质。15、新医改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公共卫生领域、医疗领域、医疗保障领域、药品保障领域。16、十二五总路线图——3521工程:“3”: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5”:2010级预防二班《卫生信息管理》复习资料2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2”: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例两个基础数据库;“1”:卫生信息专用网络建设,国家卫生网络平台由三级网络构成。第二章1、信息采集的基本原则:①目的性原则;②系统性原则;③及时性原则;④可靠性原则;⑤经济性原则;⑥预见性原则。2、信息源类型:①文献信息源;②数据库信息源;③组织机构信息源;④网络信息源;⑤个人信息源;⑥实物信息源。3、卫生信息采集的主要途径:(1)内部途径:管理部门、专业部门、内部信息网络;(2)外部途径:文献部门、外部信息网络、社团组织及学术会议、政府部门、其他途径(个人交往、大众传播媒介、卫生服务对象等)。4、现代信息采集技术:(1)信息采集技术:①用户可以自己设置信息源和信息类型;②具有信息采集自动化本地化、集成化、最新化的特点。(2)网络信息采集工具:软件工具包(Harvester;WCT)。(3)信息推送技术。5、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集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事物中毒好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来源:①事件发生现场;②各类报告;③各类传媒。7、信息组织的含义:广义:是指在信息活动中,为了控制信息的流速、流量、数量和质量,把采集到的杂乱无章的信息整理为有序状态的活动。包括信息收集与选择、信息分析与揭示、信息描述与存储。狭义:即信息的描述与序化,指利用一定的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的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与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化,从未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流通和组合。8、卫生信息的特点:①半衰期短;②时序性;③数字信息形式的多样性;④概念表述的多样性;⑤模糊性;⑥一致性要求高。9、卫生信息描述的基础工作:①卫生概念的表达;②数据定义;③数据字典。10、数字卫生信息组织模式:(1)微观层面:文件、超文本、数据库、网站;(2)中观层面:信息重组模式——编目,学科信息门户;(3)宏观层面:网络资源指南,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第三章1、信息交流的特征:目的性、双向性、针对性、及时性、实义性2、信息交流技术:(1)传统信息交流技术:语言交流方式、文字交流方式。(2)现代信息交流技术:电报及传真技术;电话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电子出版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第四章1、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特性:集合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开放性。2、卫生信息系统的作用:①减少工作的重复性;②医院管理自动化;③提高收集数据的质量;④临床决策支持。3、云计算:是一个使用方便、按需求通过网络获取共享、可配置的计算机资源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的各种计算资源应该能够在几乎没有人为介入的情况下被快速提供和使用。本质:分布式计算。云计算可分为: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第五章1、公共卫生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为了给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各层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决策信息而建立的一种职能型管理信息系统,即在医疗卫生各个部门内部,以2010级预防二班《卫生信息管理》复习资料3社区人群为基础收集人群的疾病发生和健康状况的数据资料,在进行归纳和处理后,向公共卫生部门的各管理层提供有关人群疾病的发生和健康状况的历史记录信息,如周报,月报的统计结果。从而支持卫生管理者制定有关公共卫生计划、控制、决策的信息系统。2、卫生信息的收集方法:(1)常规信息收集方法:人口登记、卫生单位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2)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快速评价法、现场观察法、个别访谈法、核心群体讨论法、专题小组讨论法、调查、人口监测系统、社区干预效果、研究和政策。3、卫生信息收集的质量控制(提高数据质量的措施):①信息系统设计尽可能简单;②用户参与系统设计;③对程序和定义进行标准化;④建立一个合适的激励机制;⑤设计有效的检查程序;⑥人员培训。4、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缺乏卫生信息学理论研究和科学信息模型的指导;②地区间的差异显著;③卫生信息人才缺乏;④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的标准化建设滞后。5、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严重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事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①突发事件是突如其来的,不易预测的;②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是具有公共属性的;③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8、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应对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9、信息监测预警发布和监督:(1)信息监测:监测信息的收集、值班信息的登记、信息核实记录;(2)预警:①预警规则管理;②数据分析、预警;(3)信息发布;(4)数据分析与展示。10、卫生监督体系:指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对传染病、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以及外来流动人员卫生等方面进行监督执法的工作体系。11、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妇幼保健机构及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各主要阶段的业务和管理等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交换、分析与利用的业务应用系统。12、妇幼信息来源:①常规登记:日常工作记录、常规统计报表;②监测、监督;③现场调查资料。13、妇幼信息分类:人口信息、健康信息、卫生服务信息、卫生资源信息。14、妇幼卫生信息的分析:①各项指标的产出;②指标的动态变化分析;③指标的地区间比较;④指标间的联系;⑤死因分析。15、信息在妇幼卫生管理中的应用:①辅助妇幼卫生工作决策;②监督评价妇幼卫生规划和项目的实施;③妇幼卫生服务评价。第六章1、社区卫生信息系统: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为核心,以基于电子病历的社区医生工作站系统为枢纽,以全科诊疗、收费管理、药房(品)管理等为主要的功能模块,满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经济管理、监督管理和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管理等基本需求。2、“六位一体”:指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3、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简称《意见》。2010级预防二班《卫生信息管理》复习资料44、电子健康档案(HER):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记录,它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生命为主线,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也是一个连续、综合、个体化的健康信息记录的资料库。5、电子健康档案主要满足四大需求:①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医疗质量、节省患者支出;②社区卫生需求:六位一体,健康干预;③公共卫生需求: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卫生事件处理;④卫生管理需求: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第七章1、医院信息系统: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医院及其所属各部门的人流、物流、财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的、自动的管理及各种服务的信息系统。2、建设医院信息系统的意义:①提高工作效率;②减少资源浪费;③加强过程控制;④增强竞争能力;⑤实现卫生资源共享;⑥强化医院科学管理。3、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①以服务为中心的系统;②信息系统平台集成;③支持临床诊疗决策;④远程医疗系统的发展和应用。4、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①临床诊疗部分;②药品管理部分;③经济管理部分;④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⑤外部接口部分。5、电子病历(EMR):是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门诊、住院患者(保健对象)临床诊断和指导干预所使用的信息,系统生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图形、数据以及影像等数字化的医疗服务工作记录,是居民个人在医疗机构历次就诊过程中产生和记录的完整、详细的临床信息资源。6、电子病历的特点:①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实现病例标准化;②传输速度快;③共享性好;④储存容量大;⑤使用方便;⑥成本低。7、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①医疗信息的记录、储存和访问功能;②利用医学知识库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的功能;③公共卫生和科研服务的信息再利用功能;④可将数据库内容定位在文件中的特定位置,且定位准确,实现各种病例数据元素的整合、检索、共享和监控等。8、实现电子病历的难点:①技术方面;②资金方面;③人员方面;④法规政策方面。9、远程医疗的分类: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诊疗、远程教育和
本文标题:卫生信息管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0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