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产房生产手册目录一.耳号系统二.产房目标三.产房人员的责任四.产房的设计及管理五.环境控制六.工作计划七.产房操作规程八.猪群保健九.母猪淘汰规则十.记录一.耳号系统1.左耳代表猪号,右耳代表窝号.窝号:每年最先出生的那窝猪规定为第一窝,依此类推.猪号:用以区分同窝猪的不同仔猪,公猪为单数号,母猪为双数号.2.1,九号应尽量靠近耳根,3,27号应尽量靠近耳尖.3.右耳尖上的缺口代表81号,右耳上的每个孔代表150号.4.左耳的孔代表800号,左耳尖上的孔代表400号.5.耳号一定要准确,缺口位置要易于区别,对耳号不能肯定的猪不能留作种用.二.产房目标1.每周提供190头健康的断奶仔猪;2.平均断奶成活率95%;3.仔猪平均断奶重7.6Kg;4.耳号率98%.三.产房人员的责任(一).给母猪和仔猪提供新鲜干净的水,保证饮水器有充足的水量.(二).提供新鲜干净的饲料:21.根据母猪的需要喂料,一天两次;2.每窝小猪在七日龄时开始补料;3.供料及时;4.不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三).让母猪和仔猪有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1.正确调节窗户和门的开关;2.正确运用保温箱;3.每天检查每栋产房的环境,防止贼风侵入;4.需要时给母猪的脖颈滴水,防止热应激.(四).维持产房内防疫制度:1.总是从产房内相对最干净区到最脏区工作;2.执行全进全出制;3.对产房彻底消毒;4.产房门前设置消毒盆;5.遵守洗猪和断奶程序;6.灭鼠;7.及时处理每天的垃圾;8.及时处理有可疑传染病的病猪.(五).作好母猪和仔猪的治疗工作:1.每天观察每头猪,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2.对拉稀的仔猪,发现一头治疗一窝;3.每头病猪保持完整的记录.(六).完成每天的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工作,对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1.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之内必须打耳号,剪牙,断尾,补铁;2.仔猪出生48小时后进行调圈.(七).执行每周的断奶程序:1.4周龄断奶;2.仔猪称个体重;3.全进全出;4.评价每头断奶母猪,并标记淘汰;35.疫苗注射.(八).设备维修:1.每天检查产房设备,自己或通知维修人员维修;2.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如清洗机等;3.正确使用设备.(九).准确及时的记录:1.保证产房表格的完整性和持续性;2.完成每天的记录工作;3.及时上交报表,字迹要工整.(十).保证产房清洁:1.产房每天都要进行清扫,过道一般不要用水冲,请保持干燥;2.产房使用工具等应放置在固定地点,药品工具等不得乱摆乱放;3.过道每天要清扫,及时清理垃圾;4.搞好公共通道卫生.四.产房的设计及管理产房分成五个区域,可容纳五组母猪,每间产房有24个产栏,五间产房轮流周转使用.产房的五个区域是根据全进全出,四周断奶制,以便于从干净区到脏区而设计的.全进全出保证仔猪断奶日龄的整齐度,简化了记录,从干净区到脏区的流程减少了不同日龄仔猪之间相互接触而感染疾病的机会.五.环境控制(一).宗旨产房要求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条件,一方面哺乳母猪要求母猪较低的温度,其最适温度为13℃;另一方面,新生仔猪要求较高的温度,其最适温度为35℃.保证母猪和仔猪都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我们产房每天都要面临的挑战.(二).办法1.在仔猪出生后7日龄要尽量使产房接近地面的温度在26.7℃,并保持此温度.2.从第10天开始直到断奶,产房DRT每周二按设计要求下调,分娩后第二周下调2℃,第三周3℃,第四周4℃.3.母猪洗浴入产房后,至少用3天时间温度逐渐达到产前标准,4以便于使母猪适应产房环境,减少热应激,这有助于减少死胎的发生.4.高低温度计的设置应接近仔猪活动的高度,使温度计的读数更接近现实,以便更准确的掌握温度变化,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5.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对各种形式补热设备的合理使用,尽可能的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6.因仔猪出生后70%的体能损失是通过辐射和传导散失的,所以产前补热房间、地面、墙壁、顶棚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六.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包括每天工作计划和每周工作计划,目的在于让产房工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知道自己每天该干什麽,哪天该干什麽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一).每天的工作程序:A.8:00-8:10换工作服,吸收消毒进舍.B.产房检查:1.1)治疗盒、笔记本、笔,、碘酒、酒精等.2)查询并记住当天迪卡日;3)总是从最干净区到最脏区的顺序工作.2.进产房之前,换消毒水,并消毒靴子.3.注意进产房的第一感觉:热或冷、安静或吵闹、气味等.4.查看温度记录,治疗记录及死亡记录.5.让每头猪站起来,记录不能站立的猪.6.更换饲料牌喂料量,清除剩料,根据喂料量饲喂母猪.7.开始观察仔猪和母猪.从以下几方面观察:1)从圈后观察;2)每天都要从第一圈开始;3)观察母猪和每头仔猪,记录不正常的母猪和仔猪;4)对症治疗并记录.8.检查水,环境(风扇、保温灯、加热器等),修理损坏的设备.9.将死胎,胎衣,死猪等清出圈外,并做好死猪记录.10.按顺序检查下一圈.11.了解仔猪日龄,出生七日龄后开始给仔猪补料.512.对出生后48小时的仔猪进行调圈.13.记录高低温度.14.清粪,扫走廊.15.分娩产房照看母猪和仔猪;调整保温灯;接产;必要时助产.16.每天的特殊工作.17.产房的环境调节.18.兽医器械消毒.19.填报表.(二).每周的工作计划计划生产要求每周的同一天做同一样的工作,具体安排是这样的:星期一:1.日常工作;2.领一周的药品和用具;3.准备保温箱和灯泡;4.准备哺乳仔猪料和料槽,要求料槽经火碱浸泡后再用;5.特殊工作;6.给星期二断奶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星期二:1.日常工作;2.统计断奶仔猪,评价断奶母猪;3.特殊工作;4.给星期三断奶仔猪注射萎鼻苗.星期三:1.日常工作;2.挑选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作奶妈;3.调整断奶舍环境;4.断奶母猪补耳标;5.决定无价值断奶仔猪;6.断奶;7.冲圈;8.特殊工作.星期四:1.日常工作;2.冲圈,消毒;3.检修断奶产房设备.星期五:1.日产工作;2.准备产房,迎接下一组待产母猪.星期六:1.日常工作;2.洗猪;3.挂分娩卡;4.准备待产猪设备;5.周报;6.制定下周工作计划.星期日:日常工作.七.产房操作规程产房工作流程如下:产房的冲洗消毒→准备→洗猪→接猪→母猪喂料→产前准备→接产→产后护理→仔猪补料→仔猪(育仔舍)→猪群保健→断奶→母猪(配种舍)(一).产房的冲洗和消毒断奶后的产房是相对最脏区,必须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其步骤是:1.包好插座,关上风扇.2.消毒所有易损物品并转走.63.彻底清扫产房.4.用高压冲洗机冲洗产房.1).润湿;2).冲洗包括:水泥地面,漏缝网,料槽,中间挡板,四周墙壁,粪沟顶棚以及常用工具铁铲,铁锹等.5.消毒:1)火碱喷雾,刷栏,床位等;2)火碱浸泡保温箱和育仔板.6.干燥.(二).产房的准备母猪进入产房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断奶以后的空产房是检查设备和设备维修的最好时机.所有设备的维修必须在母猪进入产房之前完成.检查的项目主要包括:饲料槽饮水器、保温箱、门、高低温度表、电源插座、保温灯地板等.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做好以下准备:1.门前的消毒脚盆内有消毒水;2.仔猪补料槽清洗过;3.每栏后门打开,前门插上;4.每栏有准备好的保温设备;5.通风设备运转正常;6.饮水器有充足水量;7.有高低温度表;8.准备好所有表格;9.按产房DRT(最佳温度)渐渐提高产房温度.(三).洗猪洗猪是减少仔猪拉稀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母猪进入产房前必须经过以下洗猪步骤:1.每次洗猪数不得超过4头;2.用温水湿润,打上洗猪皂;3.用刷子刷去母猪身上的脏物及粪便,关键部位是阴门周围、四肢、下腹部(尤其是乳房);4.清水冲洗;5.2%碘酒消毒(关键部位同上);76.最后再次用清水冲洗,洗完的怀孕母猪转到产房.(四).母猪喂料规则1.母猪的正确喂料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减少母猪疾病,增强母猪繁殖力.产房母猪从产仔到断奶的饲喂如下:AMPM总量/天(单位:磅)1Kg=2.201b产前336产前第三天336产前第二天224产前第一天112分娩时011分娩后第一天235分娩后第二天459分娩后第三天6612分娩后第四天6612注意:1)母猪分娩时不要喂料;2)如果母猪剩料,则不要增加喂料量;3)体况较好的母猪(体况3)喂料量不要超过6磅/次;4)体况差的母猪喂其需要量;5)只有母猪吃完料时,才增加1磅.2.对产房厌食母猪的处理:在产房的哺乳母猪如果饲喂不当,很容易发生顶食,见到这种情况应该:81)清除料槽里剩料,停止给料一顿,下次应喂给上次给料量的一半;2)只有当母猪吃完料时,才涿渐加料1磅;3)同时分析不吃的原因,是否患有其它疾病,如果有病,应加以治疗.(五).产前准备1.产房温度:DRT=27℃,湿度:65-70%2.分娩卡上注明预产期;3.分娩前三天每天检查母猪乳房,并将保湿灯放在分娩栏后;4.准备接产用工具;5.分娩前用1%高锰酸钾清洗母猪乳房及阴门,并按摩乳房.(六).临产症状1.不想吃料;2.呼吸加快;3.腹部膨大下垂,乳房有光泽,两侧乳头外涨,用手挤压有乳汁排出,初乳出现后12-24小时内即分娩;4.阴道红肿,行动不安;5.有做窝现象;6.频频排尿;7.破水.(七).接产母猪给予分娩照顾将能减少在生产时或生产后数小时内小猪夭折的数目,例如解除覆盖仔猪的胎膜及弱小猪的急救,小心照顾同时可以减少生产后头几天的其它死亡,因此分娩时必须做到1.有专人看管,夜班按规定值班;2.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应立即用手指将其耳、口、鼻的粘液淘除并檫净,再用抹布将全身粘液檫净.3.断脐,并用2%的碘酒消毒;4.给仔猪补光,保证仔猪温暖;5.帮助仔猪吃上初乳;6.抢救假死仔猪;7.必要时助产;8.记录.9(八).难产的处理1.怎样判断难产:母猪长时间剧烈阵痛,但仍产不出胎儿;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阴门紧张,上个仔猪生下后30-60分钟内不见仔猪出生.2.难产常用工具:碘(2%),助产手套,注射器及针头,催产素,青霉素等.3.难产的处理:1)消毒阴门;2)用肥皂清洗手臂,并用2%的碘消毒;3)戴上手套,掌心向上慢慢进入阴道内,抓住仔猪双脚或上颌部,4)母猪努责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动作要轻,母猪收缩时停止向外拉;5)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6)观察母猪的反应,并用青霉素治疗母猪.母猪难产的比率只有1%,初产的母猪和经产较容易发生难产.人工助产对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迫于不得已,不进行人工助产.难产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是注射催产素,注射量是每一百公斤体重注射1毫升.具体办法是:1)消毒阴门和手臂;2)戴上手套并消毒;3)检查骨盆口有无胎儿,若有则禁止使用催产素,若没有方可按注射量使用,通常情况下使用催产素没有效果时,才采用人工助产.(九).产后护理新生仔猪的打耳号剪牙断脐补铁等处理是在仔猪出生后12-24小时之内进行的,这些处理的好处是便于区分不同的仔猪,促进仔猪的生长,有利于仔猪健康.常用工具:耳号钳、剪牙钳、断尾钳、铁剂、注射器、针头等.A.工作程序是:1.取分娩卡(12-24小时内分娩母猪卡);2.准备工具;3.抓猪称窝重,记录窝重及公猪数和母猪数;4.称个体重,决定猪号并记录;5.进行各种处理并完成记录;106.取下复印纸,挂上原表;7.填写调圈表.B.各种处理方法:1.打耳号:左猪耳号,右耳窝号,保证耳钳锋利,消毒工具.2.剪牙:目的是防止仔猪互斗及咬伤乳头.消毒工具,齐牙根处剪除上下两侧犬齿.3.断尾:目的是减少咬尾发生.长度:公猪为阴囊正上方.4.断脐;以留下3厘米为宜,消毒.5.补铁补硒:每头仔猪200毫克.注射时将皮肤错开,不同窝间要换针头.C.调圈.调圈是将体弱,吃不到奶的仔猪转移给其它哺乳性能好的母猪,使其获得一个功能良好的乳头,调圈一般在仔猪出生后48小时内进行.1.调圈的公式为:4周内平均活产仔数×本组母猪数×平均打耳号率÷能够提供的栏位数=每个母猪哺乳仔猪数本公式的使用因母猪个体而已2.调圈的规则:1)必须是出生48小时后的仔
本文标题:产房生产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0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