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宋时期,有个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叫欧阳修。文章写得很出色,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她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认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理。第一课时:初读感知一、作者其人。二、文学常识。三、字音节奏。四、文章翻译。五、整理字词。★欧阳修其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永安人。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等。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唐)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宋)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文学常识我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礼:礼节。(2)乐:音乐。(3)射:射箭。(4)御:驾车。(5)书:识字。(6)数:算术。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文题解读卖油翁:卖油是老人的职业。翁指老人。标题作用:简洁明了,点明写作对象。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笔记体小说。(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正字音,明节奏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pǔ),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sháo)酌(zhuó)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翻译课文,复述故事★课文理解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擅长凭自夸曾经在放下表顺承斜着眼看表修饰离开只是园子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恼怒的样子就,于是放慢慢看轻、轻视打发于是只,不过斟酒,此指倒油懂得通“耳”,罢了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凭★课文理解你通“耳”,罢了你怎么用同“勺”,勺子表转折译文: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笑着让他走了。【文本初读,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人+事+结果)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问答的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第一段(1):写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及卖油翁对陈尧咨高超的射技不屑一顾的态度。第二段(2):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的高超技艺。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文言知识积累】古今异义词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词类活用①汝亦知射乎()②尔安敢轻吾射()③但微颔之()尝去但安曾经。例:尝射于家圃。品尝离开。例:久而不去。到某处。只是。例:但微颔之。转折连词,但是。怎么。例:尔安敢轻吾射?安全;安静;平安。动词活用作名词,射箭的技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名词用作动词,点头【文言知识积累】一词多义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以钱覆其口()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尝射于家圃()吾射不亦精乎()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其以射而尔代词,代陈尧咨代词,代葫芦介词,凭介词,用动词,射箭名词,射箭的技艺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罢了代词,你1释担而立2久而不去3而钱不湿4康肃笑而遣之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多为连词)表顺承表修饰,可译“地”表转折,可译“可是”表修饰,可译“着”【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徐以杓酌油沥之同“勺”,勺子文言句式:尝射于家圃(状语后置句)自钱孔入(省略句)作业:一、课堂笔记(课本)二、整理文言字词句式(笔记本)三、背诵课文(作业一二拍照提交,作业三随机抽查)第二课时:课文探究一、人物探析。二、故事探析。三、主题探析。四、写作探析。人物探析找出文中描写陈尧咨和卖油翁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或句子,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陈尧咨(善射)卖油翁(善酌)动作神态语言睨之无他,但手熟尔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释担而立但微颔之取置覆酌沥性格:自矜(骄傲自大)骄横无礼、知错能改聪慧沉着不畏权贵对比忿然笑而遣之笑而遣之1.文中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语句:“睨之”“但微颔之”2.文中表现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人物探析卖油翁与陈尧咨之间的一场小冲突是怎么产生和升级的?谁应该承担冲突产生和升级的主要责任?卖油翁化解冲突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故事探析故事探析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从文中找出词语回答。问之(反感、质问)忿然(生气、恼怒)笑而遣之(心服口服)故事探析1.陈尧咨的“笑”有哪些内涵?赞赏、会意、尴尬、解嘲2.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哪个是主要人物?说说理由。卖油翁。首先题目是《卖油翁》;其次,卖油翁的酌油表演,明显技高一筹,作者是详写;再者,作者通过卖油翁揭示“熟能生巧”的生活哲理。所以,这篇文章的关键人物其实是卖油翁。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必要骄傲自满。主题归纳术业有专攻满招损,谦得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通过这个小故事,你能受到什么启发呢?(这个故事让你想起那些名言警句?)写作特色1.欲抑先扬,激起波澜。2.言简义丰,蕴含哲理。3.结构严谨,详略得当。4.运用对比,形象鲜明。5.人物刻画,生动逼真。迁移拓展学习课文后,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感受。范例:其一,勤学苦练、熟能生巧。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究其根由,全在熟能生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如唱歌、画画、体育、手工等)也是如此,只有多实践,多训练,才能熟练,熟练了才能“生巧”。其二,不可自傲,精益求精。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撰自勉联(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使百二秦关归楚所有;苦励心志的人,上天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用三千兵马,就灭亡了吴国。)作业:一、课堂笔记(课本)二、拓展迁移小练笔(作业一二拍照提交)
本文标题:《卖油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07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