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培养基1(g/L):KH2PO41.00;MgSO40.3;NaCl0.1;NaNO32.5;CaCl2·6H2O0.1;FeCl30.01;稻草粉20;pH自然。培养基2(g/L):尿素5.00;KH2PO41.00;K2HPO41.00;FeSO4·7H2O0.05;MnSO4·H2O0.02;MgSO4·7H2O0.5;酵母浸出液0.2;稻草秆20;pH=7.0-7.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培养基(g/L):CMC-Na20;Na2HPO42.5;KH2PO41.5;蛋白胨2.5;琼脂20;pH7.0—7.5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組成(配方):g/L(硫酸铵)2.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1.0g(氯化钠)0.5g(纤维素粉)20.0g(刚果红)0.2g琼脂)20.0g利用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菌种的原理是:1、刚果红可以跟大分子多糖牢固结合。2、纤维素是大分子多糖,跟刚果红牢固结合。3、纤维素酶降解平板中的纤维素成小分子糖,那么刚果红无法与小分子糖结合,就被洗脱下来,呈现透明圈。在通常的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筛选菌种的程序中,先用含有纤维素的平板培养菌,等菌长出来后,把菌体刮离,然后加入刚果红染色10-15分钟,再用NaCl冲洗2-3次,产生透明圈的就是能水解纤维素的菌。也可以把刚果红直接加到平板中,菌在生长过程中也会逐渐形成透明圈,不过前面的方法更为灵敏。那么为什么会有红色水解圈,而第二批能产透明圈呢?实际上,这个纤维素的降解透明圈应该是淡黄色的,而如果随着多糖的分子量的变化,刚果红结合程度就会发生变化,导致颜色組成(配方):g/L(硫酸铵)2.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1.0g(氯化钠)0.5g(纤维素粉)20.0g(刚果红)0.2g琼脂)20.0g滅菌後のpH7.1±0.1(25℃)从深红色到淡黄色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两批染色有不同结果。
本文标题:纤维素培养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2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