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1.镇江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
镇江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王皓冰,刘鹏程摘要:本文通过历史研究发现,晚清民国时期,沪宁铁路的建造,不仅决定了晚清民国以来镇江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而且还带动镇江的商业迅猛发展,致使其城市空间结构在缺失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自发的发生本质性变动。新中国成立初,为了合理分布工业生产的区位,行政指令则成为影响构建镇江城市空间结构的最重要因子。新世纪以来,镇江城市空间结构拓展处于加速期,土地有偿使用、住房货币化的重大推力使得城市爆发式增长,在总体规划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主一副五区”的空间结构。镇江这三个时期,因主导城市建设的力量不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特征也截然不同,前者缓慢有机,后两者规则严整。通过以上历史分期研究,我们分析得出镇江城市发展受到交通力、自然力、行政力、自组织力的共同作用。关键词:镇江城市规划城市结构变迁1引言镇江是中国江苏省所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古时称“润州”。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和国家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汇就中国“江河立交桥”坐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镇江境内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等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长江流域第三大航运中心——镇江港通江达海。镇江凭借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中鲜有衰落,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性城市。在镇江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自组织生长和外来力量的侵入、行政指令的引导都曾主导了城市发展。本文主要选取镇江—这个多种力量冲击,融合,发展的城市,结合历史地图1的方法对其城市空间结构变迁进行分析,试图归纳镇江历史以来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律(见表1)。在镇江的城市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主导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作用力也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历史分期的研究,分析总结镇江城市史上每一次变革性的突破背后的内在机制作用,以期对其他城市历史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1历史地图是通过梳理古代历史图像信息和历史文献中的文字信息,整合到现状要素地图中,达到转译提炼历史信息的作用。 表1镇江历史分期城市空间结构演替资料来源:作者编制2明清时期镇江的城市空间结构隋唐时期,修筑了大京口河道,运河镇江入江口由丹徒口移至大京口。该时期古运河从镇江老城当中穿过。具体的穿越路线是运河自镇江城南向北,自镇江城的南水关进入城市,从城市当中穿过,昀终从北水关流出后,向西经拖板桥,在石浮桥口沿大京口河道入江。值得一提的是,运河在城内穿越的那一段被称为关河。关河为唐宋的穿城运河,它作为大运河运输航道的组成部分直到明代新河道修建2。明清时期,镇江府城为州治中心,管辖着丹徒、丹阳等县城。其形态与格局都体现着中国传统封建城市的特色—“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城郭整体呈长方形,东西延长,南北窄直,整个格局方正,虎踞门、朝阳门、定波门、金银门各执一边,环城有城壕、壕河围绕。东西、南北门均相错布置,城内路网纵横交错,主要为十字形方格网正交,也有与山体水系关系密切的曲线形道路。比较特别的是,北面城墙设有两处夹城(东夹城(晋陵罗城)与西夹城),宛如鸟之双翼,夹辅着州治中心。后又筑了一道土城,作为夹城的外廓,称“罗城”(如图1)。明清以来,镇江作为层级不高的行政治所所在,再加上封建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城市发 2汤雪璇.近代交通方式转型对江南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以镇江老城为例[D].东南大学,2010.DOI:10.7666/d.y1760993. 历史分期 城市主导产业 城市性质 城市空间结构 主导交通方式 明清时期 1906年前 农业和手工业 县治 府城 大市口单中心 运河漕运 晚清民国时期 1906‐1949 轻工业 航运流通 殖民港口城市 “一主一副”:大市口主中心、城西副中心 长江水运 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 1949‐2004 轻工业 航运流通 计划经济下的轻工、航运业城市 “一城两区”:老城中心区、高资谏壁两区 公路 新世纪 2004‐2014 现代服务业 现代制造业 旅游业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三角重要的港口 风景旅游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一体两翼 一核四区“ 高铁 公路 图1 镇江历代城池变迁图 资料来源:作者工作室绘制 展相对缓慢,被限制在唐代罗城的范围内,城市规模与城市空间结构没有出现跃迁式发展。后人主要在明清府城的基础上以修补建筑或加筑城池的方式扩展城市。如太平天国时期,由于抵御江北清军的包围,在明清府城北翼加筑太平天国新城。城墙位于中华路与长江路交界处东侧,城墙截面呈梯形,东西长约25米、高约4.5米、上宽1.1米、下宽1.6米,城墙外侧用石块交错叠砌,中间填以小石块,从原府署后十三门起,经龙埂真上北固山后峰顶,又沿江而西至运河口,再沿运河转南至西城外,筑起的一道新城。但进入晚清民国之后,随着镇江工商业的发展。镇江城市稳定了上千年的空间结构,在滚滚涌来的商流的冲击下而被突破。3晚清民国镇江城市商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变动3.1晚清民国镇江商业发展晚清民国镇江商业的起步是1858年《天津条约》的签订。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在云台山设立租界区3。自此以后长江航运兴起,转口贸易兴盛,城市逐渐向西扩展,城市经济中心也随之由大市口前往城西4。由于古渡口历来是古代人们商业往来的中心,再加上晚清民国外国侵略者在这一带兴办晚清民国工业的刺激,导致了城西地区的跳跃式发展(如图2)。“大市口—大西路—租界区”的空间发展轴形成,大西路兴盛一时、货物往来、商贾云集。沪宁铁路的修通是镇江商业迅猛发展的直接契机与动力。1908年沪宁铁路全线通车,连接长江中下游平原两个昀繁荣的商业中心,镇江的商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也使得镇江的城市性质由低层级的行政治所变为重要的商埠城市。3.2铁路、商业与晚清民国镇江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沪宁铁路的开通不仅带动镇江商业的迅猛发展,而且对镇江晚清民国乃至今天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起了重要影响。沪宁铁路干线由老城西南绕城而出,并有一条货运引线向北伸入长江码头,向。整体形态为“穴”字形,封住了镇江城市向西拓展的空间,因而镇江长期的城市发展空间基本限定在老城及滨江一带。这一阶段,镇江空间结构主要为“双中心模式”,“老城—租 3郑忠.论近代中国条约口岸城市发展特征一与非条约口岸城市之比较[J].江海学刊,2001(4) 4戴迎华.镇江开埠问题略论[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1999(9) 图2 镇江晚清明国时期空间结构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界区”共同发展的空间格局。市区运河以东为主要的行政教育区域,城西滨江一带为租界晚清民国工商业区,其间以大西路这条商业轴线串联,大西路两侧为居住、商业为主的生活区填充。主要现存的历史片区有小码头街,大龙王巷片区。民国18年2月江苏省政府迁镇,曾制定《发展省会及各县市政方案》。开始了大规模拆城、填河、筑路和改建桥梁5。先后建成中山路、中正路(今解放路)等主干道及桥梁和排水设施。开辟了象山码头,吸聚了很多人口与公共资源,形成了早期的“工业新城”。4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变动4.1工业建设的直接影响这一阶段,工业建设直接影响城市的布局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五计划”中相继沿江建设了纺织厂、大东造纸厂、粮储厂、油脂化学厂、造船厂等。这一时期,滨江岸线基本被工业厂区占领,用于人民生活的岸线基本为零。工业化引导城市向北翼拓展,形成了“工业新城、生活老城”的空间结构。1985年总体规划规定老城区原则上不再新建工厂,按“点块式”工业布局,把市区分为以轻工、仪表工业为主的七里甸工业区;以船舶、机械工业为主的官塘桥工业区;以机械工业为主的东南郊工业区;以电力、化工为主的谏壁镇工业区;以建材工业为主的乔家门建材工业基地。同时,受卫星城规划思潮的影响,镇江建设了以港口、工业为主,外贸、商业为辅的大港,交通发达的内河港口的高资。这使得城市平面形态沿江“一字型”展开,形成“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奠定了现代镇江城市格局。由于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快速扩张,东西市区路网逐步打通。4.2工业建设的间接影响工业化的建设也带动了城市其他功能区发展。工业化的推进还推动了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迅速带动了城市产业工人的规模,相应产生了大量居住区的需求,而国家也逐渐纠正了之前重工业轻民生的城市发展方针。这一时期,镇江加强了城市道路的建设,为城市稳步扩张打下了基础。城市道路则要拓宽中山路、电力路、解放路、镇焦路等,新建跑马山路、周家河路、黄山南路等,打通宝塔北路、双井北路、润州山路、黄山北路等。在对外交通方面,建成三茅宫长途汽车站,过境、出境干道均规划为40米宽。在住宅建设方面,规划要求实施“相对集中、街坊结合、临街先行、分期改造”的方针。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相结合,在象山、九里街、宝塔山、七里甸等地发展居民点。在城市公用设施方面。兴建长22.36公里的大环城线与长11.36公里的小环城线道路,合理安排老港港区,保护风景园林,增设商业网点及文教卫生设施等这一阶段功能布局更多体现为城市尺度的分区关系,主城承担居住,商贸,行 5镇江市市志 政,卫生等职能,大港,高资卫星城承担居住,工业等职能,整体上体现了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思想6。行政方针直接促使了城市性质的转变。解放初期,镇江响应国家“以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方针,沿江布置了大量工业厂区。古城区主要承担商业、行政、居住等城市功能。这时,城市发展,居民生活都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城市性质是重要的港口、工业城市。随着工业城市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制定了“调整”的发展方针,镇江城市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转变为我省重要的内河港口,历史文化古城和风景游览城市。主要依托长江发展内河航运业,依托历史遗迹、山水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城市更多地为居民和游客服务。综上所述,解放初期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之间,镇江城市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按照科学规划思想,形成了几个新的空间功能区域,即北部沿江工业区。再加上已有的商业区,城市空间构成布局的空间结构。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重点为改善民生服务,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配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老城居住条件改善。但基本保持了“沿江一字型”发展的特征(如图3),城市骨架继续拓展,城市空间功能不断多样化,标志着晚清民国镇江已从农业封建文明的功能单一的州县级治所,转化为现代工商业文明的综合性城市。这一阶段,主要是政府为主导的行政力在城市发展中起到领导作用,五年计划的作用直接作用在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也在镇江城市结构上刻下了烙印。5新世纪的城市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变动这一时期,镇江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沿江沿路“T”字型发展到“一主一副五区”的组团型城市发展的过程。1993年总体规划将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由原来的“沿江一字型”发展调整为沿江沿路“T”字型发展。近期重点沿江发展,扩充东西两翼;适度沿路向南发展,拉开主城框架。城市布局结构由原来的“一城两区”逐步优化为“一城两翼”,主城与东西翼之间以生态绿地、防护绿地相隔,以快速路、主干路连接。 6镇江市规划草案(1972年) 图3 镇江建国后空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图4 镇江新世纪空间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2002年总体规划要求形成“一个主中心、一个副中心、五个区级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如图4)。一个主中心即大市口中心区,以此为核心向外
本文标题:21.镇江城市规划与空间结构变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3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