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GPS静态控制测量精讲
GPS静态控制测量GPS的发展由来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58~1964年美国研究建立完成为舰艇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既“子午卫星系统”1973~1994年美国研究建立完成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组成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GPS卫星组成,其中21颗为可用于导航的卫星,3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每颗GPS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地面监控部分一个主控站位于美国克罗拉多的法尔孔空军基地,它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对GPS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它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发布指令,当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替代失效的工作卫星工作;另外,主控站也具有监控站的功能。五个监控站除了主控站外,其它位于夏威夷、阿松森群岛、迭哥伽西亚、卡瓦加兰,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三个注入站位于阿松森群岛、迭哥伽西亚、卡瓦加兰,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注入到卫星中去。地面监控部分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相应的用户设备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GPS定位原理简单的说,GPS定位原理是空间距离后方交会GPS定位的误差源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与传播途径有关的因素与接收机有关的因素其它因素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中心偏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多路径效应接收机钟差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GPS控制部分人为的影响数据处理软件的影响GPS定位方法根据定位所采用的观测值根据定位的模式根据获取定位结果的时间根据定位时接收机的运动状态伪距定位载波相位定位绝对定位相对定位实时定位非实时定位动态定位静态定位GPS控制测量优点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须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坐标系统坐标系的分类GPS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大地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WGS-84坐标系北京-54年坐标系西安-80年坐标系七参数转换法(布尔沙模型)四参数法技术设计项目来源测区概况工程概况技术依据施测方案作业要求观测质量控制数据处理方案介绍项目的来源、性质介绍测区的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经济发展状况、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介绍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等介绍作业所依据的测量规范、工程规范、行业标准等介绍工程的目的、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等介绍测量所采用的仪器、采取的布网方法等介绍工程的目的、介绍外业观测时的具体操作规程、技术要求等,包括仪器参数的设置(如采样率、截止高度角等)、对中精度、整平精度、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等作用、要求、GPS网等级(精度)、完成时间等基线解算和网平差处理所采用的软件和处理方法等内容GPS布网等级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为:其中::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a:固定误差(mm)b:比例误差(ppm)D:相邻点间的距离(km)测量分类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ppm)相邻点距离(km)A≤5≤0.1100~2000B≤8≤115~250C≤10≤55~40D≤10≤102~15E≤10≤201~10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D级网为工程控制网E级网为测图网。对于不同等级的GPS网,有下列的精度要求:(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中海达GPS创中国GPS第一品牌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GPS布网形式点连式边连式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到后面的同步图形具有较好的图形强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选点原则测站点开阔无电磁波干扰源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测点易保存15度上空开阔离无线电发射台距离200米离高压线距离50米观测站附近不应有大面积的幕墙,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GPS硬件介绍一、开、关机1、开机:按电源键1秒钟2、关机:按电源键3秒钟GPS工作方式的设置卫星灯接收等状态灯工作模式基站(电台)基站(GPRS)移动站(电台)移动站(GPRS)静态1、在开机状态下2、按F键等卫星灯、接收灯、状态灯同时闪2次后松开3、再按F键N次,卫星灯、接收灯、状态灯三灯状态不同,则工作模式不同注:代表灯亮4、按键,确认目的:有的GPS具有多种功能(静态、基站、移动站),做不同的功能就要做相应的设置特性:默认上次设置操作步骤面版灯指示电源灯:常亮,则有电慢闪(1次/秒),则电量不足常亮过程中闪N次(N次/分钟),则表示电池电量N=4,100﹪~75﹪3,75﹪~40﹪2,40﹪~卫星灯:常亮,则锁定卫星(一般情况)慢闪(1次/秒),则没有锁定卫星(一般情况)常亮过程中闪N次(N次/半分钟),则表示琐定了N颗卫星GPS工作方式不同,接收灯和状态灯状态不同静态方式接收灯:不亮状态灯:根据设置的采样间隔闪基准站方式(电台)接收灯:交替闪烁状态灯:基准站方式(GPRS)接收灯:闪(设置好基站,频率默认1秒)不闪(没设置好基站)状态灯:常亮(已登陆GPRS),否则没有移动站方式(电台)接收灯:慢闪(1次/秒),则收到基站差分(一般情况)不闪,则没有收到基站差分状态灯:慢闪(4~1次/15秒钟),则收到基站差分的强弱(4—强,其次减弱)不闪,则没有收到基站差分移动站方式(GPRS)接收灯:闪(收到差分,频率默认1秒)不闪(没设置好基站)状态灯:常亮(已登陆GPRS),否则没有GPS静态野外观测1、对中整平GPS。2、测量仪高。3、开机观测。4、做好观测记录。(1)点名(不大于4位数,只能是数字或字母)。(2)时段(同一点、同一天『北京时间第一天的8:00~第二天的8:00』观测N次就为N)。(3)仪器高度(4)开机记录时间(在状态灯闪时开始记录)。(5)关机记录时间(6)仪器号(7)日期5、同步观测一段时间后关机搬站(注:是以晚开机时间为准,距离不能超过50公里)(方法一:傻瓜式观测)GPS静态野外观测1、对中整平GPS。2、测量仪高。3、打开GPS。4、操作遥控器。(1)按ON/OFF(3秒)打开遥控器,蓝牙连上GPS。(2)按MENU—查看STA状态是否为3D,是,则进行下步操作;否等待。(3)按C,返回主界面—按ENTER(4)设置—ENTER。(5)采样间隔—ENTER—C清楚—输入间隔—ENTER—ENTER(6)截止角—ENTER—C清楚—输入间隔—ENTER—ENTER(7)返回—ENTER(8)静态—ENTER(9)新建—ENTER(10)文件名—ENTER—输入4位点名—输入时段—确定—ENTER(11)天线高—ENTER—C清楚—输入天线高—确定—ENTER(12)确定—ENTER5、同步观测一段时间后关机搬站(注:是以晚开机时间为准,距离不能超过50公里)6、按ON/OFF(3秒)关闭遥控器(方法二:遥控器输入测站信息观测)GPS野外观测注意事项设置GPS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同步的几台GPS要设置相同)级别项目BCDE卫星高度截止角(°)15151515观测时段数≥4≥2≥1.6≥1.6时段长度(s)静态≥240≥60≥45≥40快速静态-----≥15≥10≥10采样间隔(s)静态3010~3010~3010~30快速静态-----5~155~155~15使用对讲机、手提电话等无线设备与GPS距离10米GPS处于静态模式(中海达GPS)开机观测后就不能再动仪器
本文标题:GPS静态控制测量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35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