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下册)
2017年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下册1、难以去除的口香糖难以去除的“口香糖”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口香糖残渣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增长生活常识。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和课堂的讨论,为处理口香糖污染出谋划策。情感目标:经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护环境卫生,提高公共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口香糖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为环保做好事的习惯。三、教学难点:认识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研究消除口香糖残渣的方法。四、课前准备:课前学生组成小组,自行查阅有关资料。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细致地去想想,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着这样的镜头。镜头一“悄悄”将口香糖吐在公交车上镜头二广场的口香糖随处可见,“城市黑斑”不少镜头三清理人员用手要一点点抠着人们随地吐出的口香糖镜头四校园中多少教员反复重申请不要随意吐、抹镜头五青少年、儿童,用手和口交替玩弄口香糖在这一幕幕下,我们又该去说些什么呢?2、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这些“黑色数字”吧!2004年国庆节后,据有关部门统计,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就发现60万块口香糖残渣,经实地测算,刨去纪念碑、纪念堂的面积,平均每平方米有5块口香糖残渣。而要彻底清理这些残渣必须使用特制的清洗液和铁铲、铁刷两样工具,清洁工要先戴上白手套,将特制清洗液倒在黑残渣上,当残渣软化后,用铁铲砸二三十下使残渣表面断裂,然后用钢丝铁刷横刷纵刷80到100下,直到黑色痕迹消失。据计算,清理一块口香糖残渣需要36秒到1分半钟,清除一块口香糖残渣至少需要花费1.1元。看到如此种种,我们不该去一起关注口香糖的问题吗?不该一起去呼吁些什么吗?不该从自身中去做些什么吗?(一)交流讨论,引发思考。1、交流查阅的资料,了解口香糖的成分和性质。从资料中了解到,口香糖的主要成分是糖粉、糖浆以及胶基,糖粉和糖浆都是溶于水的,在口腔中咀嚼时会随着唾液慢慢溶化掉,经过人们咀嚼后吐出的主要是胶基。胶基具有很强的黏合性,这就是为什么地上的口香糖痕迹不容易清洗的原因。胶基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橡胶和碳酸钙。一般口香糖弄到了衣服上,头发上黏糊糊的,越清洗越费劲,它的残渣也不易分解,将它埋在地里对土壤也有很大污染。2、给口香糖算笔道德帐2002年10月,从北京天安门广场清理口香糖残渣工作中了解到,卖一块口香糖0.2元,清理一块口香糖残渣要花费1.10元。拒市场销售额计算,北京一年消耗8700万块口香糖,都吐在地上,要污染1.74万平方米的地面。3、展示摄录的口香糖残渣污染的地面。(有学校的操场、有小区的公园地面、有街道的路面……)与美丽的建筑形成对比。4、讨论组小结:(1)口香糖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如果粘在地上便很难清洗,进而对环境造成损害。乱吐口香糖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当看到环卫工人在一点一点地清理地上的口香糖残渣时,你会怎么想呢?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请不要乱吐口香糖。(2)和乱扔废纸、瓜果皮等物相比,随地乱吐口香糖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容易传染疾病,其严重程度并不亚于“随地吐痰”。试想,一块口香糖在你的口中停留很长时间后,虽然让口腔清新了,但也带上不少细菌,如果你随口吐出,一定会给别人带来新的“污染源”,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请不要随口乱吐口香糖。(3)乱吐口香糖者,影响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形象,还会影响他人的心情。试想,如果你踩到了他人随地吐的口香糖,那双崭新的皮鞋被这倔强的黏稠物缠住不放,或者粘到鞋底,再次迈时一步一粘,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所以为了你自己不被口香糖缠上,请不要随地乱吐口香糖。既然口香糖对环境有如此严重的危害,那么如何才能减少口香糖对环境的污染呢(二)交流设想,制定方案。1、多多进行宣传教育。比如电视上多做这方面的广告,大街小巷、公共场所多张贴这方面的宣传画,经常提醒大家。例如:树个“标靶”。在一些公共场所,尤其是在一些青年人喜欢去的地方设立一些小靶子或者一些卡通像。有些卡通上还写着一些字,比如“你有口香糖么?”“有本事你就用口香糖粘我。”“你能击中靶心么?”吸引人们投掷嚼剩的口香糖。这样,就可以用一种很有趣的办法把嚼剩的口香糖集中起来,随后的处理就方便了。2、厂家最好开发环保型口香糖。3、发现乱吐口香糖的人就罚铲一小时口香糖,惩罚的人体会到清除口香糖的困难后就不会再乱吐口香糖了。4、登记乱吐口香糖的人的大名,并把每天吐口香糖的人名登在报纸上,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很没面子,也就不敢乱吐口香糖了。(四)行动起来,消除口香糖污迹。1、怎样从我做起,保护环境呢?不吃口香糖,在社会上不随地乱丢口香糖残渣;每当吃口香糖时,要把口香糖残渣用纸包好,再投放到垃圾筒里。2、用心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小区清除口香糖污迹。从活动中体会消除口香糖残渣的艰难,并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3、学生写建议,宣读倡议书,发保护环境、清除口香糖污迹的宣传单。(五)课外延伸。1、口香糖只是环保的一个小小的部分,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你们发现我们身边有哪些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吗?(一次性的饭盒,白色污染,难以处理;一次性筷子,浪费树木,助长了乱砍乱伐,等等。)2、我们只有一个家,一个地球,为了我们自己的明天,我们应该怎么样让他永远美丽呢?(达成共识————互相监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家上台签名,表示环保的决心。2、白色污染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通过调查、计算、讨论,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基础知识;2.通过真实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二)能力方面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2.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资料,使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学难点运用网络资源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1)硬件方面:网络教室(2)软件方面:相关环保网站、多媒体教学网系统等活动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段有关“白色污染”的视频。2.教师引导:从这段录像上,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二.联系实际,调查计算。1.收集统计数据①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全班呢?②调查每个年级有多少人?算一算全校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完成下面统计表。③全校同学的家庭每天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平均数)④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呢?⑤如果一个塑料袋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请你计算一下全校学生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地,占地多少平方分米?⑥我们现在上课的这个电脑室大约有150平方米,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铺地,大约可铺多少个电脑室?2.小结:看了上面统计的数据,你有什么感想呢?三.主动探索,自主学习1.过渡:同学们想知道更多有关“白色污染”的知识吗?2.教师提供搜索路径,学生分组上网浏览、搜索、下载有关“白色污染”的文字或图片。3.学生汇报展示获取的信息,教师及时进行评价、交流四.制作读书卡片1.过渡:同学们,说到不如做到,还是让我们行动起来吧!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根据你们刚才下载的文字或图片制作有关保护环境、清除白色污染的读书卡片或电子作品。2.小组合作制作读书卡片或电子作品3.轻音乐伴奏五.作品的展示与评议通过广播向其他学生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师生共同评议。六.总结交流,反馈提高1.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实践活动,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更好地来保护环境,消除白色污染。2.教师小结:同学们,塑料袋是有毒的,而且在十几年内是不会被分解吸收的,把这些塑料袋扔在地上,会污染大片大片的土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有人称我国的城市是被垃圾所包围的城市。虽然,我们每人每天扔1个塑料袋好像不多,但如果全校、全城、甚至全国算起来的话,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因此,保护环境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3、遗弃的电池(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合理地进行推断和预测,获得“发现──探索──分析──评判”的研究方法。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精神,更好地形成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学习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二)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怎样落实在行动上。对数据的合理分析。(三)教学过程:(1)查一查:学生通过课前在图书馆或网上查阅废电池处理的资料,了解情况。(2)看一看:教师利用电脑图片,展示废电池的危害性及日常生活中的处理情况。通过查阅、观看,可激起学生心中的波澜,促使学生去思考。(3)想一想:为了美好的生活和人类的健康,我们能做点什么呢?(引出课题)(4)组建:动手组建“热点调查”节目,成立“小记者”站。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不急于让学生马上去调查,而是通过组建“热点调查”节目,来为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展开调查搭建舞台,成立“小记者”站,可使学生真正成为问题的参与者,能带着热情、任务去展开调查。(二)分组活动(实情调查亲自体验)1.活动一“小记者”培训:(1)此次调查的目的、问题、对象是什么?(2)你选择哪种调查方式?样本如何选取?在调查时应注意什么?(3)请你参照课本附录(1)自主设计调查问卷。自主设计调查问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设计时也可能会出现缺乏针对性、合理性的调查问卷,例如:有些项目写成了废电池的危害等。因此,安排(4)。(4)组内交流调查问卷,取长补短,及时改进,小组统一通过“交流──改进──统一”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助中完善调查问卷,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2.活动二“小记者”出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进行抽样调查。让学生回归社会,获得第一手材料,体验“社会人”的辛酸,从而锻炼意志品质。3.活动三“小记者”回站:分小组交流调查中的感受、体验,准备下阶段工作。交流有助于学生内心世界的表露,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三)科学探究(整理描述严谨思维)学生从调查问卷上只能粗略地认识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精确、理性地认识问题,必须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1.思考我们如何用所学知识,将数据整理描述出来呢?(学生讨论,达成共识)2.操作先制作调查统计表,整理数据,填人表格,然后针对整理结果,绘制统计图形。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及算法化,框图化,程序化的思维方式。(四)合作交流(分析数据发展思维)1.思考针对调查结果,你对废电池的处理有哪些发现和建议?2.交流召开信息研讨会,分组交流,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小组长进行汇总。只要学生想说、敢说,能表明自己的观点,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3.预测学生往往会出现对问题把握不准确,建议容易忽略缺乏实用性、创造性的情况。4.措施各组选派“热点调查”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用榜样激励的方式可让学生改进学习,同时由学生主持节目,还可增强学生“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才能。5.点评教师点评,并作出总结性评价,活动结束。(五)自我反思(小结评价优化思维)(1)写一篇简单的调查报告(增加家长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收录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2)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满意的调查报告在网上发布,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评价)学生通过反思,可理清调查程序,优化思维。安排调查报告,网上发布信息这两个作业,一方面可多元化地评价学生,激励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将研究成果向社会发布,从而使本节学习更具开放性。4、电子垃圾一、活动内容:生活中电子垃圾与环境污染问题二、主题目标:1、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有关电子垃圾的知识,使同学对电子垃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处理资料的能力。3、通过小组活动和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能力,获得实践体验和感受。三、活动准备:1、事先查阅有关电子垃圾与环境污染的相关资料。2、建立专题网站,收集部分资料。3、准备相机等设备记录部分活动过程。4、联系旧电器回收及处理利用站,进行参观采访。四
本文标题:环境教育教案(五年级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4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