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学习交流报告(赵旭阳)
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学习交流报告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赵旭阳一、学习目的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转型之际,我校面临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契机。为了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加强院系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学校领导高瞻远瞩,选定了国际上应用型大学转型较早,校企合作办的非常成熟的德国作为学习榜样,选派我们22名成员于7月12日至7月25日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进行为期2周的培训学习。二、学习内容此次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一)听课学习1.应用科学大学的体制和职责及其在德国高校体系中的地位(来汉瑞教授)2.博洛尼亚进程——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弗尔根教授)3.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弗尔根教授)4以能力为导向的考试(来汉瑞教授)5如何把企业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如何建立校企合作网络、校企合作的形式(舒勒教授)6.中德合办专业——以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为实例(舒勒教授)7.外部认证作为质量保障的工具(来汉瑞教授)8.教学评估作为质量保障的工具(来汉瑞教授)9.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参观测量实验室(霍夫曼教授)10.高校国际化、国际合作(鲍艾尔老师)11.模块与教学计划的编制及操作流程(莫格瑞特女士)1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输入式教学转变为输出式教学(缪瑟尔教授)13.高校、院系管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马耶尔教授)(二)座谈交流座谈交流主要安排相关对口院系、专业建设进行深入交流以及与留学生和合肥学院交换生进行交流。(三)现场参观考察学习主要参观了该校的校园、金工机械实训基地、通讯自动化实验室、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的植物园。另外,还参观了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校园、不莱梅应用科学大学及马格德堡大学。三、学习收获回顾这2周的紧张学习,收获颇多,不仅了解了德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地理环境,更主要的是对德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体制、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有了更深、更直接的了解,尤其是德国教育中的以人为本、一丝不苟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留下了深刻印象。收获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1.对欧洲高校体系的了解和认识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资本主义发起地,不仅工业发达,而且教育基础雄厚。德国又是欧洲老牌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达,高校林立。但是,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德国高校分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职业技术)大学两大类,也是发展应用型大学最早的国家。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欧洲教育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革。1999年在意大利小镇博洛尼亚召开了推进欧洲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改革,成为“博洛尼亚进程”。作为职业教育发展较早的德国,在“博洛尼亚进程”中处于较好的地位,16个联邦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高等院校法,所以联邦制是其重要原则;艺术、科学、研究和教学自由进行,但教学自由不得违反宪法。在德国,共有427所高校,其中综合性大学108所,应用型大学215所,师范类、神学、艺术类合计75所,行政管理专业大学29所。所以应用型大学是其高校体系中自成一体的支柱。近20年来,应用型大学招生人数增长幅度远远超过综合性大学。科研和教学与实际紧密结合(教学中结合实际,专门设计实践模块)是其重要特点。因此,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德国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实用型人才。也使得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当前,我国要将高校分为综合性和应用性两类大学,与德国有相似之处。我校的发展办学定位是:地方性、应用性,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吻合。因此,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对于我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2.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是在德国排名第三的较好的应用型大学。该校创立于1971年,是由奥斯纳布吕克工程学校和奥斯纳布吕克园艺学校合并而成,是一所年轻的应用型大学。该校有奥斯纳布吕克和林根两个校区,设立四个学院和一个研究所,分别是经济和社会学院、信息和工程学院、农业和园林景观设计学院、音乐研究所,共有学生12600名。该校设有65个本科专业、25个硕士专业、4个MBA专业,330教授和讲师。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习科学的基础上获取从事工作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资格;培养本专业和非本专业领域内的能力;促进跨学科间的合作;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实现了从实践导向性向应用型的转变,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获得职业资格,能够直接上岗就业。他们的成功经验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学生不仅具有科学知识、还培养团队精神,企业有接收学生的文化,不愁找不到工作。成功因素是:①教师:除了拥有学术资格外还都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②企业咨询:在专业设立时企业提供咨询。各企业均有专家咨询组,将要求提供给学校;③实践:所有专业都规定至少有一个实践环节,第六学期在企业实习,由企业员工和老师共同指导;④科研:科研不是孤立的教师教授行为,通过与企业共同进行项目,将应用型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⑤严谨、朴实的态度和高效的工作作风。学校师资人数不多,但配置合理,且工作效率高;教师的工作态度严谨,表现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每个方案、模块都经过精心设计,十分严谨,他们的教学档案也很规范、全面,教学环节(实验课、实践课)的记录很认真;学校教学资源配置合理,讲究高效利用。3.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办好应用型大学应该有一支应用型教师队伍,教师必须有在社会、企业工作3年以上的经验;教师队伍中必须有部分企业业务骨干参与。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也重视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每年举办培训,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老教师不做强行要求。德国高校很重视对人才的引进,虽然他们引进人才也按照考察、试讲的程序进行。但是要简单一些,没有上级部门约束,院系认为需要某名教授,进行考察、试讲合格即聘用,在学校备案即可签订聘用合同。4.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校企合作如何将企业引入高校?这次学习的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做的非常成功。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引企业进入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网络-校企合作模式”。其主题就是“结合实际的模式”。四、学习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经验,对办好应用型大学的思考1.转变观念,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前教育部已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和应用型两类。我校被划到应用型院校。办好应用型大学。第一,要从高校管理层面转变观念,从制度体制上服从应用型要求。第二,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办好应用型大学,政府职能部门的观念转变也是必不可少的。办好应用型大学不只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事情,离不开政府支持。当然,不是政府的直接干预和大包大揽,而是政府出台相关规定,约束企业有义务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让企业承担学生实习实践的责任,将来对学生、企业、社会和高校来说多方受益。所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观念转变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高校,院系管理层,特别是教研室层面至关重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应该体现应用型。通过学习,发现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设计是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借鉴。教研室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制定者和实施者,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教研室的作用至关重要。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奥斯纳布吕克一样科学大学的教学模式由原来的输入式转变为输出式教学,更加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值得我们借鉴。2.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我校的对外交流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学校领导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使得我校近年来的国际交流如火如荼,步步深入,对我校发展的指导带动作用日趋显现,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①应进一步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深入了解先进国家教育动态,开门办学,走出去,引进来。鼓励年轻教师出国学习进修,高自身素质;②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资源和有利形势,既要把我们的学生送出去,也要引进国外学生;③改革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实用性,提高学生英语读写和语言交流能力;④寻找突破口,选择见效快的院系、专业作为试点先行。3.建立一支应用型师资队伍①打破目前人才引进的束缚,引进有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②改变考评、评职过程中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改变唯论文、唯课题论,突出应用性;③建立新的师资培训机制,要求35岁以下青年教师必须到企业、事业单位等能够锻炼实践能力的地方定期接受锻炼;④把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引进到学校,作为实践课教师。4.推行模块化教学按照博洛尼亚进程,德国的应用型大学已经将课程体系转变成为了模块化。模块化的主要特征是明确的素能目标,即规定了明确的素能框架标准,实行了以能力测试为导向的考试模式,更特殊之处是实践部分。就一个专业的整体而言,模块化的教学体现了素能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导向并且在时间和内容上具有紧密的衔接性。这种模块化的教学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遴选一部分专业先行实行模块化教学,成熟后逐步推行。5.实行高效的校企合作借鉴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引企业进入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网络-校企合作模式”。将应用性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主线;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活动安排上形成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过程;建立高校教学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校企合作网络;完善、强化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公司的实习锻炼制度,明确、细化任务,使学生、企业都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使得学生由学校到企业真正能够得到锻炼,能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即能上手;应用性使得高校的知识得到转换,科研很快转换成生产力,真正为企业解决难题,为企业服务。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教学、科研、学生实习与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将企业的问题形成科研课题,企业、学校、老师、学生均受益。6.改变现有的评估以及教学评价方法应用型大学与综合性大学有很大的区别,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应用型大学的评价机制要转变,不能用老的眼光,用评价综合性大学的方法来评价应用型大学;对教师的评价也要转变,研究型大学主要看科研、论文,而应用型大学就要看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在职称评定上也应转变观念,改变方法。对于教学评价,世界各国各大学都要求进行教学评价。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评价,但我们的评价基本上是课堂教学评价,而且主要针对老师。评价标准为统一制定的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大部分院系以学生评价为准,也有院系使用学生课堂评价加院系评价,各占一定比例。不管那种评价都有部分老师有意见,各院系也很难做,这项工作又必须做。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做的很好,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评价是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结合实际性与对实践的重要性、总体性评价(见附表)。即考核老师教学情况,也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比较全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学风,值得借鉴。五、学习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我院下一步设想最终学习的目的是落实,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思考、消化,积极借鉴有益的方面,改进我们的不足,从以下几方面具体抓起,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1.学习德国应用型大学办学理念、经验,探讨改进培养方案,在部分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2.师资队伍建设向应用型转变3.引进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学方法:输入式教学向输出式教学转变。4.梳理现有的校企合作情况,把企业引进教学,建立校企合作网络,建立完善的模式。六、学习体会这次为期2周的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的学习,内容安排非常紧张,感觉时间短暂。因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总想尽可能的多学点东西,可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多年来未有如此深入认真的坐下来学习,但这次真正坐下来认真地听了、记了、思考了。虽然中间有点身体不适,但还是坚持听课,认真记笔记。真是收获甚多,受益匪浅。所以,在此非常感谢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安排这次意义非凡的学习!感谢团员在我身体不适时给予的帮助,顺利完成这次学习任务。这次培训学习不仅学到了德国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经验,也深刻感受到了德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德国之行虽然没有看到美丽的山川河流,但是看到了德国优美的环境、环保理念、行为等,古朴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特别值得学习的是德国人严谨的工
本文标题:赴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学习交流报告(赵旭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5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