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智力理论智力的概念: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理论: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智力理论此阶段的智力理论主要以心理测量学为基础。心理学家们用当时颇为流行的因素分析法去解析智力,通过因素分析探索智力的构成因素,进而认识智力的内核。许多颇有影响力的智力理论,比如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瑟斯顿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三维结构模型等,都从属于这一理论阵营。这些智力理论,都承认存在着一个一般的智力。(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1904)关于智力结构的一种学说,由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他用因素分析方法,分析被试者的各类测验成绩时,发现有一个因素与各类工作均有关,称为普通智力因素(G);但有些人数学测验成绩较好,而语文测验成绩较差;另一些人则相反。他认为这些差别或特长提示另一种因素的存在,即特殊智力因素(S)。理论:1904年斯皮尔曼(C.Spearman)提出了智力结构的“二因素说”,即‘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按二因论之要义,人类智力内涵,包括着两种因素:一为普通因素(generalfactor)简称G因素;另一为特殊因素(specificfactor),简称S因素。按斯皮尔曼的解释,人的普通能力系得自先天遗传,主要表现在一般性生活活动上,从而显示个人能力的高低。S因素代表的特殊能力,只与少数生活活动有关,是个人在某方面表现的异于别人的能力。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者,就是普通能力。评价:斯皮尔曼的这一理论是最早的智力理论之一,把这一理论放到当时流行的遗传决定论相比,无疑是对智力落后教育的一种鼓舞,智力落后儿童的一般智力低于正常儿童是绝对的,但是也有些特殊儿童拥有一些特殊的能力,因此对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可能性在理论上给予了支持。但是要指出的是改理论无疑过于简化和不成熟,因此又无法给智力落后教育带来更多的方法的改进和原则的探索。(二)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理论: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提出了“智力三因论”,他认为可能有三种智力:1、抽象智力(AbstractInteligence),包括心智能力,特别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能力。2、具体智力(Concreteintelligence),即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3、社会智力(Socialintelligence),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为了测量抽象智力,桑戴克还与其同事设计了CAVD智力量表。C.A.V.D.是量表中四种内容的代号:C-填空补缺:A-算术;V-词汇;D-执行指示,主要测量抽象智力。这个量表共有17组测验,每组测验反映一定的智力水平。最低的第1组测验运用于三岁的儿童,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对最高水平的第17组测验,还感到困难。每组测验由40个项目构成,平均含有4种内容,每种内容各占10个项目。(三)瑟斯顿的群因素论(1938)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L.Thurstone)提出智力的群因素论。他认为,智力是由一群彼此无关的原始能力构成的,各种智力活动可以分成不同的组群,每一群中有一个基本因素是共同的。他对56种测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把智力归纳为7种基本的心理能力。1语言理解能力(V):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由词汇测验测量。2言语流畅性(W):语词联想速度和正确的能力。3数字计算能力(N):数字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4推理能力(R):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5机械记忆能力(M):机械记忆,包括强记单词、数字、字母的能力。6空间知觉能力(S):运用感官及知觉经验以正确判断空间方向及空间关系的能力。7知觉速度(P):迅速而正确地观察和辨别事物的能力。瑟斯顿曾根据上述7种基本心理能力编制了著名的基本心理能力测验,但测验结果和他的设想相反,各种能力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尤其在年幼儿童中表现的更为突出。这样看来,二因素论和群因素论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后来,瑟斯顿本人也承认可能有一种总的智力(globalintelligence),但他继续强调分析各自的因子对智力的决定性作用。评价:斯皮尔曼和瑟斯顿都修正了自己的学说,二者趋于接近。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现在可以称为“一般因素--群因理论”,而瑟斯顿的群因素说现在可以称为“群因素-一般因素理论”。瑟斯顿所提出的七种基本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工作者研究智力结构的重要资料。在现代智力因素理论中,他的群因素论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自从群因素学说提出后,智力因素研究转向对智力的深入的因素分析,此后形成两种倾向:一种是构造包括普遍因素和各种基本能力在内的智力等级体系,另一种是在独立的智力因素之上建立智力结构模型。(四)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1961)1961年英国心理学家弗农(P.E.Vernon)提出了智力层次结构理论(hierarchicalstructuretheoryofintelligence)。他以一般因素为基础,设想出因素间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G);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V∶E)及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K∶M),叫大因素群;第三层为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像生物分类学的分类系统那样来划分智力的结构。评价:弗农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比智力二因论和智力群因素论前进了一步,即在G因素和S因素之间增加了大因素群和小因素群,明显地改变了把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对立的局面。(五)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1963)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B.Cattell,1905—1998)把塞斯顿的七个基本因素分成两种智力,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等。与晶体智力相对应的概念。流体智力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而晶体智力则并不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晶体智力主要指学会的技能、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①流体智力是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②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常识等记忆储存信息为能力,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六)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模式理论(1967)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在二十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即操作过程)客观对象(即内容),产生知识(即产物)的过程。智力的操作过程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5个因素;智力加工的内容包括图形(具体事物的形象)、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行为(社会能力),共4个因素;智力加工的产物包括6个因素,即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这样,智力便由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二、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兴智力理论随着对智力认识和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智力学说,智力领域的研究重又出现繁荣景象,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取向,产生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智力理论,在各种新兴的智力理论中,有些智力理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建立了重要的地位,并形成了与传统智力理论相抗衡的强大力量。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理论(七)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1983)理论: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他在《智能的结构》(FramesofMind)这本书里提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九个):1.逻辑(Logical)2.语言(Linguistic)3.空间(Spatial)4.音乐(Musical)5.肢体运作(Kinesthetic)6.内省(Intra-personal)7.人际(Inter-personal)8.自然探索(Naturalist)9.生存智慧(Existential)评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以多维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加德纳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随着智能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在具体的评价操作方法上,加德纳推荐了“学习档案”的评价方法。(八)斯滕伯格的三因素理论(1985)评价:斯滕伯格的智力理论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成分、经验和情境,它们代表了智力操作的不同方面。他的智力理论也被称为智力三元论。成分智力是指个人在问题情境中运用知识分析资料,通过思维、判断推理以达到问题解决的能力。它包含有三种机能成分。一是元成分,是指人们决定智力问题性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分配资源的过程。例如,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时分配在每一段落上的时间是与他要从该段落中准备吸收的知识相一致的。这个决定就是由智力的元成分控制的。二是执行成分,是指人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如词法存取和工作记忆。三是知识习得成分,是指个人筛选相关信息并对已有知识加以整合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经验智力是指个人运用已有经验解决新问题时整合不同观念所形成的创造能力。例如,一个有经验智力的人比无此智力的人能够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环境;他能较好地分析情况,用脑筋去解决问题,即使是从未遇到过的问题。经过多次解决某个问题之后,有经验智力的人就能不假思索、自动地启动程序来解决该问题,从而把节省下来的心理资源用在别的工作上。有些人能很快做到,有些人却难以做到这一点。这种能力就称为经验智力。情境智力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学得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应对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不同的。区分有毒和无毒植物是从事狩猎、采集的部落人们的重要能力,而就业面试则是工业化社会的一种重要情境智力,他们的情境智力是不同的。评价:斯滕伯格的理论得到了对大脑前额叶受损病人的研究结果的支持。例如,有一位以前很成功的物理学家,因为偶然的事故前额叶受损,痊愈后他虽然仍有很高的智商分数,却不能继续他的工作。他能按指示程序进行工作(如开车),但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显然,这种人的行为缺少了智力中的一些重要成分,而这些成分却没有被大多数智力测验测量出来。三元智力理论是当代智力理论的代表之一。它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相契合,并将传统智力理论中的智力概念扩大了。因为传统智力测验所测的智商只是智力三元论中的成分智力。同时,该理论更贴近生活实际,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智力状况。(九)情绪智力理论1990年萨拉维和梅耶尔首次提出了情绪智力。1995年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更提出了情商概念,并使其家喻户晓。1997年萨拉维和梅耶尔修订了其情绪智力模型,提出情绪智力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知觉和鉴赏表达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3.情绪的理解和感悟4.情绪的成熟调节。(十)斯滕伯格的认知成分理论(1985)理论:20世纪60年代认知科学兴起。此后,由于它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在信息加工的理论框架下,试图探讨人类智力的内部信息加工机制与过程。在这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属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nber9,1985)提出的智力认知成分理论。斯坦伯格认为智力结构由“成分”组成。所谓成分,就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据成分的概括水平或功能可对其进行不同分类:1.据成分概括水平分类可分为一般成分、类成分和特殊成分。一般成分指所有智力任务操作所必需的成分,类成分指至少两种任务必需的解决某类任务的成分,特殊成分只是单一任务操作所需的成分。斯坦伯格以一个等级结构来说明这三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但并未
本文标题:智力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6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