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 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蒋村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培训院感控制重要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卫生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不断从制度建设着手,建立医疗质量管控评价体系,进一步明确医院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责任、义务和应当遵循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减少医院感染、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2、医院消毒隔离技术规范3、医院感染监测规范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6、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7、医院手术室管理规范8、医疗废物管理规范9、抗生素合理使用管理规范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两个基本的环节。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消毒。消毒灭菌的基本要求•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程度1、高度危险性物品:穿过皮肤/黏膜进入无菌组织、器官或与破损组织、黏膜皮肤密切接触的物品。如口腔科的车针、手术室器械、腹腔镜。--灭菌:灭菌剂2、中度危险性物品: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如胃肠镜、呼吸机管道、压舌板、体温计等。--高/中水平消毒:高/中效消毒剂3、低度危险性物品:有微生物但一般无害,达到一定量需要处理。如地面、便器、被褥、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低水平消毒:低效消毒剂或清洁即可。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1、某些化学消毒液对人体皮肤黏膜有损害的,消毒。灭菌后需要冲洗干净放可使用2、多数物品消毒/灭菌后需要干燥备用,带水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造成再次污染,如压力蒸汽灭菌后干燥、体温计酒精消毒后干燥备用、氧气湿化瓶用84消毒液消毒后干燥备用等。3、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无菌使用,防止再次污染。4、必须彻底清洗,是消毒/灭菌成败的关键。5、带水的物品防入液体化学消毒剂中,会降低有效浓度6、注重消毒/灭菌因子,充分暴露于作用因子下,对作用剂量、浓度、强度和时间必须保证,才可以确保其消毒效果可靠。消毒隔离措施一、无菌操作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2、做各项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操作后应洗手。3、按要求做到正确洗手、手消毒以及使用手套。每项操作之间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管理1、有消毒隔离制度2、布局流程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3、台面、地面保持干净、干燥、无污垢。4、物品严格定位放置,标识明确;一次性物品与非一次性物品应分层摆放5、确保无菌物品无过期;无菌物品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时间6、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7、止血带一人一巾一用8、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9、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锐器盒置于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10、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紫外线灯每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并用“红”表示做好记录。一年更换灯管一次。(计数持续增加,检查清洁和更换灯管时均应有记录。)11、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先清洁伤口,后感染伤口依次进行12、流量表和氧气湿化瓶等正确处理13、室内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物品、速干手消毒剂等,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三、中医诊室要求1、诊室配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清洁剂、手消毒剂干手用品2、保持物体表面及诊疗床清洁,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如有污染及时更换3、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物品使用后按规定清洗、消毒、灭菌4、进行针灸穿刺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5、针灸针具做到“一人一针一用一灭菌”6、火罐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7、拔罐、刮痧、中药足浴等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相关器具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人一用一灭菌”8、一次性针灸针具、中药足浴一次性塑料袋连同足浴液严禁重复使用三、病室消毒隔离管理要求1、定时通风换气。(病房应至少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2、对病人床单位保洁实行一床一巾一消毒,普通患者床单每日清洁至少一次,被患者血液、体液、呕吐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床栏,小剂量的污染可直接用含有消毒剂的抹布擦试,如果污染量大,先用含有消毒剂的吸湿材料包裹转移污物后,再用84液抹布擦试,最后用清水擦试。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床栏消毒频次应每日2-3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按要求进行终末消毒处理。3、更换的被服等应放于指定位置(污物筒内),不在病室内、走廊清点。4、住院病人床上用品每周更换一次,病人被送手术后更换床上用品一次,出现污迹随时更换。5、有严重感染、特殊菌株感染及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设立相对的隔离单元,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多重耐药菌)6、病房地面每日湿式清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消毒液拖地7、病床用湿式清扫,扫床时刷子应包已消毒的湿毛巾,一床一用一巾,病人床头柜每日用消毒抹布擦洗,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离院,转科或死亡后,所有用物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四、医疗器械、用物消毒管理要求:1、凡灭菌后的物品,必须保持无菌状态。高压灭菌包(棉布包装材料)有效期为一周,疑有污染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2、无菌物品定点放置于清洁、干燥、离地面20-25CM以上的柜内,有合格标志及有效期,过期物品应重新灭菌。3、无菌物品一人一用一灭菌。4、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需拧紧盖口),容器每周更换消毒2次。置于无菌包中的一般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5、无菌棉球开启需注明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安尔碘开启需注明时间,用后拧紧瓶盖,时间不得超过7天。6、无菌盘须注明铺盘时间,超过4小时不得使用。7、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开启的各种溶媒(除静脉用药外)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8、连续使用的吸氧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须每日更换。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9、体温计(腋探)一用一消毒,使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干燥待用。10、止血带保持干净、清洁,每天集中清洗一次;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用后立即清洗,用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11、尿袋及引流袋每周更换1次,有污染立即更换。固定尿管每两周更换一次。胃管每月更换一次。12、血压计袖带:用0.05%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晾干,每周更换。污染时随即更换。13、血压计、听诊器:保持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14、治疗车、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人病房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15、拖把、抹布应分室专用,并注明标识。用后清洗悬挂备用(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区、走廊、厕所)(红色-厕所;黄色-病房;蓝色-公共区域)安全注射•注射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安全注射是阻断医院感染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基本路径和有效措施。•1.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率≥90%;行为依从率≥80%;操作正确率≥85%;•2.医疗卫生机构安全注射用具选用正确率100%;注射后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率100%;•3.医务人员注射相关锐器伤发生率较基线下降≥10%;•4.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安全注射质控覆盖率100%。安全注射要求•一、无菌操作技术方面•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2.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3.消毒剂在有效期内使用。•4.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其针头不能重复使用(需要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5.皮肤消毒后应完全待干后再进行注射。•6.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7.注射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8.皮肤消毒后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9.必须使用多剂量用药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次使用。•10.操作后应进行手卫生。安全注射要求•二、锐器伤防护方面•1.禁止双手回套针帽。•2.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3.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时,需戴手套。•4.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6.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安全注射要求•三、医疗废物处置方面•1.锐器盒需防渗漏、防穿透。•2.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3.应正确使用锐器盒。•4.锐器盒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5.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五、消毒效果及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环境:规范要求属二类环境;其管理参照手术室标准。•监测要求:每季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标准值:≤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数应≤5CFU/cm2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并记录。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监测种类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监测要求每锅每包每周指示胶带指示卡生物指示剂记录灭菌时温度、压力、时间置于无菌包中央(最难灭菌的位置医疗废物管理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应严格分类放置。医疗废物用黄色垃圾袋包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袋包装。医疗废物分五类1、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2、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3、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5、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三不准:不准混合放置医疗废物,不准取出已放入容器中的医疗废物,不准运出未达包装要求的医疗废物。•三禁止:禁止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存放地点倾倒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造成医护人员感染的常见因素有哪些?常见于意外事故,如被利器刺伤、不加防护而接触传染性物质等因素所造成。职业暴露预防措施:•1、做好标准预防:概念: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如何正确的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必须清洁双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与面部吻合严密。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将所有固定口罩的绳索系好,或将口罩的橡皮带固定在耳朵上,口罩藏有铁丝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梁上,以防止漏气。口罩受污染时应立即更换。•3、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工作时,必须佩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4、在进行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除需佩戴手套和口罩外,还应带防护眼镜;当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有污染操作者身体的可能时,还应穿上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服;•5、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若手部皮肤存在破损时,必须戴双层手套;血液和体液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1、针刺伤的处理: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碘伏或安尔碘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NS冲洗干净;立即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根据暴露源及伤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2、溅污或浸泡所致的污染:迅速、敏捷地按常规脱去帽子、口罩、手术衣流动的净水冲洗污染部位3、污染眼部等粘膜时,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对粘膜进行冲洗。(注意要持续按压)手卫生•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
本文标题:基层医院院感知识培训-蒋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6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