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论)全套课件
决策论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第二章确定性决策分析第三章风险型决策分析第四章不确定型决策分析第五章多目标决策分析第六章序贯决策分析第七章竞争型决策分析——博弈论第八章决策支持系统目录第一章决策分析概述第一节决策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一、决策分析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与管理学家西蒙(H.A.Simon)提出的现代决策理论,他指出“管理就是决策”,突出了决策在现代管理中占有的核心地位。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对决策常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认为决策就是做出决定,仅限于人们从不同的行动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拍板”;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相当于决策分析,它把决策看作一个过程,即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第一节决策分析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二、决策分析的基本要素(鸡蛋煎饼案例)(一)决策者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二)决策目标决策者必须有一个希望达到的明确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三)决策方案存在着供人们选择的不同的决策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四)自然状态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各种状态。(五)决策结果即各种决策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所出现的结果。(六)决策准则它是评价方案是否达到决策目标的价值标准,也是选择方案的依据。第二节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一、决策分析的分类(一)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根据决策者具有个人身份和组织身份这样两种身份,可以将决策分为个人决策和组织决策。(二)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三)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根据问题出现的重复性及决策程序的规范性,可以将决策划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第二节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四)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根据决策问题所处的自然状态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五)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按决策过程的连续性分类,可将决策分为单项决策和序列决策。(六)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按决策所要求达到的目标的数量,可以将决策划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七)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按决策问题的量化程度,可以将决策分为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第二节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二、决策分析的原则(一)信息准全原则准确、完备的信息是决策的基础。任何决策都要从收集、分析信息入手。(二)效益原则这里的效益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决策所要取得的效益;其二是指决策过程本身的效益。(三)系统原则决策应坚持系统的原则,坚持局部效果服从整体效果、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谋求决策目标与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使决策从整体上最优或令人满意。(四)科学原则决策应运用决策科学的理论,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先进的决策手段。第二节决策分析的分类及其基本原则(五)可行原则决策方案必须是可行的,实施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六)选优原则决策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寻求优化的目标及优化地达到目标的行动方案。(七)行动原则在选定最优或满意方案之后,还必须把方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规划上,并付诸实施。(八)反馈原则决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决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九)民主原则决策时应坚持民主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充分调动各系统、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求高效率、高效益地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一、决策分析的基本步骤一个合理、科学的决策过程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发现与分析问题;确定决策目标;拟定各种可行的备择方案;分析、比较各备择方案,从中选出最优方案;决策的执行、反馈与调整等。这五个步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图1-1决策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一)问题分析问题的存在是决策分析的前提,所有的决策分析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决策对象的现实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存在的需要缩小或排除的差距。(二)确定目标目标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决策系统所期望达到的状态,它是拟定方案、评估方案和选择方案的基准,也是衡量问题是否得以解决的指示器。确定目标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其一般步骤如图1-2所示。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图1-2确定目标的一般步骤要正确地确定目标,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的针对性。(2)目标的需要和可能。(3)目标必须具体明确。(4)目标的约束条件。(5)目标体系。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三)拟定方案拟定方案就是寻找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决策者应在客观环境及自身条件的允许下,根据决策目标及搜集整理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地拟定出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四)选择方案选择方案是决策分析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从狭义讲,选择方案就是指做出决定,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拍板”;从广义上讲,选择方案还包括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因为,只有在对各种方案进行科学而严密的分析与评价之后,方案的选择才有科学的依据,从而避免选择方案的盲目性。(五)实施方案方案选定后,决策分析过程还未结束,因为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特性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差距,理论的可行与否最终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决策方案也是如此。要保证方案最终可行,必须将方案付诸实施,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案的真伪。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二、关于追踪决策追踪决策是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所进行的一种补救性的新决策。表1-2列出要进行追踪决策的各种可能的情况。主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主客观情况基本不变原决策正确追踪决策实施原决策错误追踪决策表1-2追踪决策现状原决策第三节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追踪决策追踪决策的基本特征:(1)回溯分析,是从原决策的起点开始,按照决策程序,对原有决策的产生环境、主客观条件逐步地进行客观分析,查找失误点及失误的原因,以便及时做出修正。(2)非零起点,是指追踪决策是在原有决策实施的过程中发生的,由于原有决策的实施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实施结果对决策条件及决策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客观环境本身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使得追踪决策产生的时点已不再是原有决策产生的那个时点了。因此,追踪决策时应充分注意各种变化对决策过程的影响。(3)双重优化有两层意义:①要在各个新方案中进一步择优,新方案优于原决策的方案;②新决策优于原决策,追踪决策的预期执行效果应优于原有决策的可能的执行效果。(4)心理效应是指应尽量消除原有决策失误对内部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决策者在原有决策失误的情况下,能够再次以客观公正的、积极的心态进行追踪决策;同时,应注意不要对外泄露有关决策失误及追踪决策的信息,以避免引起连锁的社会心理反应。第四节决策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概述一、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当决策者掌握的数据不多、决策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并且难以用确切的数量或数学模型表示的情况下,决策者通常只能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凭借其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分析能力,运用系统的、逻辑的思维方法,把有关资料加以综合,进行定性的分析、判断和推理。第四节决策分析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概述二、决策分析的定量方法决策分析的定量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历史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和其它分析技术建立起可以表现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它进行决策的方法。现实中的很多问题都可借助这种方法进行分析,如,如企业生产中的配料、下料问题、总产值、利润额、产品的生命周期等。三、综合决策由于决策分析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在使用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决策结果比较切合实际,提高决策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应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形成综合决策法。本章小结决策分析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它包括决策者、决策目标、决策方案、自然状态、决策结果和决策准则等几个基本要素。本章结合其要素对决策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决策分析是一个包括分析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评价方案、实施方案直至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信息准全原则、效益原则、系统原则、科学原则、可行原则、选优原则、行动原则、反馈原则等。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当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决策方案存在重大失误时,要进行追踪决策。要做好追踪决策应掌握其基本特征,如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效应等。在决策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方法。这种方法对能够量化的指标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且同时考虑不能量化的因素,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较优的决策分析方法。第二章确定性决策分析第一节确定型决策分析概述一、确定型决策分析的概念和运用场合构成一个确定型决策问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存在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2)存在一个明确的自然状态;(3)存在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多个行动方案;(4)可求得各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从上述的分析可知,确定型决策分析适用于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客观情况只有一种的场合,即在确定的环境下只有一种自然状态的场合。第一节确定型决策分析概述二、确定型决策分析与运筹学运筹学是辅助决策的工具,它为决策者提供定量的决策分析方法,是与决策理论关系密切的应用科学。运筹学强调最优决策,这一点在确定型决策分析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这些解决确定型决策问题的运筹学方法都是为决策问题寻求最优解。可见,运筹学为确定型决策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科学方法。本章主要介绍确定型投资决策分析。第二节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与计算一、现金流量及货币的时间价值(一)现金流量所谓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企业现金支出和现金收入增加的数量。一个项目的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现金净流量三个具体概念。(二)现金流量的估计对作现金流量估计的投资决策人员来说,应该尽量做到:(1)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协调和一致;(2)每个参与估计的人员使用统—的经济假设和标准;(3)在估计中没有稳定性偏差概念。(三)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货币时间价值(补充):(1)利率(或利息率、利润率等)概念利率:一定时期内(一年、半年、月、季度,即一个计息期),所得的利息额与借贷金额(本金)之比。如果将一笔资金存人银行,这笔资金就称为本金。(2)记息的形式--单利和复利利息的计算有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之分。①单利计息指仅用本金计算利息,利息不再生息。单利计息时的利息计算式为:n个计息周期后的本利和为:本利和=本金(1+n*利率)②复利计息。是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即除最初的本金要计算利息外,每一计息周期的利息都要并入本金,再生利息。利率期利息/本金100%货币时间价值(补充):资金等值原理:某一时点的资金,可按一定的利率换算至另一时点(复利方法),换算后其绝对值虽然不等,但其价值是相等的。这一原理叫做资金等值原理。这一过程叫做等值换算。例如:现在的100元与一年后的l06元,数量上并不相等,但如果将这笔100元的资金存入银行,且年利率为6%时,一年后的本金和利息之和为:F=100(1+6%)=106。即,在年利率为6%的条件下,现在的100元与一年之后的106元,则两者是等值的。“折现”或“贴现”: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现值”:将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后的资金金额。“终值”或“将来值”:与现值等价的将来某时点的
本文标题: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论)全套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57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