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九龙街道杨庄小学巩莉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摸球游戏--可能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的结果;3.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过程目标: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情感目标:1.感受可能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培养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学难点: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究过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扑克牌。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引出课题“可能性”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休的照片并讲述一休的故事。师:国王嫉妒一休的聪明与勇气,处处为难一休。有一天,国王把一休关进了死牢。按照法律规定,死囚在临刑前还有最后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大法官拿来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生”和“死”两张纸条,一休摸到“生”则可以生还,摸到“死”便会被国王处死。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休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生1:一休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生2:他有可能会摸到写有“死”的纸条。(师板书:可能)师:可是国王偏偏想让一休死,于是国王派人偷偷拿走了袋子写有“生”的那个纸团,换成了一个写有“死”的纸团。师:这回,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一休摸纸条,结果会怎么样?生1:一休一定会摸到写有“死”的纸条。(师板书:一定)生2:一休不可能摸到写有“生”的纸条。(师板书:不可能)师:一休难道就真的没救了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一定发生、可能发生、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可能性,相信通过学习,我们一定能救出聪明的一休。(板书课题:可能性。)【设计意图:一个一休的故事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用一个疑问促使他们思考,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一)一定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你来抓牌我来猜的游戏,比比谁最会玩!师:游戏规则:1.请4位同学上台,一人抓一张拍;2.抓完后放回,摇匀。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袋子,里面装着好多扑克牌,你们随意从中抓一张牌,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你们信不信?生1:信!生2:不信!师:让我们拭目以待。哪四位同学想上台尝试抓牌?好,请abcd四位同学。师:我猜是红色。生:对了!第二位同学师:我猜是红色。生:对了!······师(故作疑惑状):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摸出来的都是红色的?谁来猜一猜?生:我猜这个袋子里装的都是红色的扑克牌。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人摸出的都是红扑克牌。(验证袋子里的扑克牌)师:因为袋子里装的都是红色的扑克牌,所以大家摸出来的都是红扑克牌。那如果我们继续不停地摸下去,会怎么样呢?生:我们一定能摸出红扑克牌。师:有没有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牌呢?生:不可能。师:所以,从这个袋子里抓出红色的牌是确定的。一定不能摸出黑色的牌也是确定的。(板书:确定的)(二)可能的师:同学们,你们也准备了和老师一样的袋子,现在就让我们在小组内来进行摸牌游戏。每组准备了一个袋子,装有红、黑两色扑克牌。让学生有顺序的摸,摸出了什么颜色的,分别记录在老师课前给大家发放的探究一统计表上。(师巡视,参与)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的同学摸出红色的,有的同学摸出黑色的。师:你们是用的什么方法来记录你们的数据的?生:用的数字123师:有没有同学用的其他方法呢?生:我们用的画正字的方法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的呢?生:因为我们班以前唱票的时候就是用的画正字法,很实用,方便。师:特别好,善于将数学课堂外的知识迁移的课堂上,非常好。师:那么,哪位同学又能告诉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有的红色,有的黑色?谁来猜猜看?生(猜测):里面有红色的扑克牌,也有黑色的扑克牌。师:(验证)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测,把袋子里的扑克牌倒出来看一下。师: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摸下去,会怎么样呢?生:(推理)可能摸到红色的,也可能摸到黑色的。师:摸到红色牌或者黑色牌是不确定的(板书:不确定)(三)可能性有大有小师:现在我们的袋子里全部都是三张红色牌三张黑色牌,另外老师还提前给大家发放了三张红色的牌,现在把这三张牌再加进去,再摸牌会有什么样的情况呢?生:可能摸到红色,也可能摸到黑色?生:我猜应该摸到红色的可能性更大。(板书可能性)师:哦~这是我们的猜测,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吧。每组抓牌十次,记录抓牌结果在探究二统计表中。师:请同学们每组代表汇报自己组内的统计结果,老师填总得统计表:生:一组红色几次,黑色几次······生:这个探究活动告诉我们,虽然事情的发生的不能确定的,但是可能性有大有小,哪个颜色的牌多,哪个可能性就大。师: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全部总统计表,如果单独看一个小组的数据,是不是有时候不能得出我们的结论,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研究一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应使用尽量多的统计数据,这样才比较准确。(四)拯救一休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别忘了一休还在生死线上,现在我们就来救一休,谁有好办法呢?(学生汇报各种方法。)师:我们来看看一休的方法.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偷偷地告诉了一休。一休想了一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来破解国王的毒计。临刑前,当大法官把袋子拿来,要一休选择“生”、“死”时,一休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了肚里,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大法官着急了,其他大臣说别急,看看袋子里剩下的是什么,就知道他吃的是什么了。三、走进生活——应用“确定、不确定”(一)看谁说的快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3、三天后下雨()4、太阳从西边升起()5、人用左手拿筷子()6、地球绕着太阳转()7、把一个铁块放入水中,铁块沉底。()8、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9、我期末考试数学考100分。()10、苹果是红色的。()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大小”(一)看谁说的快1、微乎其微()2、难于上青天()3、大海捞针()4、十有八九()5、万无一失()6、百发百中()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可能性,需要大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设计“猜、做、辩、玩”这四个方面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调动了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口,多种感觉器官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不过在第二环节做游戏的时候可能会无法控制课堂纪律,这是我将要注意的方面。五、课后作业师:1.完成课后习题二三题;2.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思考,从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是红色的可行性是多少,可不可以尝试用分数表示,如果是红心呢?
本文标题: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06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