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考试卷讲评课教案青云一中【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查,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明确上课专心听讲,答题时认真细心及平时做好全面复习的重要性。2、通过讨论错题答案和教师的简单讲评,使学生总体掌握并巩固该单元各项知识内容和各种答题技巧。3、拓展学生的单元知识内容并促使部分差生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及薄弱环节。矫正试卷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巩固检查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对比法,归纳法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没有解决的问题。3、整理学案,记忆重点问题【课型】讲评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学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统计好全班的平均分,优分率,及格率,部分题目的得分率和学生易错的各种答案,并分析学生各题得分高低的可能原因。【学习过程】一、教师介绍测试基本情况:1、介绍本班测试成绩(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表扬进步学生和优秀学生名单。2、分析测试成绩优势与亮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好;整合归纳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卷面良好,态度积极不足之处:知识点记忆模糊,混淆、遗忘;没有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现缺漏、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二、学生自查,合作探究(选择题)1、自查及讨论:(1)对试卷进行查漏补缺,检查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哪些不该错而错了等。对错题用红笔圈出,并自查错题的原因是属于粗心之误还是没有真正掌握,对拿准答案的错题及时改正巩固。(2)有疑问题目可以小组内讨论确定答案,然后再改正。(3)小组讨论仍有疑问的问题用笔标出,以备全班师生共同探讨。2、师生共同评析疑难问题: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基本上反映了本试卷的难点,也是多数同学共同的错题),先由学生解答,正确与否教师最后一定要明确和强调。3、精讲点拨: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到农村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命题意图]此题为否定性选择题,意在考察与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结果无关的事件,可用排除的方法。4、补偿训练1、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A.完成了全国的统一B.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C.消灭了孙传芳、吴佩孚的主力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2、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B.国共两党齐心协力C.人民群众支持配合D.北洋军阀不堪一击3、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C.遵义会议的召开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是()A.井冈山根据地B.陕甘根据地C.左右江根据地D.中央根据地5、经验分享(选择题)1、认真审题,圈定关键词。2、正确解读材料的含义3、注意提取有用信息。三、学生自查,合作探究(材料题)1、分析材料题的失分原因及解决方法失分原因:(由学生分组讨论,在全班交流讨论,由教师总结,并提示解决办法)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语言表达不完整(可提出具体问题,并指出错误)解决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问题;(2)思考要解答的关键点;(3)在脑中整合所学有关知识(找出问题—思考方法——找出要素——具体分析——整理作答)2、小组讨论错题:要求:小组讨论,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错题改正。3、精讲点拨(材料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2)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独立领导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还进行了哪些努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找到了一条怎样适合中国革命的道路(针对不同学生错误进行具体分析)4、补偿训练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2)说一说毛泽东为什么到井冈山去建立革命根据地?(3)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归纳总结,共同提高1、一条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2、两次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两次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3、三种精神: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五、反思由学生自己分析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第三单元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2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