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9年春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5页2019年春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须将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上方横线上。(2)请你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30题,共60分。1.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A.创建新中国B.实现祖国统一C.进行土地改革D.恢复国民经济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开始于()A.中华民国的成立B.渡江战役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一五计划的完成3.2019年10月1日,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A.促进朝鲜统一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C.为了保家卫国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5.“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6.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7.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9.“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10.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下表是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构图(%)由下表可以得出我国当时正在采取的措施是()农业比例手工业比例工商业比例个体经济3.7个体手工业8.3私营1农业合作社96.3手工业合作社91.7公私合营99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C.建设东北工业基地D.设立经济特区12.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5页事件是()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文化大革命”结束13.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14.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①土地改革②三大改造③“大跃进”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15.1958年,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大约出动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炼铁)、群(群众运动)”。小土炉、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A.土地改革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6.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称赞我国许多科学家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其中的杰出代表有“两弹元勋”()A.袁隆平B.王进喜C.邓稼先D.焦裕禄17.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兰考有一首民谣:“故道黄河东流去,留下一片黄沙地。党为了咱除‘三害’,派来一位好书记。”民谣中的“好书记”是()A.王进喜B.邓稼先C.焦裕禄D.孔繁森18.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2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这一事件突出反映了()A.民主与法制被践踏B.党内出现叛徒内奸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上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A.三大改造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B.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农村生产力C.“大跃进”造成三年经济严重困难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22.下图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A.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D.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23.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两个凡是”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代表”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5.歌曲《我生在1978》唱到:“爷爷说那一年变化很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地分啦!北京城开了一冬天的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它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热烈的影响。歌中唱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①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②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④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起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6.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下列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①1950年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八年级历史试卷第3页共5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A.上海浦东开发区B.海南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29.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30.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以阶级斗争为纲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二、材料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31.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变化行业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629.212.8重工业17.627.325.4(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1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2分)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2分)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32.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邓小平材料二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材料三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八年级历史试卷第4页共5页大都市。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2分)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2分)(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
本文标题:2019年春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27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