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一)
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一)摘要:职业教育能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合理解决职业教育教师的各种待遇等问题,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探索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新路子。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指出:“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呢?他认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当前,职业教育的招生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有的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也出现流失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职业学校缺乏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一个始终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正确分析现状,利用优势,突破难点,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者比例为1:O.6,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的要求相距尚远。区属农村职业中学,教师结构失调的矛盾就更加突出。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校因没有专业教师干脆不开专业课,使职教普教化。2.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素质不够理想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尚不够理想。以专任教师的学历为例,职业高中专任教师中学历不合格者占59%。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有些职业学校“讥不择食,采取若干应急措施,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如由联办单位派的科学技术人员,虽具有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等长处,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经验。由文化课教师改行的教师虽有较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从社会上招聘的退休科技人员、能工巧匠虽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有的还缺乏专业理论。由非师范高等院校分配的毕业生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专业训练,往往基础理论也讲不清,条理性差。3.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倾向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倾向。优质师资“东南飞”。从地域看,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流失严重;从专业看,一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英语、通信等)教师流失严重这一现象不仅边远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也存在;从人员看,流失的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从流向看,多是朝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效益更优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普高热”导致中职优秀教师纷纷流向普通中学,从而导致了职教人才的严重流失,专业教师严重欠缺。农村职业学校师资整体流失更为严重。此外由于职业学校条件差,还存在隐性的流动危机,一部分教师虽然身在学校,但心里却想找一个更好的去处或把部分甚至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的有偿社会兼职活动上。据调查了解,教师从事兼职活动的人数平均可达30%~40%左右。教学不安心,不用心,人心思变又青黄不接,师资力量薄弱的态势,又成为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之一。稳定专业师资队伍,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已成最为迫切的现实要求。4.实习课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缺乏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实践性很强,有的学校没有专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出现“在黑板上种田、开机器的现象。由于受人事制度的限制,使得学校难以从企业和社会上录用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有的学校临时聘请社会上能工巧匠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却又为代课金发愁。有的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或实验员,他们中有的人却认为学历高不屑担任这项工作。有的学校想将优秀的职高毕业生留校担任这类教师,但政策上又不允许,留校无干部指标,只能按临时工待遇,由于他们学历层次低,正规进修渠道进不去,虽长期工作,晋级、职称等仍难以解决。5.专业课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够活跃教研组是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它既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源,也是连接课堂第一线与教务领导间的纽带,经常开展各专业课的教研活动也是促进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由于职业中学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极少,其教学往往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专业课教师未能及时交流信息。有的专业虽已成立中心教研组,但未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有的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有的偶尔活动一次,工作也未落到实处。6.职教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业务提高缺少专门培训基地。职教师资的培训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以保证。各地市教育学院只负责普教师资培养任务,忽视职教师资的培训、进修任务(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进修提高的受制因素过多,不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完成教师的进修提高任务。教师编制过紧,一线教师负担较重,不少教师想进修又难以脱身。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因素分析造成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有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致使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普高热”再度兴起,有些地方的领导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调到普高学校,导致职教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下降。2.工资福利待遇低。由于社会分配不合理,脑体倒挂,职业校学教师与普通中学一样,工资福利待遇低。有的教师通过校内外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量的对比,产生厌教情绪;有的专业课教师凭着自己有一技之长而“另谋高就”,有的专业课教师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到外单位兼课、兼职、经商,搞“第二职业”。3.专业课教师职称评定困难。职业学校专业课设置五花八门,学科极为繁多,拥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专业师资。许多专业职称是教育系统里所没有的系列。这给评定职称造成困难。有许多教师服从领导安排,由文化课教师转为专业课教师,他们刻苦钻研,已能胜任这门专业课教学,但他们的职称评定就不如文化课教师容易上,由于政策上不合理,他们原来从事文化课教学的工作量不算数,使他们职称评定更加困难,这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专业课教师由于职称评不上,要求重新回到文化课教学岗位或申请调动。这种状况不能不对专业课教师质量的提高带来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师献身职教事业的理想发生动摇,影响职业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标题: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65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