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机件的表达方法一、名词解释1.正垂面:垂直于正投影面V面而与水平投影面H、侧投影面W倾斜的平面。2.剖视图:假设用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3.断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从某处断开,仅画出该剖切平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二、填空题1.根据直线段和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可以将直线段分为:投影面的垂直线、投影面的平行线和一般位置直线。2.按照机件被剖开的范围划分,剖视图可以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3.在断面图中,移出断面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4.断面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三、选择题1.局部视图的范围(断裂)边界用(A)。A、波浪线表示B、细实线C、粗点画线D、双点画线2.在下列的五组视图中,其正确的两组视图是(AE)四、判断题1.全剖视图一般用于内外形都比较复杂的零件的表达。(×)2.当机件的主要形状已经表达清楚,只有局部结构未表达清楚,为了简便,不必再画一个完整的视图,而只画出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叫局部视图。(√)六、做图题1.补全水平投影,并作出侧面投影。2.补画第三面投影,并求出立体表面上点、线的另外两面投影。3.补画第三面投影,并求出立体表面上点、线的另外两面投影。4.补画第三面投影,并求出立体表面上点、线的另外两面投影。第二章常用件的画法一、名词解释1.线数:形成的螺纹的螺旋线的数量。2.导程:同一条螺旋线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之间的距离。二、填空题1.螺纹的五大要素为:牙形、公称直径、螺距、线数和旋向。2.普通螺纹的完整标记由:螺纹代号、螺纹公差代号和螺纹旋合长度三部分组成。3.平键按照轴槽结构可以分为:圆头普通平键、方头普通平键和单圆头普通平键。4.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等零件组成。5.对于三线螺纹,其导程为螺距的3倍。6.键可以分为:普通平键、半圆键和钩头楔键。7.弹簧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压缩弹簧、拉力弹簧和扭力弹簧。三、选择题1.轴套类零件选择主视图安放位置时,应采用(A)。A、加工位置;B、工作位置;C、形状特征最明显;D、任意位置2.叉架类零件选择主视图安放位置时,应采用(B)。A、加工位置;B、工作位置;C、形状特征最明显;D、任意位置。3.下列螺纹孔的画法中哪两种是正确的(BE)4.已知立体的两个投影,正确的侧面投影是:(A)5.螺纹的公称直径指的是(C)A、螺纹的小径B、螺纹的中径C、螺纹的大径D、螺纹的三个直径6.外螺纹与内螺纹旋合时,其旋合部分应按什么绘制(C)A全部粗实线B全部细实线C按外螺纹绘制D按内螺纹绘制四、判断题1.只要模数相同的齿轮就可以相互啮合。(×)2.螺纹连接画成剖视图,螺纹连接部分按内螺纹规定画法绘制。(×)五、问答题1.说明下列轴承代号的各个部分的含义62083031253208第三章零件图识读一、名词解释1.二、填空题1.一张零件图应具备的内容包括: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必要的技术要求和标题栏。2.主视图的选择原则有:形状特征原则、工作位置原则和加工位置原则。三、选择题1.表达轴类零件一般需要(A)A、一个基本视图。B、二个基本视图。C、三个基本视图。D、四个基本视图。2.装配图中的尺寸包括:装配尺寸、安装尺寸、外型尺寸、其他主要尺寸及(A)A、性能尺寸。B、配合尺寸。C、定形尺寸。D、定位尺寸3.下列配合中,过盈配合的是(D)A、H9/d9B、H8/f7C、H7/n6D、H7/p64.形位公差特征符号“○”表示(D)A、位置度B、同轴度C、对称度D、圆度四、判断题1.画剖视图时,均布肋板不对称时画成对称。(√)2.画移出断面时,当断面图形对称时,可以画在视图的中断处,而不必标注。(√)3.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4.简化画法中与投影面倾斜的圆或圆弧,其投影均可简化用圆或圆弧代替。(√)5.螺纹的大径用细实线绘制,小径用粗实线绘制。(×)6.有效螺纹的终止线,不论是在视图和剖视图中,都应用细实线画出。(×)7.无论是外螺纹或内螺纹,在剖视或断面图中的剖面线都应画到齿顶线。(×)8.以剖视图表示内外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外螺纹的画法绘制,其余部分仍按各自的画法表示。(√)五、问答题1.简单叙述零件图识读的一般步骤。答:看标题栏;分析视图,想像零件的形状和结构;读零件图上的尺寸,明确各部分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看技术要求,掌握技术质量指标。七、识图题1.读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齿轮轴选用的材料是45钢,模数是4零件图选用的比例是1:1。2)、齿轮轴零件图共有2个图形。分别采用的表达方法是局部剖视和移出断面3)、ø48f7是齿轮轴轮齿部分齿顶的直径尺寸。48为基本尺寸尺寸,f7为尺寸公差4)、轮齿部分左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0.8μm,齿轮轴零件图中有2处尺寸注有极限偏差数值5)、移出断面中所示键槽的宽度为5mm,轴向定位尺寸为16mm2.读零件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ø70d11的基本尺寸是,公差带代号是,公差等级是,(是/否)基准轴2)主视图右端面有ø54深3的凹槽,这样的结构是考虑零件的重量和加工面而设计的。3)端盖左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是,ø60内圆拄面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是4)4×φ9圆拄孔的定位尺寸是5)本零件图中,一共有种表面粗糙度。其中最光洁的是,的含义是其上数字的含义是。单位是。第四章装配图一、名词解释1.二、填空题1.装配图的内容包括: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件序号和明细表以及标题栏。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包括:拆卸画法、拆卸代剖视、假想画法、单独表达零件和简化画法。三、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装配图要求的是:(C)A、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性能和工作原理B、了解装配体中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等C、了解装配体中零件的具体结构和尺寸D、了解主要尺寸、技术要求和操作方式等2、装配图中零件序号的编排方法是(D)。A、水平排列整齐B、按垂直整齐排列C、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整齐D、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排列整齐,并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3、明细栏中零件序号的注写顺序是(B)。A、由上至下B、由下往上C、由左往右D、无要求四、判断题1.装配图是表示机件或者机器的工作原理,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联接方式等要求的技术文件。(√)2.相邻的两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者相隔相异。(√)3.对于相接触或者相配合的表面规定只画一条线。(√)五、问答题1.简单叙述识读装配图的一般步骤。答:概括了解;分析表达方案,理解表达意图;对序号,看零件,明确装配关系;分析零件的结构形状和作用;看技术要求,了解有关性能和要求;归纳总结,想像整体。六、看图题第五章尺寸公差与配合一、名词解释1.基本尺寸:设计给定的尺寸。2.尺寸公差:尺寸允许的变动量。3.基本偏差: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者下偏差。4.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公差带配合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5.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6.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公差带配合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7.孔:主要指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二、填空题1.互换性应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不需挑选、不经修理就能进行装配;装配后能满足使用要求。2.标准公差T用公差等级系数a与公差单位i的乘积来表示。3.配合有几种类型: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该采用的基准制基孔制。5.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应该应采用的配合制是过盈配合。6.选用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工艺的可能性,尽量采用精度较低的精度等级。7.国家标准将基本尺寸分为21个主段落。8.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的计算公式中,基本尺寸一律以所属尺寸段内首、尾两个尺寸的几何平均值来进行计算。9.在基准制选择的时,一般情况应优先选用基孔制。10.标准公差的数值取决于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两个因素。11.国标对配合规定了两种制度:基孔制和基轴制,并规定应优先选用基孔制。三、选择题1..国家标准把公差等级分为(C)A、17级B、18级C、20级D、28级2.在基孔制配合中,规定基准孔(C)。A、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值;B、上偏差为正值,下偏差为负值;C、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值;D、下偏差为负值,上偏差为正值。3.在配合制的选择中,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是:(A)A、类比法B、计算法C、试验法D、估算法4.判断此配合的配合性质H7/d6(A)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5.判断此配合的配合性质T7/r6(C)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6.下列决定公差带大小的是:(B)A、基本偏差B、标准公差C、上偏差D、下偏差7.下列决定公差带位置的是:(A)A、基本偏差B、标准公差C、上偏差D、下偏差8.在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其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为负值时,此配合的性质是:(C)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9.在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其相配合的轴的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为正值时,此配合的性质是:(A)A、间隙配合B、过渡配合C、过盈配合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间隙配合的间隙在画图过程中应表示出间隙B、对于一些孔和轴之间的活动联接一般采取过渡配合C、对于孔和轴之间的紧密联接一般采取过盈配合D、采用间隙配合可以保证结合零件有很好的同轴度四、判断题1.在采用基孔制的时候,孔的基本偏差为0。(√)2.基轴制中的基准轴的下偏差为零。(×)3.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时,该配合为间隙配合。(×)4.孔的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轴的公差带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5.Ф20h6和Ф40h6的公差值相同。(×)6.公差总是大于零的正数。(√)7.采用间隙配合的孔和轴为了表示配合性质,结合表面应画出间隙。(×)8.偏差总是大于零的正数。(×)9.相同公差等级要求的轴比孔难加工。(×)10.基孔制总优于基轴制。(×)11.基孔制中的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12.基轴制中的基准轴的下偏差为零。(×)13.采用间隙配合的孔和轴为了表示配合性质,结合表面应画出间隙。(×)14.图形上未注出公差的尺寸,可以认为是没有公差的尺寸。(×)五、问答题1.简叙基准制选择的原则。答:基准制的选择应该从结构、工艺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并遵守以下原则:一般情况下优先选择基孔制;特殊情况下选择基轴制;如与标准件配合,应以标准件来确定采用基孔制还是基轴制;为满足配合的特殊需要,允许采用任意孔和轴公差带组成的非基准配合配合。2.偏差和公差有何区别?答: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到的代数差,一般包括极限偏差和时间偏差;公差是指尺寸允许的变动量。偏差为代数值,有正负只分;偏差为绝对值,永远都是正的。偏差中的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位置;公差决定公差带的大小。七、分析计算题1.查出下列配合中孔、轴的极限偏差值,画出公差带图,求出极限间隙或者极限过盈,说明该配合的基准制和配合性质。(1)6/755gH(2)5/670hG附表:1、标准公差数值基本尺寸/mm标准公差等级IT1IT2IT3IT4IT5IT6IT7IT8IT9IT10IT11IT12IT13IT14IT15IT16IT17IT18μmmmm30-501.52.54711162539621001600.250.390.621.001.602.53.950-80235813193046741201900.300.460.741.201.903.04.62、轴的基本偏差数值基本尺寸/mm上偏差es下偏差eiabcdeffgghmnprstuvx50-65-340-190-140-100-60-30----100+11+20+32+41+53+66+87+102+12265-80-360-200-150-100-60-30----100+11+20+32+43+59+
本文标题:汽车机械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7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