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伊斯兰教美术与设计目录一、伊斯兰美术与设计概况二、伊斯兰的建筑艺术三、伊斯兰手工艺与图案装饰四、风格各异的阿拉伯书法艺术五、宗教色彩浓厚的伊斯兰服饰一、伊斯兰美术与设计概况伊斯兰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出现较迟,但一出现就显示出凝聚力。在建筑和工艺美术方面,伊斯兰教开创了独特的体系。在世界美术史上写下了光辉而灿烂的一页。伊斯兰教美术在具体形象表现出来的特色是细密工整、精巧华丽;在内容上,包容性和延续性是伊斯兰教美术的突出特点。在发展过程中收希腊、波斯、中亚和印度美术等国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建筑方面,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是信仰伊斯兰教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工艺美术方面:陶瓷是伊斯兰装饰艺术的重要方式,制陶业更是在10世纪以后蓬勃发展;玻璃工艺也有非常出色。服装方面伊斯兰服饰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此外,与伊斯兰教紧密相联的阿拉伯书法也具有极高的评价。123二、伊斯兰的建筑艺术伊斯兰建筑艺术特点知识与信仰中国的伊斯兰建筑4伊斯兰建筑欣赏1、伊斯兰建筑艺术特点伊斯兰建筑包括了从伊斯兰教建教至今的各种非宗教和宗教的建筑样式,是伊斯兰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基本特点有以下:【穹隆】:伊斯兰建筑尽管散布在世界各地,几乎都必以穹隆而夸示。这和欧洲的穹隆相比,风貌、情趣完全不同。欧洲建筑的穹隆如同机器制品一样,虽精致但乏雅味。伊斯兰建筑中的穹隆往往看似粗漫但却韵味十足。【开孔】:所谓开孔即门和窗的形式,一般是尖拱、马蹄拱或是多叶拱。亦有正半圆拱、圆弧拱,仅在不重要的部分罕用。【纹样】:伊斯兰的纹样堪称世界之冠。建筑及其它工艺中供欣赏用的纹样,题材、构图、描线、敷彩皆有匠心独运之处。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典型特征伊斯兰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既不是它们没有遮蔽的地点,也不是它们的建筑风格,而是其倾向于隐藏在高墙后面以及将注意力集中在室内的安排上。但是伊斯兰建筑在早期的发展阶段表现出一种传统性。伊斯兰建筑不可避免地发展出地区性的差异,它们融和了叙利亚、波斯和撒马尔罕的韵味,也融和了麦加和麦地那的风格。但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建筑可单独说明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伊斯兰建筑的发展,如同其宗教仪式一样,是直接从信徒的日常生活而来;它是一种绿洲建筑。2、知识与信仰伊斯兰建筑很多都表现对知识和信仰的热忱。在沙特,书的形状已经被选做大学大门的基本图案。图案由两本书构成,代表着知识和信仰。它们被安排得如此之紧密,显示了信仰和知识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漂亮的阿拉伯语书法把《古兰经》写在书的封面上。主麻·凯塔布清真寺最初设计方案,是根据一种五边形的刺激神经的仪器设计的。后来的方案,是从《古兰经》经书的形式得到启发而设计的。清真寺的五面,每一面都是一本打开的有装订线的书,写有不同书法的“索勒尔”(《古兰》的一章);宣礼塔被设置在书的装订线交汇之处。清真寺宣礼塔建筑可以抽象地表达力量。无数壮观的清真寺宣礼塔,与其说它们是用以召唤人们礼拜,不如说是信仰力量的最好表达。清真寺宣礼塔往往很高,有一两个突出的阳台,那是宣礼员所站的地方,以召唤穆斯林去做礼拜。塔最初时,是矮墙,方形的石塔。后来,一种通用的塔被设计出来,起初它的底层是方形的,第二层变成多边形,后又成为圆柱体的塔身。在形式上,它或是冠以浮圆顶或锥形顶。3、中国的伊斯兰建筑中国的第一个清真寺于唐朝(公元7世纪)在西安兴建。大多数清真寺都有特定的朝向,但中国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却是反映了当地建筑的特点。中国的清真寺以美观闻名,大多数和寺庙很像。但在中国西部,清真寺则更多中东风格,有高细的拜叫楼、弧形的拱门和圆顶形的屋顶。而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放则建造了自己的清真寺,将东西方的风格结合了起来。这些清真寺有着张开的佛教式屋顶,有围墙隔着的庭院,通过拱道进入后则是微型的圆顶和拜叫楼。4、伊斯兰建筑欣赏——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建筑久美拉清真寺阿联酋迪拜久美拉清真寺是现代伊斯兰教建筑的典型代表。有两个尖塔及一个宏伟的拱顶。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整个清真寺全是由石块造成,没有一块砖。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阿帕霍加墓与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教式的古建筑群。陵墓始建于1640年前后。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埃及伊斯兰教清真寺始建于1830年。阿里清真寺由土耳其建筑师尤瑟夫波司讷(YoussefBoshna)设计并建造。寺的大型圆屋顶高约52米,直径长2l米。两个宣礼尖塔直插云霄,塔顶距地面85米。为开罗城标记之一。中华回乡文化园园区借鉴伊斯兰经典建筑的造型,展现着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回王陵这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建筑,建于一世回王额贝都拉时期,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拱拜四角为圆柱形,正门西侧圆柱中空有土阶螺旋而上,可达墓顶。与木结构亭榭式的小拱背以及土木结构的大礼拜寺互相照应,风彩各异。整个建筑群占地约20亩。绿树成荫,建筑独特。中国的西安大清真寺现存西安大清真寺是清朝兴建的,这座清真寺并没有太多传统清真寺的风格。相反,它带有更多中国建筑的风格。123三、伊斯兰手工艺与图案装饰伊斯兰的陶瓷艺术中国陶制品对伊斯兰制陶业的影响4阿拉伯装饰风格伊斯兰铜器对中国的影响1、伊斯兰的陶瓷艺术陶器是早期伊斯兰装饰艺术最重要的项目。闪光陶瓷器则为伊斯兰对陶瓷艺术最伟大的贡献,这种陶器的装饰法是在釉药中加入金属化合物,烧焙后即成为现晕光的金属薄膜。伊斯兰陶瓷宽口瓶公元十七世纪初产于土耳其清真寺灯饰,于公元1549年在土耳其Iznik制造伊斯兰陶碗沙岩圆盾搪瓷金碟公元1817-18年伊朗制造(伦敦Victoria&Albert博物馆馆藏)公元1819年波斯大使将附波斯皇室徽章的该碟赠送予伦敦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公元7世纪中叶,随着伊斯兰国家的诞生,并在西亚、中东形成广阔的伊斯兰世界后,陶器也逐渐显出伊斯兰特色。公元9-13世纪,伊斯兰国家的陶器处于最发达时期,它的技艺对于欧洲陶器业的影响仅次于中国。公元9世纪,中国赠送给伊斯兰教领袖的唐代瓷器对中东陶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相继出现了白地多彩釉陶、釉上彩绘陶、青釉陶和绿釉陶等,显现出伊斯兰陶文明快速发展的态势。伊斯兰白釉彩绘杯2、中国陶制品对伊斯兰制陶业的影响11世纪中期开始的塞尔柱时期,伊斯兰制陶受中国宋瓷的影响,有进一步发展,作风洗练,开始使用透明釉,青釉增多,品种丰富多样,有青釉、白釉、青白釉等单色陶器。器形和装饰也有新的发展,增加了青釉黑刻花、青白釉蓝彩、刻花、透雕、玲珑、贴花等装饰手法。其后工艺美术盛行仿效中国风格,出现了青金石型陶器,彩绘华丽。之后的一些陶作品也明显体现出中国陶器对其的影响。3、伊斯兰铜器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十四世纪时,中国的周边国家文化较为落后,拿不出什么象样的东西供中国知识界惊羡和学习。只有近东和西亚国家的伊斯兰艺术蓬勃发展,给予中国青花瓷器的制作以极大的启迪。在大量的青花瓷器远播西亚诸国的同时,它们的王朝也携带地方特产频繁地来中国朝贡,将宝物奉献宫廷。皇帝对于这些宝物的装饰十分感兴趣,命画家将这些装饰画样,提供给景德镇的制瓷艺人,于是便生产出成批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青花瓷器。伊斯兰铜器永乐青花龙纹天球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小口直颈,腹部硕大如球,仿叙利亚的铜瓶的造型。宣德朝青花大背壶背壶的原型是伊斯兰的镶银铜扁壶,从铜壶肩铸的双耳来看,无底平背的扁壶,是作为壁壶贴挂在墙上使用的。照搬到瓷器上由于胎厚体重。肩部的小环耳无法承受壶身的巨大重量,双耳已成为纯粹的装饰,没有实用的功能了。4、阿拉伯装饰风格典型的伊斯兰装饰图案称为阿拉伯装饰风格,这种装饰或风格利用花卉、蔟叶或水果等图案做要素,有时也用动物和人体轮廓或几何图样来构成一种直线、角线或曲线交错、复杂的图案。这种装饰被用在建筑和物品上。装饰图案的三个类型一、花草植物图案,以花、叶、柱为主,缠绕出数不胜数的图案,每种图案都有规律,讲究对称,也很规整,有些花叶被夸张变形,构成独特风格。二、几何图形,有圆形、椭圆形、菱形、波纹形、多边形等等,或单一使用,或几种套用。集合图形内还有花草图案,这种图案也很规范。三、用阿拉伯数字做花边装饰,这种装饰别具魅力,它不同于植物图形和集合图形的规则与对称,弯曲的字母笔画既能整齐排列,又富于变化,给人以动感。阿拉伯图案艺术以其辉煌的成就,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是阿拉伯民族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反映,是广大穆斯林内心情感的生动展现。它那优美的图形、绚丽的色彩所具有的装饰性和实用性,远远超出了它令人赏心悦目的审美价值本身。阿拉伯图案艺术离不开纹饰艺术,纹饰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灵魂。因为伊斯兰教禁止偶像崇拜,使得以纹饰为主的阿拉伯图案艺术独树一帜。阿拉伯纹饰艺术讲究有规则的排列和节奏感,对称、均衡、和谐等表现形式,这种形式较好地体现了伊斯兰的宗教精神,蕴含了安拉无时无处不在的思想。浓郁、繁密、变化的特点,构成了阿拉伯装饰艺术特殊的艺术语言。借用浓郁的色彩对比、密集的层次变化以及纹样组织编排的不同,来构成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其主要特点是兼具形象和抽象,而又以抽象为主。建筑和装饰用品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主要载体,而伊斯兰美学则是阿拉伯图案艺术的理论基础。1234四、风格各异的阿拉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的阿拉伯书法发展历史简介书法特点书法种类1、历史悠久的阿拉伯书法阿拉伯书法,即Arabiancalligraphy,是伊斯兰时代的阿拉伯文字书写艺术,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阿拉伯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字体繁多。一般认为,11世纪是划分阿拉伯书法时期的界线,之前为古体时期,之后为新体时期。它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2、发展历史简介产生:原阿拉伯半岛各部落有各自不同的方言,未形成统一的阿拉伯文字。4世纪初叶,阿拉伯人在各种不同方言的基础上,采用奈伯特文字来充实、改进自己的新字体。蒙昧时期诗人们将自己用艺术手法书写的诗歌如《悬诗》带到集市进行宣扬,从而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当时,阿拉伯书法分为北部和南部书法两种。形成:7世纪初,伊斯兰教传播后,以古莱什族语言为主的《古兰经》的语言无疑使阿拉伯语地位荣升,而成为整个阿拉伯人通用的语言。伍麦叶王朝时期,阿拉伯书法更加受到重视。最初盛行库法体,之后纳斯赫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被认为是当时最规范、最优美、最容易认读的书法体。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时期,阿拉伯书法随着伊斯兰文化的繁荣而达到鼎盛时期。首都巴格达被视为阿拉伯书法之都,号称书法“三杰”的伊本·穆格莱、伊本·巴瓦卜、和雅古特·穆斯泰尔绥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3、书法特点(1)按其书体的不同及每个字母和每个词在语句中的位置,即词首、词中、词尾和句首、句中、句尾而有不同的写法。(2)由于书体不同,书写各类书体的字母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宽可窄,可曲可直,各执其能,起着协调书体松紧、行距的作用。(3)从右向左,是书写阿拉伯字母的正规方向。但在书法艺术上,除以此为主外,还可使用从上到下、从下至上、上下交错、左右交叉的写法进行组合。(4)在造型艺术上,利用字体的不同特点、形态和规则,可组成各种造型艺术字。如花押型、对仗型以及各种象形字、艺术字等。(5)在书法的字体行间适当添加一些有关的音符、字母、特定标志,以协调书法的布局,衬托其字体的立体感。(6)装饰艺术是阿拉伯书法的孪生姐妹,没有装饰,不能称为完善的书法艺术。(7)书写阿拉伯书法的笔与一般的笔不同,一般由书写者因地制宜、自编自制。有竹笔、苇笔、叶柄笔、草茎笔、麻秆笔、木板尼龙笔等。它是阿拉伯书法的重要工具。4、书法种类阿拉伯书法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主要是以下六种:1.库法体以伊拉克的库法城命名,又叫“棱角体”。与纳斯赫体同为最古老的两种书法体。其特点是:字体古朴方正,带棱角,线条粗犷,一般用于镌刻碑石和金属,或书写建筑物上的《古兰经》经文。2.纳斯赫体源于麦加和麦地那。字体盘古流畅
本文标题:伊斯兰艺术与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68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