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房地产 > 050.内陆开放背景下铁路港城市转型路径探索-——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内陆开放背景下铁路港城市转型路径探索——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黄缘罡,赖星竹,周建华摘要: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案例,研究在当前内陆开放的背景下,传统铁路港城市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发现,从铁路物流中心发展提升为贸易中心,从铁路配套的单一功能区升级为城市综合服务新高地,是铁路港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过程中铁路港城市发展存在的共通性问题包括:土地利用粗放、功能植入困难;城市环境较差,对人口和高端功能的吸引力弱;区域交通与本地交通混杂,港城空间组织相对混乱。基于此,通过青白江空间规划分析提出三大转型路径:一是明确开放功能谱系,整合腾挪用地承载空间;二是分片区推动城市改造和提升环境品质与服务配套;三是重新梳理和构建区域交通、疏港交通、城市交通三大支撑系统。并就铁路港城市港城“适度分离”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为相关铁路港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启示。关键词:青白江,铁路港,内陆开放,转型路径ExplorationontheTransitionPathofRailway-PortCityundertheBackgroundofInlandOpening:ACaseStudyofQingbaijiangDistrictinChengdu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inlandopening,thispaperchoosesQingbaijiangdistrictofChengdutostudythedevelopmentpathsoftraditionalrailway-portcityintheperiodofurbantransformation.Thestudyfoundthatthemaindirectionofurbantransformationisfromlogisticscentertotradecenterandfromsinglefunctionareatonewhighlandofurbanservice.Thecommonproblemsintheprocessinclude:extensivelanduse,difficultyinimplantingfunctions,poorurbanenvironmentcausingalackofhigh-endtalentsaswellasfunctionsandspacialdisorganizationsuchasconfusionbetweenregionalandlocaltraffic.Therefore,thispaperproposesthreetransformationpathsthroughspatialplanninganalysisofqingbairiver:First,definethespectrumofopenfunctionsandintegratethecarryingspaceoftenorland.Second,promotingurbantransformationandimprovingenvironmentalqualityandsupportingservicesinsub-districts;Third,rearrangeandconstructthethreesupportingsystemsofregionaltraffic,harbortrafficandurbantraffic.therailwayportcityharbourcityspatialpatternsofmoderateseparationarediscussedinthispaper,hopestoproviderelevantrailwayportcity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enlightenment.Keywords:Qingbaijiang,RailwayPort,InlandOpening,TransitionPath1引言铁路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节点,在当前内陆开放新形势下,铁路港城市往往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要求。随着对欧班列开通、自贸区建设,铁路港城市将承担更多对内对外贸易职能。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原本功能单一的交通型城市本身也面临着城市升级的发展要求。因此,研究当前时期铁路港城市转型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铁路港城市发展研究成果不少,相对集中在如下几个类别:第一类是在交通视角下,研究铁路枢纽场站布局[1],或者铁路物流中心选址问题[2],抑或是研究铁路港周边的园区规划、用地与产业布局[3-4];第二类是在当前内陆开放背景下,研究铁路港国际贸易拓展,例如对中欧班列的优化研究[5],中欧铁路新通道拓展与适铁产业联动研究[6-8];第三类是研究铁路老旧地区更新改造问题,例如对废旧铁路沿线地区的改造模式研究[9-11],在城市设计视角下探讨铁路沿线老旧片区景观品质提升策略[12-13],以及研究铁路港周边城市地块的功能重构问题[14];第四类是研究港城关系,主要侧重水港、海港的研究,例如分析港口与城市用地的历史演进[15-16],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空间结构、规模关系[17-19],以及港城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研究[20-21]。总体而言,当前铁路港城市研究局限于对铁路站场与周边园区用地和产业的研究,对外开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路通关与产品拓展方面,而港城关系仅仅集中在水港城市的研究,对新形势下铁路港城市发展趋势、国际贸易背景下铁路港整体转型发展问题涉足较少,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认识。本文尝试以成都市青白江铁路港为案例,以城市规划建设视角探讨铁路港城市转型路径,对铁路港城市转型中面临的共通性问题进行梳理识别,对相应的规划应对措施与空间布局模式进行探讨与总结,为同类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参考。2研究地区基本情况青白江是成都东北部近郊组团(图1)。距离成都市中心25公里,常住总人口约42万人,2017年GDP达421.5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6:71:25.4。青白江历史上因工建城,1960年为建设铁路工业区的川化厂、攀成钢厂项目而设立青白江区。近年来随着老工业区转型、老国企停工改造,青白江经济结构与发展动力也随之调整。青白江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目前是中国内陆最大的铁路集装箱站,西南铁路货运集散枢纽。开放发展趋势明显,有9.68平方公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四川省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青白江同时是蓉欧班列起点,2017年开通对欧班列1012列,在全国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中位居首位。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青白江面临的核心使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功能的植入,从传统物流节点转向临港产业区与国际商贸服务,按照目前外贸发展趋势,更加关注对人的服务、人的交往功能;二是实现城市环境的全面提升,改造老旧工业区、传统棚户区,城市面貌更加符合对外交往需求,具有较高的宜居水平与城市吸引力(图2)。图1青白江区在成都市域的区位图2青白江棚户地区面貌情况3铁路港转型面临的典型问题3.1服务功能相对不足,环境品质有待加强铁路港城市往往以传统物流为主导,城市服务能级与品质明显较弱。青白江城区长期作为物流港、老工业区配套性质的区块,城市功能以基本生活服务为主,缺乏高等级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城市商圈以中低档商品为主,环境与品质均较一般,总体上人气不旺,对人的吸引力不强。铁路港城市受铁路穿城与货运集散影响,城市风貌相对较差。青白江区处在成德边界的“三不管”地区,周边区县纷纷将污染型功能布局在青白江城区边界,使青白江与临近地区成为脏乱差的集中地。同时,辖区内老旧工厂、老旧社区较多,城市风貌环境亟待改善。在这种条件下,城市基础、城市形象与国际化发展需求相差甚远,亟待加强城市环境与城市空间改造,否则难以吸引高端人群、高端服务入驻。受制于城市环境,青白江外贸服务发展面临瓶颈:目前仅有平行进口汽车、肉类进口口岸,而国际贸易相关的商品展示、综合保税、供应链金融、商务办公等职能发展明显滞后。3.2存量用地破碎分布,增量空间难以拓展郊区的铁路港多缺乏建设管控,用地粗放、布局零碎的格局明显。受历史因素等多方面影响,青白江区建设用地缺乏统筹管理,形成铁路港区、产业区、物流区、商贸市场、城镇空间零碎布局,零星建有多处棚户区(图3)。老工业区占地面积大,与城市空间割裂,交通与基础设施上互不兼容。因而城市结构散乱,功能布局欠缺整体规划组织,空间发展效率十分低下。这种格局对未来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一是破碎的用地占据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得增量空间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整合难度高,新功能布局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二是铁路港空间预留不足,现有铁路集装箱站设计吞吐量只有110万标箱,不足以支撑未来发展需求,相应的物流仓储与配套用地难以选择空间,导致港区空间局促、承载能力不足,难以构建“港产城”有效互动的城市发展框架。目前,青白江城区计划建设4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却无法找出合适的用地。图3城区现状用地格局3.3过境货流大量穿城,内外交通矛盾突出铁路港所在地区,往往是区域交通密集过境区域,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明显。青白江城区处在成徳绵发展带上,有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过境,但成绵高速、青白江大道等走廊已经严重饱和。关键问题在于,青白江联系成都以及周边区县缺乏短途快速通道,只能依赖高度饱和的区域通道,同时由于老工业区封闭建设,城市向南直接联通成都的路网长期未能打通。因此青白江虽然交通区位良好,但对外联系却面临严重的交通瓶颈。另一方面,铁路港疏港交通十分关键。而青白江铁路港集散路网还未建立,目前只有香岛大道作为主要的疏港通道,交通容量趋于饱和,其他疏港道路等级不够,道路尺度难以支撑大型货车的通行。与此同时,受城市空间破碎影响,青白江城市路网建设严重滞后,东西向交通只有同华大道贯通,但同华大道也是联系金堂县等地区的区域性通道,导致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混杂。而由于城市功能布局混乱,大量疏港交通、工业物流需要穿城而过,给已经不堪重负的城市干道带来进一步负担,导致客货混杂、内外混杂、通道压力巨大,交通组织效率明显较低(图4)。图4青白江城区现状交通组织问题4铁路港转型的应对措施分析4.1明确开放功能谱系,整合腾挪用地空间首先要根据当前铁路港开放发展的趋势,明确未来布局发展的功能谱系。青白江城区未来功能整合与提升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围绕铁路港开放的各类配套功能,如堆场、口岸、海关、检疫等,需要与铁路港紧密布局;二是临港相关的产业功能,如仓储、物流、保税、加工、商品展销等,需要与货物集散布局相匹配;三是围绕国际贸易展开的高端服务功能,包括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商务办公、文化创意、国际交往等职能,需要与现代城市空间相结合。其次应立足于城市发展实际,通过用地空间梳理、改造,承载新功能发展。对青白江而言,一是借力“成都北改”,以改造川化攀成钢老工业区为契机,腾挪集中发展片区,承载国际贸易高端服务职能;二是加快铁路港周边用地开拓,腾挪建材批发市场,发展生产性服务功能(图5);三是通过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临港产业功能,与周边的金堂县、广汉市协同发展临港加工,与新都区协同发展公路物流,青白江区南部清泉镇作为综合保税区预留空间;将散货物流功能向金堂县淮口园区逐步腾挪(图6)。通过不同的空间发展思路,为三个不同层面功能提供空间载体。图5青白江用地腾挪思路图6铁路港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思路4.2分片推动城市改造,提升景观品质与服务配套考虑到铁路港城市既有空间布局中存在的复杂问题,首先应明确不同空间的改造提升思路:对于不符合发展趋势的传统产业区,要加快产业腾挪,支撑新功能发展;对于老旧城区、棚户区,应加强空间改造与提升;对于新开发的城市片区,注重宜居城市环境;同时要关注重点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保护,利用好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图7)。图7青白江分片推动城市改造思路考虑到当前城市绿地缺失、服务能级不足的问题,应加强相关配套建设。一是结合路网、生态空间、文化保护节点,把老工业区改造成具有历史记忆工业遗址,打造绿化体系与城市开敞空间,改善铁路港城市空间相对封闭的现状;二是利用好
本文标题:050.内陆开放背景下铁路港城市转型路径探索-——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0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