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初三-浮力压强
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教师姓名学生姓名填写日期学科科学年级初三教材版本浙教版课题名称浮力和压强专题课时计划第()课时共()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同步教学知识(1)压强(2)浮力(3)沉浮条件应用个性化问题解决通过本堂课学习对浮力和压强的规律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教学重点(1)物体沉浮条件应用(2)浮力计算及应用(3)压强计算及应用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浮力相关知识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①F浮G下沉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V物④F浮=G漂浮此时V排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2.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3.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排g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v排,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1、要求学生熟记并理解本节相关知识点,掌握应用分析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二、压强相关知识讲解:*液体的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及规则固体(密度分布均匀)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FG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三、例题分析讲解:例1、如下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左图为甲液体,右图为乙液体),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D.密度计B处的刻度值应大于A的处的刻度值例2、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200毫升,今将一质量为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A、悬浮在水中B、漂浮在水面C、下沉到量筒底D、下沉到量筒底后又上浮2、ph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例3、把一只密度计放在煤油中,液面在密度计的刻线A处,将它放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则()A、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B、密度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下方C、密度计在水和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上方D、密度计在水中和煤油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水面在密度计A点的下方4、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注满酒精,乙中注满水。酒精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则:()A.F1>F2B.F1=F2C.F1<F2D.无法判断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封容器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分别()A:甲大、一样大B:乙大、一样大C:一样大、甲大D:一样大、乙大6、向装满水的烧杯中慢慢放入一木块(ρ木<ρ水)待木块静止后,水对杯底的压力、压强与放入前相比较()A、压力、压强都不变B、压力、压强都增加C、压力增大,压强不变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7、甲、乙两烧杯的底面积之比为3:1,依次盛入密度之比为1∶2的液体,且液体高度之比为2∶1。则两烧杯底面所受液体的压强比是:()A,1:3;B,1:2;C,2:1;D,1:1。例9、一个体积为5升的氢气球,自重(包括气球和吊篮及里面氢气)为0.01牛,要用多大力拉住它才能使气球不会飞向空中?(ρ空气=1.29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g=10牛/千克)5、完成相关课堂习题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课堂练习1、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A.F1=F2,P1P2B.F1=F2,P1P2C.F1F2,P1=P2D.F1F2,P1=P22.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A.4:9B.9:4C.1:2D.2:13、一个物体在甲溶液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溶液中处于悬浮状态,且两溶液中液体的深度相同。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的关系是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4、体积相同的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4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它们的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6、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A.3∶5B.3∶10C.1∶2D.2∶17、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受到的浮力B.乙受到的浮力大C.丙受到的浮力大D.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8、一个量筒中盛有水,水面刻度值200毫升,今将一质量为60克的物体投入量筒中,水面升高到250毫升处,那么这个物体在量筒中的情况是()A、悬浮在水中B、漂浮在水面C、下沉到量筒底D、下沉到量筒底后又上浮9、如图所示,竖直放着的一容器甲、乙两端封口,丙端开口向上,容器注水后如图所示,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关系是()A.Pa>Pb>PcB、Pa<Pb<PcC.Pa=Pb=PcD.以上答案都不对10、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则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一样大11、现有甲、乙两种实心物体,已知ρ甲=1.2×103千克/米3,ρ乙=0.8×103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1)当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投入到水中,甲和乙两物体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2)当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固体,投入到水中,则甲和乙两物体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12、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求:⑴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⑵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⑶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13.用绳系着一个浸没在水中的实心金属球,金属球的体积是2×10-3米3,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55牛,将金属球慢慢向上提起,金属球露出水面体积多大时,绳会断。(水的阻力不计,ρ金属=8×103千克/米3,g=10牛/千克)14.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米3,重10牛.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绳子的拉力;(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取10N/kg)教学设计方案VansPPTSLearningCenter提交时间教研组长审批教研主任审批
本文标题: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初三-浮力压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571923 .html